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沉闷,旧工业区的灯光早已褪色,只有会议桌上的白板还残留着先前讨论的笔迹。雨滴不急不缓地敲击着玻璃窗,严哲前额的皱纹在灯下隐约凸显。
苏芷妍靠在窗边,神色冷峻,手中法医报告摊开,指尖微微发白。王嘉心低头,在桌面翻阅案卷,眼里有止不住的不安和疑惑。孙尧双手在膝盖上来回摩挲,笔记本电脑屏幕下方不断弹出代码行。卓新铭坐在角落,审视着四人的神情,视线掠过每个人的微表变化。
——仿佛空气中弥漫着未散尽的谜团。
“你们都觉得,这案子真结了吗?”卓新铭轻声问。他的声音仿佛削破室内静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王嘉心停下手里的翻页,抬头,目光直视苏芷妍。“不清楚。我还是觉得,死者的邻居陈某表现太奇怪了。昨天录口供的时侯,他居然连事情发生的日期都一度记错。”
苏芷妍没有立即回应,只是将纸页翻到血液痕迹分析那一栏。她的眼神落在被圈红的部位。“陈某下意识地回避了很多细节,不只是他。”她顿了顿,声音低至沙哑,“还有一点——死亡现场附近的地毯,有一处新鲜小血点,不属于受害者主伤,从鉴定结果看,极可能是其他男性留下。”
孙尧放下对话,“芷妍,你能确定不是死者的?”他的声音里多了些严肃,“技术层面说,只要有另一份样本,就能追溯。”
苏芷妍点头:“我加急比对了邻里采集样本,都不吻合。那就说明,还可能有未确认的现场活动者。”
这时侯,严哲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双手食指搭在一起,压低声音:“错位的血迹、陈述的不一致,还有你们查到的网络异常。现在,都混在一起了。”
窗外雨声渐密,孙尧突然按下几个快捷键。“刚刚系统弹出新的警报,案区监控网里出现了未知加密数据流。”他的语速骤然加快,“这串加密信息是在案发后被悄悄注入的。追踪来源,指向一个隐藏的海外服务器,很可能是远程操控。”
卓新铭凝视着屏幕的亮光,“网上的动静和陈某的表现联系起来,背后有人在操纵。不止是要干扰警方调查,还试图隐去关键证据。”
王嘉心拳头微握,声音上扬:“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我们查到这些信息,警方也在行动吗?”
严哲走到王嘉心面前,严厉却含着鼓励的目光。“嘉心,你要记住,智探社和警方是合作,也是互为补充。l制内的信息不能全指望,我们的责任是填补盲区。”
苏芷妍将分析报告推向众人中央,“两点必须重查:一,血迹的异常分布及成分;二,案发后网络监控流里的异常密码,和嫌疑人的通联记录。”
孙尧快速浏览着新出现的数据,“我能解析那条加密消息。只是对方技术很硬,显然不只是普通涉案人员。也许整个案件背后已经有专门的技术团伙介入。”
会议桌一角,氛围渐浓。争论的声音开始交织。
卓新铭用笔点了点白板上的调查表,“我觉得,从心理学角度看,陈某的应答和邻里其他人的表现一样,都存在过度防御。这不是普通的害怕,而是循规蹈矩到近乎刻意。”
王嘉心反驳:“也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习惯于规避麻烦。不是所有不安都意味着隐藏真相。”
苏芷妍微微扬眉,“嘉心,但你没注意到陈某提及死者死亡时间时,语气一度迟疑?还有他看向咖啡桌那一刻,右手指无意识揉了两下。这是典型的认知负荷泄漏。”
孙尧插话,“人的行为信息和网络信息总容易被忽视。我建议再调取案区这三天内的所有电子出入数据,比对一下谁有重复刷卡但没实际进入的记录。”
卓新铭赞通,“没错,行为多加交叉可以减少偏差。顺便,我也要重新构建犯罪动机侧写,目前已知资料都偏表层,没有深挖。”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严哲。
严哲看着众人,脸上冷静如冰,却在目光深处闪过一丝凝重。“大家意见分歧很正常,这才是团队最重要的时侯。我们不能急于行动,只能静观其变。但从现在开始,所有新发现都不能遗漏。”
这句话像是定海神针,被雨声一层层压实。
屋内光线渐暗,苏芷妍忽然起身,“我要再回案发现场。王嘉心,你和我一起,按我的流程再复查一次。”
王嘉心立刻站起,“明白!”
两人披上雨衣走向门口,孙尧在背后喊了一句:“小心些,别被监控盯上。”
雨幕下,小区景象模糊,案发屋门前的警戒线已撤走,只剩几道脚印。苏芷妍拿出特制手电,照向地毯边角。一处几乎被掩盖的血点,在蓝色光斑下折射出紫红的微光。
王嘉心蹲下,看着苏芷妍操作化学试剂。“有新发现吗?”
苏芷妍低声道,“色谱异常。这一滴,与死者主血型不通,而且指向非本区居民。”
王嘉心神色紧绷,低声复述,“有人伪造现场,试图把侦查方向引向邻里矛盾,而真正涉案者可能根本没露面。”
苏芷妍点头,取样装瓶。雨水渐凉,她的手指略微颤抖。“回去后,按新流程鉴定。一有结果,立刻通知孙尧追踪身份。”
两人匆匆返回智探社,雨水洒落门廊的铁皮,砸得急促。
室内,孙尧刚收到一组新的数据包。他上下翻查,终于在一处隐藏区块中定位到加密通信的原始ip。
他兴奋喊道:“我追出来了,幕后黑手用的是假身份,但活动轨迹和陈某完全重叠——他俩不是独立的。”
卓新铭推近显示屏,“也就是说,本案背后明显存在串通者,之前我们以为陈某只是个被动参与者,实际他很可能是主犯的线索中枢。”
严哲终于定下决策,声音冷静有力。“所有新证据,重新梳理。冷静布局,不能贸然行动。我们团队现阶段,必须隐藏锋芒,保护证人,也要防止嫌疑人狗急跳墙。”
争论持续了一会儿,每个人都从自已的专业角度提出意见。
最终,严哲拍板:“苏芷妍和嘉心,负责现场追查和生物样本验证;孙尧,继续深挖加密链路和电子记录,必要时匿名联络警方信息组;卓新铭,整合心理画像和邻里行为,挖掘异常。”
雨夜深沉,灯下的人影交错,思路纷繁而坚定。
团队第一次在分歧与争议中达成默认的协作默契——彼此信任的底线被重新定义,理性和情感交织,暗影中的疑踪逐渐具象。
窗外的雨终于缓慢停歇,空气中混杂着湿冷与微弱的希望。智探社的会议室里,白板上的痕迹未曾擦去,却已多出一道红色弯弧,仿佛为新的线索标记出了前方。
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在那道弧线上,没有一人退缩。
夜色下,智探社与隐藏的黑暗再次拉近距离,战局由此悄然转向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