证券营业厅里的喧嚣和烟味似乎还黏在衣服上。李维攥着那张薄薄的股东账户卡,走在2000年傍晚的街道上。夕阳将建筑物的影子拉得很长,自行车铃铛叮当作响,空气中飘着晚饭的香气和淡淡的煤烟味。这一切充记了鲜活而粗糙的质感,与他记忆中那个被摩天楼和数字信息包裹的2023年截然不通。
八百二十七块五毛。
这是他全部的家当,也是他撬动未来的,相关性极差。这更坚定了他让网址导航和简单搜索聚合的决心。
然后,他点开了几个知名的计算机技术论坛和“个人站长”网站。此时的互联网还保留着浓厚的极客和分享精神,许多技术大神活跃其中。李维注册了一个账号,id就叫“wei”,开始默默地潜水,收集着关于网页开发、服务器租赁、域名注册的信息。
他看到了无数日后将声名鹊起,此刻却还寂寂无名的id,在热烈地讨论着技术、分享着代码。一种奇妙的时空交错感包裹着他。
他像一个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猎手,冷静地观察着这片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处女地,规划着自已的狩猎场。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李维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记了各种网址、技术要点、服务器报价(昂贵得令人咋舌)以及一些零散的灵感。
离开网吧时,天色已近黄昏。他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几块钱,深吸了一口混合着汽车尾气和饭菜香气的空气。
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种子已经埋下。
接下来的一周,李维的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学校、王斌的宿舍。
在学校,他努力扮演着一个稍微有些走神的高一新生,大部分时间则在疯狂地自学和巩固2000年的网页开发技术(htl,
css,
javascript,以及简单的asp),并在唐璐的笔记和徐强的插科打诨间维持着平衡。
而到了晚上和周末,他便化身代码世界的筑梦师,沉浸在王斌那台高性能(相对于时代)电脑前。王斌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后来的惊讶,再到最后的彻底叹服,仅仅用了一周时间。李维展现出的编程思维和对项目架构的理解,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他不仅不再怀疑,甚至开始主动给李维打下手,美其名曰“学习”。
李维的第一个产品,定位极其清晰:一个极其简洁、分类清晰的网址导航页面。他将其命名为“维子网”,取了自已名字的谐音,带点自嘲,也带点野心。
没有花哨的界面,没有复杂的功能。就是最常用门户、新闻、邮箱、游戏、软件下载等几个大分类,下面罗列着经过他精心筛选和验证过的网址,确保每一个都能快速打开且内容可靠。
通时,他借鉴了后世的一些极简设计理念,让页面加载速度尽可能快——这在拨号上网时代是致命的优点。
“维子,你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真他娘的实用啊!”王斌看着测试页面,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我都不用记那些破网址了!”
李维笑了笑,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正在攻克另一个小难题:让一个简单的后台管理系统,方便以后批量添加和更新网址。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知道,光有产品还不够,如何让人知道并使用,是更大的挑战。
他的下一个目标,瞄准了这座城市里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吧。
他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愿意尝试他这款“网吧专用导航首页”的地方。这需要口才,需要一点点运气,或许还需要付出一点微不足道的“代价”。
周五下午,放学铃声一响,李维收拾好书包。他没有立刻去王斌那里,而是再次走进了那家“飞跃网吧”。
这一次,他径直走向那个黄头发的网管,脸上带着这个年纪少年该有的、略显腼腆却又努力装出成熟的笑容。
“哥,跟你商量个事儿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