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年转头一看,竟然是李明煦,带着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来姗姗来迟,刚才那些烟酒,就是他的杰作。
她也是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刚才阿发两口子一个劲儿的道歉,原来是因为李明煦。
江小年佯装不认识,坐下自顾自的吃饭,阿太也假装没有看见,跟阿发的亲家老太太喝酒,很像两个雍容华贵的地主婆。
雨声还在哗啦啦作响,打在天棚上面,声音愈发大,大家的喧闹声更大。
阿发迎着李明煦:“明哥,坐这边,这是给你和老板们准备的。”
于是,陆陆续续也有不少老板穿着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的来道贺,外面的鞭炮声霹雳作响,为了防止在雨中炮仗不响,还特意百发炮仗齐鸣,誓要雨瓢泼大雨抗争到底。
此时,请来的乐队也上台了,其实也是乡村乐队,唱歌完全不如酒吧里面的驻场歌手,弹着电子琴,吹着萨克斯,主唱大约是个八零后或者九零后,蔡依林的歌,张惠妹的歌,林俊杰的歌,一个个的接着唱。
酒席上欢声笑语再次沸腾,九叔公喝了两杯酒,非要上台讲两句,大家实在是拗不过,也只能听他啰嗦。
李明煦缓缓的走到江小年身边,想要跟她一起坐孩子那一桌,江小年却躲得远远的,李明煦自讨没趣,只好离开。
江小年猛然间抬起头,另外一种文化正在悄然无声的上演,那就是在酒席上面的“打包文化”,菜刚上完,其他桌子上的一些人已经蠢蠢欲动了。
他们有些手里拿着薄膜袋,一个人手里有好几个,眼睛就好像饿狼一样盯着桌子上的肉。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并不是一定要打包,但是主人家却希望众人能够吃不完兜着走,避免浪费,也能让每个人都能吃得尽兴,更是让最后收拾碗筷的人没有那么费劲。
这些酒席上吃不完又不带走的,最后都进了泔水桶,被人拿回去喂猪。
一些老太太特别有意思,倒也不是拿出来准备的塑料袋或者保鲜袋,而是拿出来了荷叶,这是早晨从池塘里面摘下来的,知道今天要吃饭打包,早早的准备好。
一边往自己的塑料碗里夹,一边乐呵呵的听唱歌。
老太太们都喜滋滋的说:“塑料袋子打包,这些扣肉啊,烧鸭啊,都被捂出一股塑料的味道,回去不好吃,还不如用荷叶包,回去还是很鲜美。”
还有一些个女人,还没等人吃完,就把一碗扣肉全部都倒在了塑料袋里:“我家男人没来,我这个是带回去给他吃的。”
老太太们不高兴,对着女人破口大骂,说她没有规矩,不懂事,大家伙都没吃饱呢。
于是,为了打包的事,酒席上又是一阵沸腾。
江小年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拉住了老太太:“伯奶,我们这桌都是小孩子吃的,都没吃什么东西,就烧鸭和叉烧被吃完了,扣肉都没动,你们打包带走。”
乡村酒席的扣肉是很好吃的,早上七八点钟,五九就把昨天码好的扣肉放到大蒸笼里面蒸了四个小时,现在五花肉到了嘴里,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还带着芋头的味道,芋头也是酥软有滋味,带着肉的甜味,两者相辅相成,美味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