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丝路琉璃秘典 > 第4章
晨光熹微,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狭长的光带。林默却毫无睡意,那尊琉璃骆驼仿佛在他脑海中生了根,特别是右眼中那个精巧无比的光学结构,以及它发出的神秘信号。
他走回里间,再次打开那个老式保险柜。除了之前取出的那本蓝色布面笔记,柜子里还整齐地排列着更多笔记本和资料——这些都是父亲林正云毕生的心血。
林默的手指划过那些已经泛黄的书脊,最后停在一本黑色皮质封面的厚笔记本上。书脊上用金粉写着“琉璃鉴考”四个字,这是父亲专门研究琉璃器的笔记。
他小心翼翼地将笔记本取出,皮面因为年深日久已经有些开裂,散发出旧纸张和皮革特有的混合气味。回到工作台前,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甲戌年三月始记琉璃之事...”父亲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墨迹虽已暗淡,但笔力依旧透纸背。开篇先述琉璃历史,从西周料器讲到战国蜻蜓眼,再到汉唐琉璃的鼎盛时期。
林默快速翻阅着,直到“唐代琉璃”一章才放缓速度。父亲详细记录了唐代琉璃的制作中心、工艺特点、现存实物等信息。在“特殊工艺”一节中,他找到了关于“金丝嵌琉璃”的记载:
“唐时将作监有秘技,能以金丝入琉璃而不伤其体,金琉璃相融,光华自生。此法后世失传,今人仿制皆以胶粘,徒具其形耳...”
这与那尊骆驼的工艺特征完全吻合。
继续翻阅,林默的心跳渐渐加快。在笔记的中后部分,父亲单独开辟一章,标题赫然是“丝路琉璃传说”。这一章的字迹显得更加凝重,仿佛每个字都凝聚着无数心血:
“贞观年间,将作监大匠奉旨制琉璃器十二,应十二月之数,寓丝路繁荣。每器皆取丝路意象,型制各异,内嵌秘技,非止观赏...”
林默屏住呼吸,细细阅读。笔记记载,这十二件琉璃器不仅工艺登峰造极,更暗含某种特殊功用。有传说称它们能“感应天时,指引方位”,甚至有“聚琉璃之力,通天地之秘”的说法。
“...十二器成,分散四方,或入宫闱,或随使节,或赠高僧,后世再难聚全。余穷十载之功,仅得零星线索:巳月驼现存西域,辰月龙或藏秦岭...”
看到这里,林默不禁抚摸着工作台上的琉璃骆驼。父亲寻找多年的“巳月驼”,竟然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自己手中。
笔记中还夹着几张发黄的草图,显然是父亲根据史料和传说还原的琉璃器造型。林默一一比对,除了巳月驼,还有辰月龙、午马、未羊等,每件都造型生动,特征鲜明。
在一页的边角处,父亲用稍显潦草的字迹写着一首小诗:
“琉璃非琉璃,福祸两相依;
十二齐聚首,天地换新衣。”
诗句旁还有一个奇怪的符号,似字非字,似图非图,林默从未见过。
他继续翻阅,发现父亲不仅收集文献记载,还实地考察过多个可能与丝路琉璃有关的遗址。笔记中粘贴着许多老照片:荒废的古寺、幽深的山洞、无名的古墓...每处都详细记录了考察过程和发现。
在一张摄于敦煌附近某遗址的照片旁,父亲写道:“此处疑为唐代将作监外坊遗址,发现琉璃残片若干,成分特殊,内有孔洞结构,似非自然形成...”
林默猛然想起骆驼眼中的那个精密结构。难道唐代工匠真的掌握着某种超乎想象的技术?
笔记最后几页,父亲的笔迹变得急促而激动,记载着他终于锁定了一件丝路琉璃的可能下落——某位私人收藏家手中的“辰月龙”。他计划前往鉴定,并相信这是揭开整个传说的关键。
然而下一页却是空白。
林默清楚地记得,那就是父亲动身前往那场命运攸关的鉴宝会之前。之后的事情,他再熟悉不过——父亲在那次鉴宝会上错判西周鼎,声誉扫地,不久便郁郁而终。笔记也就此中断。
合上笔记,林默久久不能平静。父亲并非单纯因为“打眼”而消沉,他的死很可能与追寻丝路琉璃的秘密有关。那件西周鼎与丝路琉璃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
他看着工作台上的琉璃骆驼,眼神变得复杂。这不再只是一件珍贵的古董,更是父亲未竟事业的延续,是一个可能隐藏着惊人秘密的钥匙。
那个老者知道这件东西的真正价值吗?他说的“孩子病了”是真是假?为什么偏偏选择默古斋?一个个疑问在林默脑中盘旋。
他重新打开笔记,仔细研究起父亲绘制的那些草图和符号。在一张看似星图的图案旁,父亲标注着一行小字:“琉璃之心,可映星辰方位...”
林默心中一动,再次拿起那尊琉璃骆驼。他小心地调整角度,让灯光照射右眼。果然,在特定角度下,眼内的棱镜结构将光线折射成奇特的光斑,投射在桌面上形成模糊的图案。
他取来纸笔,仔细描下这个光斑图案,然后与笔记中的星图对比。虽然不尽相同,但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难道这真的能指示方位?”林默喃喃自语。
窗外已是天光大亮,胡同里传来早起人们的说话声、自行车铃声,新的一天开始了。但林默知道,他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
他小心地将琉璃骆驼收回锦盒,放入保险柜。然后坐在工作台前,开始系统地整理父亲的笔记,将有关丝路琉璃的内容单独归类。他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这个谜题,不仅为了这件宝物的价值,更为了弄清父亲当年的真相。
在整理过程中,他在笔记封底的内夹层里发现了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展开一看,上面是父亲匆匆写就的几行字:
“琉璃现,风云变;十二聚,祸福依。后有来者,若得此物,务必慎之慎之!”
字迹潦草,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在极度匆忙或激动的情况下写就。林默凝视着这张纸条,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年写下这些字时的心情。
他将纸条小心收好,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预感:这尊琉璃骆驼的出现,绝非偶然。而他已经被卷入了一个远比他想象中更加复杂和危险的谜团之中。
第一缕阳光正好照进工作间,落在那些摊开的笔记本上。
dust在光柱中飞舞,仿佛千年前的时光在这一刻苏醒。林默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