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嬉笑中,这个无字碑的坟墓就算是祭拜过了,墓上白色飘扬的绵纸,就表示这个墓是有后代的,有人惦记的。
接下来要去的地方,需要驱车前往五六十公里以外的山上,这一次,必须全家都出动,包括阿太和姑奶奶以及家族中所有的人。
江小年早就安排好了一个中巴车,能坐二十多个人,司机是江小年的同学,听说他们今天要去远处的山上去拜祭祖先,很愿意帮忙。
在车上,阿太和江小年坐在前面,后面一群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
姑奶奶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孙子,不断的跟他说一些外面稀奇古怪的事情。
阿太这才缓缓的说道:“这个雷蒙弟,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的,偏偏要得了什么抑郁症,就是读书给读傻了”
原来那个七八岁的孩子叫做雷蒙,似乎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总是一个人走路,就算阿福摔倒在他跟前,也不会扶起来,现在家族里面的孩子都不愿意带着他玩。
小小的一个家族,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更不要说外面的大社会了。
阿太又看向洋女婿:“你大姐就是出生的时候缺氧了,在保温箱里面关了十几天,所以才会找个洋女婿,你说说,以后咱们族谱上怎么写?”
“阿太,你不要那么封建好不好,我们家那么多孩子在国外留学,我太爷爷也在国外留过学,找个洋媳妇,洋女婿,不是很正常吗?”江小年打趣道。
路过了镇子上卖汉堡的地方,洋女婿坐不住了,非要下去买汉堡。
大姐只好把洋女婿带下去,随之跟着下去的还有一群孩子,可乐汉堡炸鸡翅,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反正有大姐请客。
大姐也是个孝顺的孩子,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还额外买了两个全家桶和汉堡,为的就是一会儿去扫墓的时候,给祖先吃一点。
小叔和堂姑姑看见镇子上的集市,更是走不动道了,什么都要买一点。
姑奶奶很久没有见过热闹的集市,带着雷蒙到了集市上。
只有阿太和江小年在车上窃窃私语。
阿太没好气的说:“你看那个洋人,长得那么丑,还那么胖,吃什么跟猪吃潲一样,哐当哐当,我今天早上看见他吃米粉,吃了三四碗”
“你说,你数人家吃米粉做什么?以前我妈,我奶奶嫁过来的时候,你都没有什么婆媳矛盾,现在怎么还到处挑刺了。”江小年真是哭笑不得。
说话的时候,洋女婿还把汉堡递给了阿太:“阿太,你吃。”
他的汉语非常生硬,阿太却笑着接过来:“你们多吃点啊,你说离家那么远,要吃好喝好,需要什么跟他们姐妹说。”
阿太笑得很虚伪,很虚假。
江小年小声的鄙夷:“刚才还是一脸不开心,现在怎么笑了。”
“你懂什么,我现在对他好,他才会对你大姐好。”阿太倒是有自己的人生哲学,虽然是自己非常郁闷洋女婿的事,可是她却发牢骚,不干预。
过了一个多小时,赶集的事情才告一段落,车子里面已经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这才能继续上路去扫墓。
反正今天是要去好几个地方,多买点东西,也算是给自己在路上积攒一些粮食。
年轻的小伙子们背着贡品和酒,女人们带着孩子,扶着阿太,前前后后的往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