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行下效,以前皇上不作为,他们也乐得清闲。
但现在李言蹊表现出了明君之相,且能力卓绝,他们自然也愿意尽力辅佐。
赈灾的两个难题,已经解决了一个,还剩下一个,已经不算问题了。
李言蹊占了大义,而且事关起义军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全天下的人都在盯着这次赈灾。谁都不能出差,谁也不敢出差错,否则全天下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人哪怕有心搞小动作,也不敢。
而且,这个时候,李言蹊还又一次公布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罪行。
意图谋反,逼供未遂,气倒皇上,李言蹊念在手足之情,并没有杀他们,而是将他们一生幽禁。
连皇上都被拉出来,给他们俩加罪名。
文武百官沉默,没有人为两位皇子说话。
就连两人的母族都眯着,没有人冒头,生怕李言蹊想起来他们。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担心跟二皇子和三皇子扯上关系。
这下更没有人敢不上心了,生怕自己出错惹来李言蹊的注意。
为何出差错?是不是对朝廷、对太子殿下不满?还是三皇子余孽?
所有人战战兢兢,不管以前跟谁,现在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老实办差,不敢出任何的小心思。
于是李言蹊赈灾顺利进行,一批一批的粮食被送出去,京城里仅留的守军大半也被派出去护送赈灾粮食了。
与此同时,整个京城也渐渐恢复了活力。
因为李言蹊要买粮食,许多大粮商都跑来京城了。
可是来都来了,总不能光带粮食吧?京城刚刚被围,刚刚恢复生机,肯定需要大量的物资。
而且京城的百姓,到底是和别处不同,有银子,就有购买能力。
于是除了粮商来了,其他的布商等也来了,就连药商也过来分了一杯羹。
经历了大战,能不缺医少药吗?
这些人给京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么多人,再带着随从侍卫,总得住店吃饭吧?所以京城内的酒楼客栈生意一下红火了起来。
住店的人多了,就需要买菜买肉。这个季节吃不到什么新鲜的菜了,但是一些去打的野味、积攒的鸡蛋,也都涨了价卖了出去。
老百姓手里赚了银子,也能过个好年了。
李言蹊将剩下的守军都排出去维持秩序了,京城的守军混日子多年,第一次体会到了加班的痛苦。
李言蹊很高兴,还亲自下了帖子去请秦湛去喝茶。
秦湛收到了帖子,十分高兴,跑去跟他祖父说。
“祖父,我明天要出门,太子殿下约我去喝茶。”秦湛一本正经地说道,“还请祖父允许。”
他自觉自己是大人了,要郑重请示长辈。
秦渊用关爱的眼神望着他,轻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