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成功的法宝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走在前面。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否则他的成功也只能是偶然并短暂的。然而思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需要有思考的动力。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在事业、生活等方面都能获得成功,渴望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渴望被别人重视。可遗憾的是,很多人虽然已经很努力,却最终仍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在平庸中打发了一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每日反省和思考的习惯。如果一个人不能及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麻木,陷于生活和事业的困顿之中,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或许很多人会怀疑:思考的力量有这么大吗?其实,我们都知道思考可以改变世界,更何况去改变一些挫折呢。
一家烟草公司派推销员去某地销售香烟,那位推销员到了那里后,正逢当地实行戒烟月,不让他刊登广告。这倒也罢了,偏偏天气又很糟糕,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他带来的一批香烟眼看就要发霉了。如果等一个月再卖,那么住旅馆的费用又会增加不少。
这些倒霉事赶到一起,对于推销员真是雪上加霜。他虽然急得团团转,但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打道返回,而是每天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的良策。
这天,推销员偶然一抬头,忽然看到房间悬挂的“禁止吸烟”的标语,便灵机一动,闭塞的思路由此打开,他想出了一个“逆中求顺”的促销高招。于是,他跑到当地一家较大的报社,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这样的“禁烟”广告:“禁止吸烟,连xx牌的香烟也不例外。”
这个广告连登了5天,引起当地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一些吸烟的人心想:“xx牌香烟是啥香烟啊?它与别的牌子香烟有啥不同?怎么也要禁止?”这则广告引发了吸烟者极大的好奇心。他们愈是好奇,愈要尝试一下xx牌香烟。在这种情况下,推销员带来的香烟很快被抢购一空。
思考确实能改变困境,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也是这样。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一书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创造的。”只要打开智慧之窗,习惯于开动脑筋想问题,那么一切难题都不成问题。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无数事例已经证明,要想做“困难”的终结者,要想跨过那一个个难关,就必须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因为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
李达和金涛是公司物流部门的副经理,最近他们遇到了一件很难办的事情:原来由于灾害天气,他们公司发往西藏的三车皮货物不能按时抵达,这让一向重视信誉的公司分外难堪。
恰逢总裁出差,一切重担就都压在了李达和金涛身上。两人虽然职位相同,但是面对这个困境,作出的选择却截然相反。李达知道情况后,马上积极联系铁路部门,询问是否能够寻找其他方式使货物准时到达。在得到铁路部门否定的回答后,他又马不停蹄联系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与之相比,金涛则稳坐钓鱼台。他给西藏的合作公司打了电话,告知对方因为“不可抗拒力”因素,货物可能延迟到达的情况,然后对这件事就不闻不问了。金涛这种态度让西藏合作公司分外恼火。对于李达想方设法找其他运输途径的行为,金涛却不以为然:“现在铁路都断断续续的,货物那么多,他上哪里去找车皮?空运?多贵啊!这事就只能这么办。费那个力气干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达的努力换来了回报。一天以后,已经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李达终于把问题全部搞定了:他联系了7家与西藏地区公司有合作的贸易伙伴,把自己的货物分成7份,分别加在了他们能够开往西藏的货车里。就这样,虽然费了很多周折,但货物最终赶在合同最后期限日的上午,全部抵达了西藏。
公司总裁回来以后,对李达的努力和机智非常欣赏。不久以后,他就被委派到下属分公司担任总经理了。而金涛,则继续在物流部门担任着副经理。
李达和金涛面对困难,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李达去思考解决问题,而金涛则让自己的大脑放了“大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在公司看来往往就意味着两种工作模式,或者说是两种不同的员工类型。毫无疑问,能够积极去思考、去解决问题的李达更受公司的欢迎,而金涛这类员工,则往往是低质量和低效率的代表,是安全事故和职场麻烦的制造者。
由此可见,思考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懂得思考的人,才能一步一步地走上成功之巅,就像尼采那样,即便饱受心理的折磨,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思考。因为如果没有思考,我们就不可能有成熟的行为,更不可能有成功的结果。
“行成于思毁于随”,说明思考的重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明思考的作用。只有勤于和善于思考的人,人生才会有价值!
思考的力量是无穷的,既能让人绝处逢生,也能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无论我们遭遇何种挫折或失败,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一切都将朝着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充分发挥思考的威力,让思考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法宝,迈过沟坎,砍断荆棘,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