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也阻拦,“等一等,还是走出这条街的,免得让官府看到了。”
有人捅了捅他,让他去看衙门,衙役都靠在衙门外看热闹,就差鼓劲儿叫好了。
见有百姓望过去,他们立刻转过了目光,望天望地就是不看他们。
顺天府尹叫他们:“都干什么呢,还不快点回来办差!”
衙役们收回了目光,啪的关上了大门。
这当然是不合律法,可那又怎么样呢?反正又没有苦主来告状。
于是百姓们下手毫不客气,等两人回到陈府的时候已经头破血流,奄奄一息了。
陈寿看着陈府的招牌,直接一头栽了下去。
秦楚然看完了戏,李言蹊立刻邀功道:“怎么样?解气了吗?”
秦楚然挑了挑眉头:“你不想放过他们?”
李言蹊点了点头:“这律法有问题,被卖的奴才被主子打死了,只需去衙门交几两银子便可免去责罚。”他眼里都是冷意:“所以他们才不将人命当回事。”
谁会在意一个奴才的性命呢?都已经被卖了当了奴才,就不是个人了。
这事如果要改,阻力一定很大。
因为所有达官贵人已经习惯了随意处置奴才的性命,如果有一天告诉他们,虐打自家的下人还犯法,他们肯定会反对,而且是非常激烈的反对。
今天陈寿有一句话说得很对,这京城的大户人家,谁家还没打死过两个下人?
别说是当官的,就算是商户人家,下人犯了错也是随便打骂的。
李言蹊要改律法,等同于与全天下能用得起奴才的人做对,可想而知这阻力有多大。
所以他利用了民意,顺天府尹公开审理此案,但凡有点同情心、有点良知的人都会同情被这些被虐杀的女子。
于是李言蹊淡化了他们是奴才的身份,强调这种行为残忍、有违人性,哪怕律法没有规定,这样的事情也是错的,是要被人唾弃的。
到时候李言蹊要改可以说一句顺应民意,那些反对的人也说不出反对的话。
总不能让李言蹊违抗民意,对抗百姓吧?
所以李言蹊没杀陈寿父子,因为他要让百姓们继续盯着他们,让他们一直维持着愤怒。
百姓们会思考,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事,难道太子殿下次次能为他们做主吗?要让百姓顺理成章的提出来要修改律法。
如此一来才能够顺理成章,所以李言蹊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暂时不杀陈令韬。
秦楚然想明白其中关键,亲自为李言蹊斟茶:“多谢殿下为天下奴隶如此费心。”
李言蹊道:“他们都是我的子民,我只盼着有朝一日,再没有人会卖儿为奴。”
李言蹊眼神发亮地望着他,柔声道:“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李言蹊握住了她的手,“我们一起做到。”
秦楚然弯了弯唇角,原本因陈令韬生出的愤怒也渐渐被平息。
这个世界并不是全是美好,但他们会努力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