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根本没想过药人会叛变这个可能!
鞑靼打败退走。
这次是药人出现之后,鞑靼第一次失败。
对鞑子士兵士气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他们太依赖药人了。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于还山站在城墙上,几乎是叹息着说道。
这次的战术是李言蹊、沈怀归和于惊落共同商议的,他和定国公虽然也帮忙压阵的,但并没有挑出什么毛病来。
根本没给他们查缺补漏的机会。
于还山一直觉得自己把于惊落培养得很好,这在满京城的勋贵中也是头一份儿。
可是现在有了李言蹊对比,还有沈怀归。
那也是沈家的独苗苗,当年先皇还未驾崩时,也是惊艳绝伦的少年。
想到这,于还山看向了定国公:“孩子们都大了,我们也老了。好在我们大乾后继有人,有些事,也没必要太拘着孩子了。”
定国公愣了愣,他反应过来,于还山说的是沈怀归。
他的身份有些敏感,所以他说的很隐晦。
定国公却是听懂了。
这次沈怀归来雁回关,表现不可谓不亮眼。
哪怕他没有冲锋陷阵,哪怕有李言蹊和于惊落珠玉在前,他也依旧难掩光芒。
收集情报,战术制定,还有这次派人去鞑子挑拨离间。
他没有上战场,没有上阵杀敌,但是这些胜利,他功不可没。
可是沈怀归的志向只在战场,定国公眼睛有些红。
他的孙子,出生起就被寄予厚望,他精心培养,看着他展露天分,他比谁都高兴。
他教导他保家卫国、教他武功兵法、告诉他马革裹尸才是沈家男儿的归宿。
可是,最后也是他,限制了他的羽翼,让他多年苦学付之一炬。沈怀归这些年留在老家,明知道无法上战场,他却从来没有松懈过练武。
那是他从小的志向。
定国公沉默了。
李言蹊打了胜仗,自然是要与人分享喜悦。
“这次多亏了怀归,是他安排的妥当,这才顺利说服了塔利。”李言蹊说道。
秦楚然为他倒了一杯茶,“殿下总请我喝茶,今日也尝尝我的茶。”顿了顿,她说道:“世子向往战场,让他做这些,也是有些可惜了。”
李言蹊笑睨了她一眼:“你不是已经请老将军去说服我外祖父?”
秦楚然愣了愣,没想到他竟会知道。
李言蹊握着茶杯,低声说了一句:“多谢。”
她为何会如此费心?她跟沈怀归非亲非故的,说起来他们还算是敌人呢。
她这么做,是为了他,想他轻松一些,身边有个人帮他。
定国公和于还山年纪大了,还有伤在身,李言蹊根本不敢让他们劳累,毕竟都是他的长辈。
于立杰资历差了点,根本镇不住雁回军的各位将领。
只有李言蹊,他的压力很大。
于惊落倒是能帮他分担一些,但他于家的身份,天然被雁回军排斥。
沈怀归就没有这种顾虑。
如果沈怀归可以帮他,他便能轻松许多。
她虽然没说,却已经在为他着想了。
李言蹊如何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