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很顺手的帮阿太点烟,又朝江小年的方向说:“我小时候,也是经常哭闹,被我阿公带去认了一块石头当继娘,就是干妈的意思,说石头命硬,我以后就命硬,不爱哭不爱闹。”
“这样的啊,阿太,那我小时候为什么不用认继娘呢?”江小年不理解的问。
“你那命里啥都齐全了,小时候也好带,你妈给你三口奶粉,你能在手里舔一天。”阿太鄙夷。
江小年嘀咕:“这不是傻吗,再说了,命那么齐全,怎么现在各种不顺,都快要抑郁了。”
“我知道的,咱们的同学还有认一座桥当干爹,还有认一棵树的,有些还认了大水牛,反正什么都有,不是迷信,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心理寄托。”张宁连忙补充道。
江小年看了一眼阿福:“阿福要不要认呢?”
“我回头问问你九叔公吧,要拿八字去对一对,你九叔公什么都懂。”阿太还是不放心,反正现在就是只要阿福晚上能好好睡,干什么都行。
江小年在厨房里面把山楂苹果水煮好,一口一口的喂给阿福。
张宁又看了一眼江小年:“你这段时间真的不回城里吗?”
“不回,可能要在这里陪阿福到小学吧,这儿山水好,适合生活。”江小年笃定主意。
张宁怯生生的说:“小年,我们是老同学了,我也不跟你客气,我直说了,你养蚕吧,当个试点,我看你们的房子也大,屋后的地也宽,还能种几亩桑树,就当帮我个忙,如果经济有困难”
“养蚕啊,可是我之前没有学过,我知道,你是农学生,新型农机,还有那些你都会”江小年有点犯怵,其实,真的需要一件主业,再加以一些小买卖,才能养活一家三口。
“我可以全程给你帮忙,你想想,趁着春天,我们可以把桑树移植过来,那些水田你们也不种,一直都承包出去,你年轻,思路快,手脚快,如果成功”张宁很认真的建议。
这个村子里,总是要各式各样都发展起来,让更多人返乡,能让留守儿童更少一点,让西部更富裕一点。
“我考虑考虑,至少要做个市场调查吧。”江小年还是在犹豫。
张宁又给阿太点了烟,这才离开,江小年用小竹篮子给他装了些茶叶:“昨天晚上刚炒出来的新茶,拿回去给你婆尝尝。”
“不行,不能要。”
“拿上,你还给我买烟叶了。”阿太发话,张宁不敢再推辞。
等人走了之后,阿福的烧也退了,又开始拉住狗爷咯噔咯噔的玩起来,狗爷这么多年都没有名字,此时却被阿福叫了一个汪汪队大冒险的名字,叫做天天。
狗爷也是喜欢这个名字,围着阿福转啊转,任由阿福骑在它身上。
鸡鸭们准时准点的出门,到小河边去玩耍,阿太却说了一句:“咱们养蚕也好,就算是没人收购,咱们自己也可以做几床蚕丝被,给你姑奶奶他们寄到国外。”
“好啊,老祖宗都发话了。”江小年抿嘴一笑。
九叔公急匆匆的过来:“姑姑,我早上算了一下,阿福和你有缘,估计得跟你一样,要认龙岭山当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