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年笑了起来:“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看着这个老堂屋,已经有好几十年历史了,从里头村出来,就建了这个老堂屋,时间长会有霉味,并且到处看起来都是黑乎乎的,人的心情也不会太好。
“九叔公,你说,我想重修老堂屋,我自己动手,自己买材料,需要多少钱?多少时间?”江小年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念头。
九叔公半眯眸子,缓缓的从嘴里吐出了烟圈:“这个嘛,时间精力是要消耗一点的,木材嘛,咱们也有杉树,都是自己的,钱也花不了多少。”
“九叔公,那就教我木工吧,两年时间够了吗?”江小年激动不已。
她真的不是心血来潮才想这件事,从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动了念头,过了梅雨天气,这个念头就更深了。
九叔公回到家里,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两本书,又丢了一些木材给江小年。
“哼,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还学什么木工,简直就是做梦,什么时候学会这上面的再说。”九叔公白了一眼:“粽子都不会做,还要学木工。”
江小年拿着书仔细的看,第一本就是《鲁班经》,相当深奥并且实在。
到了傍晚五六点钟,阿太终于开了锅,用剪刀把粽子从滚水里剪出来一个。
“你们先别忙,我来尝尝味道。”阿太义正言辞。
竹叶已经从清脆变成了深绿,湿漉漉,热腾腾,香喷喷,看见都要流口水。
可是阿太说她才是鉴定粽子熟不熟的标准,其他人也只能咽口水。
阿太把稻草解开,剥开竹叶,糯米变得黄橙橙的,油光可鉴,还带着清香的味道。
江小年不由自主的问道:“怎么样?熟了没有?”
阿太一口咬下去,软糯的米,咸咸的肉,清香的竹叶,都在嘴里融化。
阿太还是蹙眉:“再煮两个小时,里面的糯米还是一粒一粒的,没有彻底的煮在一起,还有里面的肥肉,还没有煮成入口即化。”
对于粽子,阿太是相当挑剔的,每一步都要按照她的心意来,丝毫不能乱。
江小年只好重新把柴禾拿进来,谁料,阿太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拿出来了一个粽子放在桌子上。
“小年妹,你也尝尝咸淡吧。”阿太轻飘飘的一句话,眼睛却瞥见江小年心中的窃喜,又取笑:“都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嘴馋。”
“不管多大,在阿太这里还是个孩子,想吃什么阿太都给。”江小年赖皮,坐在阿太的身边蛄蛹。
阿太一脸慈爱的笑,心里暖暖的,有小年在身边陪伴真好,日子也有了盼头。
外面的几个小馋猫不知道啥时候回来:“阿太,祖祖,我也想尝尝,你不能偏心,只给你小年妹。”
阿太佯装生气:“滚开,滚开,都给我一边去。”
江小年笑了,阿太的偏爱一直都在,哪怕她都当妈了,阿太还是最疼爱她,此时,江小年也觉得自己的归来,是对阿太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