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大师——如何快速成为一个淡定的人
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纷纷扰扰、乱人心头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用一份淡定来化解这些纷扰的事情。凡事学会用淡定的心看待,我们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样云淡风轻。
顺其自然,活得潇洒
人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归结起来的话,无非也就两种:一是活得累,二是活得潇洒。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可能随时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困惑,高考失利、下岗失业、晋升无望、怀才不遇、生意翻船、家庭分裂等。这种种坎坷都会因为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而引起强烈的心理情绪波动,甚至心态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人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有的人满腹牢骚,咒天骂地,甚至抨击一切。这都是活得累的人。
另外一些人则是平心静气,理智地看待困难、挫折和痛苦,用积极的态度寻找治疗自己苦闷的良方。他们善于随遇而安,顺应自然,即使环境再怎么恶劣,他们也都不放在心上,而是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是哲人,是能够活得潇洒的人。
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人的法则其实是最小的。所以,顺其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有一位高僧,非常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他带着两个徒弟下山化缘,途中看到了一片茂盛的树林,不过其中有几棵树枯萎了。高僧指着其中的一棵枯树问徒弟:“你们说,树木是枯萎好还是茂盛的好?”
大徒弟想都没想,立即回答说:“当然是茂盛的好。”高僧摇摇头说:“繁华终将会消失的。”
二徒弟似乎听明白了师父的意思,于是接口说道:“我看是枯萎的好。”
谁知,高僧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此时,有一个牧童路过这里,高僧便问了牧童同样的问题。机智的牧童回答说:“枯萎的就让它枯萎吧,茂盛的就让它茂盛好了。”
高僧点了点头,说道:“小施主说得很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过于执着,这才是修行的态度。”
万物的枯荣有其规律,花儿不会永远常开,树叶不会永远青翠,就连月亮也不会永远盈满。它们都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法则是博大的,也是残酷的,繁荣也好,枯萎也罢,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是要消失的。现实生活中,人的美貌、权力、财富、名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人应该学会顺其自然地活着,如果刻意追求反而会被其所累,最终迷失了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在生活中,能够顺其自然的人,一定是豁达的、开朗的,我们应该让自己豁达些,因为豁达才不至于钻入牛角尖,才能乐观进取。我们还要让自己开朗些,因为开朗才有可能把快乐带给别人,让生活中的气氛变得更加愉悦。
在一座寺庙中,后院的草地都枯萎了,显得很荒凉。小和尚对师父说:“师父,我们赶紧买些草籽种上吧。”
师父说:“不用着急,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我再去买一些草籽。任何时候都能撒播,着急有什么用呢?随时!”
到了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了回来,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天上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
“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说。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没什么可担心的。随性。”
草籽撒上了,许多麻雀飞来,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慌地说:“师父,不好了,草籽都被麻雀吃了!这片地再也长不出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草籽多,麻雀是吃不完的。明年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随遇。”
夜里下起了大雨,小和尚久久不能入睡,担心草籽会被雨水冲到别的地方。第二天,雨停了,小和尚跑出去一看,草籽都被冲走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草籽被冲走了,长不出小草了。这可怎么办啊?”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草籽被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不用着急,随缘。”
没过多久,后院的角落里居然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小和尚的师父是一位懂得人生乐趣之人。凡事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反倒能有一番收获。“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简单的十个字,却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如果一切自然随意,那么人生还会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你寝食难安、愁眉不展吗?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不如意,我们都为自己周围的客观条件所限制,无法改变,此时就不妨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样你也可以找到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日本有一位禅师,法号白隐。他不仅修行高深,还生活纯净,具有很好的名声,深受当地百姓的敬仰与称颂。
白隐禅师所在的寺院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夫妻俩发现女儿怀孕了,认为好端端的一个黄花闺女,竟做出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实在是家门的耻辱。夫妻二人不断逼问女儿那个男人是谁,女儿怯怯地说出了白隐禅师的名字。
她的父母来到白隐禅师的住处,狠狠地将白隐痛骂了一顿,骂他不守清规戒律,败坏道德。可是,白隐并没有生气,只是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只是这样吗?”
等孩子出生后,那位姑娘的父母就将孩子送给了白隐,让他抚养。这件事给白隐禅师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几乎使他声名扫地。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抚养孩子,而是悉心照料孩子,四处乞求婴儿所需要的奶水和其他用品。即便他多次遭到别人的白眼和羞辱,但他总是泰然处之。
在白隐禅师的细心呵护下,婴儿渐渐地长大了,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孩。孩子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于是就把实情告诉了父母。她的父母非常惊讶,立即带着她来到寺院,向白隐禅师道歉,请求原谅。
可是,白隐禅师还是像当初那样,不愠不火,淡然如水,更没有趁机抱怨他们,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只是这样吗?”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被人误会或是指责,如果你去解释或还击,往往会把事情越闹越大,不如向白隐禅师学习学习,不去争辩,不去理会,顺其自然,这往往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佛说:不要用抗争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凡事以对立的心态对待,唠叨抱怨就不会停止,如此便难以用宽容的心来原谅和接受他人的不同见解,于是就很难活得快乐。宠辱不惊,得失无意,凡事只要自然就好,不需要更多的外在形式。这样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与安逸,幸福的生活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