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二叔张实教给张金尉的是“文”本事,那三叔张稳教的就是“武”功夫。张稳年轻时曾拜在一位少林俗家弟子门下,练过十年拳脚,后来跟着张守山摸金,又学了不少实战格斗技巧,对付个人不在话下。自从张守山安排他教张金尉功夫,他就拿出了当年习武的劲头,半点不含糊。
张金尉的功夫启蒙,是从扎马步开始的。每天天不亮,张稳就把他从被窝里叫起来,带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扎马步。“双脚分开与肩通宽,膝盖弯曲不超过脚尖,腰要直,背要挺,眼睛平视前方。”张稳一边纠正他的姿势,一边拿着一根小木棍,只要张金尉的姿势稍有松懈,就轻轻敲一下他的后背。
刚开始的时侯,张金尉扎不了几分钟就浑身发抖,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小腿更是酸得像灌了铅。有一次,他实在撑不住了,“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委屈地说:“三叔,扎马步太苦了,我能不能不学了?”
张稳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金尉,咱摸金校尉下墓,遇到的不光是机关陷阱,还有可能是盗墓贼、甚至是‘不干净’的东西。要是没有一身好功夫,别说取宝了,能不能活着出来都不一定。你爹当年就是因为功夫不够扎实,才……”说到这里,张稳哽咽了,他拍了拍张金尉的肩膀,“你要是想让张家好起来,想保护家人,就必须坚持下去。”
张金尉想起爷爷期盼的眼神,想起二叔为了教他辨器熬红的眼睛,咬了咬牙,重新站起来扎起了马步。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喊过苦、喊过累。扎马步、练拳、踢腿,每天雷打不动练上两个时辰。张稳看他如此刻苦,越发用心地教他,不仅教他少林拳、太祖长拳这些基础拳法,还教他擒拿、摔跤等实战技巧,甚至把自已压箱底的“八极拳”也传授给了他。
八极拳讲究“刚猛爆烈,近身短打”,最适合在狭窄的墓道里实战。为了让张金尉掌握其中精髓,张稳特意在院子里搭了一个狭窄的木棚,模拟墓道的环境,让他在里面练习。刚开始,张金尉在木棚里转个身都困难,更别说打拳了。但他没有气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常常练得浑身是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王婆子看了心疼,偷偷给张稳说情,张稳却摇摇头:“婶子,现在多吃点苦,将来下墓就能少受点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张金尉八岁那年,已经能把八极拳打得虎虎生风,就连张稳都要费点劲才能制服他。有一次,村里来了两个地痞流氓,想抢张家刚卖古董换来的银子。张稳不在家,张实又不善打斗,眼看银子就要被抢走,张金尉突然冲了上去,使出刚学的“贴山靠”,一下子把其中一个地痞撞得后退了好几步。另一个地痞见状,挥拳就打向张金尉,张金尉侧身躲开,反手一记“黑虎掏心”,正中地痞的胸口。两个地痞没想到一个小孩这么厉害,吓得落荒而逃。
这件事让张金尉在村里名声大噪,大人们都夸他是“小英雄”。张守山更是欣慰不已,他看着张金尉练拳的身影,对张稳说:“稳儿,金尉的功夫已经有你的七八分火侯了。接下来,你教他用家伙吧。”
张稳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一把小巧的工兵铲和一把匕首。“这工兵铲是咱摸金校尉的标配,能挖能刨,还能当武器用。这匕首叫‘探阴爪’,不仅能用来防身,还能探测墓里的机关。”他手把手地教张金尉如何使用工兵铲挖掘泥土,如何用探阴爪试探地面的虚实,如何在近战中用这两件武器对付敌人。
张金尉学得很快,没过多久就能熟练使用工兵铲和探阴爪了。有一次,他跟着张稳去后山砍柴,遇到了一只野猪。野猪l型庞大,凶猛异常,张稳刚想上前,张金尉却拉住了他,悄悄绕到野猪身后,用探阴爪精准地刺中了野猪的后腿关节。野猪吃痛,转身就跑,张金尉又拿起工兵铲,朝着野猪的屁股拍了一下,把野猪赶得无影无踪。
张稳看着张金尉冷静沉着的样子,心里暗暗赞叹:这孩子不仅有天赋,还有胆识,将来必定是摸金界的顶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