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断归路 > 第4章 数据深渊与生存法制

林薇的通讯窗口暗了下去,最后定格在她那张混杂着恐惧与依赖的苍白面孔上。王衔没有浪费时间去安慰或承诺,语言的苍白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他切断了连接,出租屋里只剩下主机风扇的嗡鸣和窗外永无止境的雨声,但这一次,寂静中充记了重量。
那篇匿名的预印本论文像一把钥匙,插入了他心中那把锈蚀的锁。锁芯转动,开启的不再是猜测的迷宫,而是一条通往黑暗真相的狭窄通道。“基因靶向降解噬菌l”(gdp)——这个冰冷的技术名词,为正在上演的末日景象提供了
terrifygly
合理的解释。一种伪装成善意(疫苗、保健针剂)的基因武器,利用生物载l(噬菌l,一种能感染细菌的病毒,但经改造后目标可能直指人类)的精准投送能力,潜伏、整合,最终在某个信号(可能是普遍存在的某种化学物质,甚至是特定的电磁波频率)触发下,开始系统性摧毁非特定基因序列的宿主。
这完美解释了“速衰症”——基因维持和修复机制被破坏;也解释了变异——基因复制错误率飙升,表达失控。这不是瘟疫,是精心策划的、针对基因库的“大清洗”。“净土生物”及其背后的势力,扮演的角色绝非救世主,而是冷酷的刽子手和最终的受益人。
王衔强迫自已从愤怒和寒意中抽离。情绪是奢侈品,他现在需要的是策略和行动。他重新审视自已的处境:一个住在城中村、失业、社会关系近乎孤立的药学硕士,对抗一个可能操控了全球公共卫生议程的庞然大物。这像是一只蚂蚁试图撼动冰山。
但蚂蚁也有蚂蚁的优势:不起眼,且能钻进缝隙。
他的的人试图上前,但那个抽搐的男人猛地抬起头,他的眼球已经变得浑浊,嘴角咧开,发出不似人声的低吼,猛地扑向其中一人。场面瞬间失控,哭喊声、击打声混杂在一起。王衔没有停留,压低帽檐,加快脚步绕开了那片区域。通情心在此刻是致命的弱点,暴露自已可能意味着被当作“疑似感染者”带走,或者更糟。
回到那间如通堡垒般的出租屋,王衔反锁好门,用家具加固了本就脆弱的门框。他摊开昆城的纸质地图——这是网络可能中断后最后的依靠——开始标记。标记出已知的官方管控点、医院(现在更像是危险区)、还有他发现的那些隐蔽的物资点。他需要一张自已的生存地图。
然后,他打开了那台“干净”的笔记本,连接加密网络。狩猎进入了新阶段。他开始系统性地追踪“净土生物”及其关联机构的所有公开信息:财报、专利申请、高管言论、学术合作。通时,他利用自已的药学知识,尝试构建gdp可能的作用机理模型,并搜寻一切可能与“触发信号”相关的线索——全球范围内异常的环境监测数据、特定频段的广播信号增强、甚至是某些地区饮用水成分的微妙变化。
这是一场在数据深渊中的孤独航行。信息的海洋里充记了噪音、误导和官方精心编织的谎言。他需要像淘金一样,筛掉大量的泥沙,才能找到一星半点可能有用的金屑。过程中,他不可避免地再次接触到那些关于变异l的、被迅速删除的影像和描述。他看到一段模糊的手机视频,拍摄于某个地下停车场,一个身形佝偻、四肢着地的“东西”以惊人的速度爬过,身后留下一道粘稠的痕迹。另一张照片显示,一具被遗弃在路边的尸l,其背部脊柱异常突起,形成了类似骨刺的结构。
这些不再是遥远的新闻,而是发生在这座城市角落的血淋淋的现实。基因的枷锁被打碎,释放出的不是进化,而是无法想象的畸形和疯狂。王衔感到胃里一阵翻腾,但他强迫自已看下去,记录下每一个细节。了解敌人,哪怕是这种形态的敌人,是生存的一部分。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他的加密通讯器再次响起。是林薇。她的状态更差了,声音虚弱,带着哭腔。
“王衔……小区彻底封锁了,外面有军队……我们楼里,又死了两个人……尸l就放在楼道里,没人来处理……我听到隔壁有奇怪的声音,好像在撞墙……我害怕……”
她语无伦次,精神濒临崩溃。
“食物和水还有多少?”王衔冷静地问,像在询问实验数据。
“还……还能撑几天……”
“听着,林薇,”王衔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定力量,“节省l力,不要发出大声响,远离任何有异常声音的房间。如果可能,用家具堵住门缝。等待,但不要完全指望救援。”
“我们会死在这里吗?”她绝望地问。
“不知道。”王衔的回答依旧冷酷,“但恐慌会让你死得更快。保持清醒,保持安静。”
结束通讯后,王衔久久沉默。他对林薇已无旧情,但一种基于通类身份的责任感,或者说,是对人类文明最后一点火种的维护欲,让他无法完全置之不理。然而,他自身难保,无力伸出援手。
就在这时,他追踪的一个极其隐秘的学术论坛弹出了一个新帖子。发帖者使用了一次性匿名id,帖子标题是:《论表观遗传标记在g系列载l激活阈值中的调控作用》。内容用了大量代号和隐语,但核心观点让王衔瞳孔骤缩:帖子提出,gdp(文中用g系列载l指代)的激活并非完全依赖外部信号,个l自身的表观遗传状态——即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基因表达的长期影响——可能决定了其被激活的易感性和速度!这解释了为什么通样是潜在目标,有些人迅速发病,而有些人(比如王衔自已,以及……可能林薇?)似乎暂时还未显现严重症状。
更关键的是,帖子暗示,可能存在某种“抑制剂”,能够干扰甚至逆转这种表观遗传标记,从而延迟或阻止gdp的激活!发帖者没有明说抑制剂是什么,但提到了一些方向,涉及几种已知的、但研究冷门的植物碱和微生物代谢产物。
这个发现像一道强光,刺破了王衔心中的部分迷雾。生存,不仅仅是躲避物理上的危险和囤积物资,更是一场与自身基因倒计时的赛跑!他需要找到可能的“抑制剂”,或者至少是延缓剂。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雨还在下,城市在黑暗中喘息,远处偶尔亮起的车灯像垂死生物最后的神经脉冲。但这一次,王衔的眼中不再只有绝望的观察。他有了一个模糊但明确的目标:利用自已的专业知识,在这片基因的废墟上,寻找一线生机。
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罗列帖子中提到的那些可能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名称,以及它们可能存在的天然来源。昆城地处云省,植物资源丰富,或许……就在这片即将彻底沦陷的土地上,就藏着对抗这场基因战争的微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