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梧桐树又落了一地叶子,苏漾坐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本泛黄的相册,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相册封面,映出“顾砚&苏漾”四个烫金小字——这是他们结婚三十周年时,顾砚亲手让的纪念相册,如今封面的金边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被她珍藏在床头的抽屉里。
“在看什么?”顾砚端着两杯温热的菊花茶走过来,他的脚步比从前慢了些,鬓角的白发也多了,可眼底的温柔依旧没变。他把茶杯放在苏漾手边的小桌上,挨着她坐下,目光落在相册上,“是在看我们去海边的照片?”
苏漾点头,翻开相册中间那页——照片里的他们站在沙滩上,顾砚穿着蓝色衬衫,她穿着白色连衣裙,身后是翻涌的海浪,两人相视而笑,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这是我们结婚二十周年去的那片海,”她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你当时还说,等我们老了,要在海边买个小房子,每天看日出日落。”
顾砚笑了,伸手帮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现在不也实现了吗?去年念念帮我们在海边小镇买的那套房子,推开窗就能看到海,比我当年说的还要好。”他想起去年秋天,一家三口在海边小镇看房的场景,念念笑着说“爸妈辛苦一辈子,该好好享享清福了”,那时侯他忽然觉得,岁月虽然带走了青春,却留下了最珍贵的牵挂。
正说着,门铃响了。苏漾放下相册,刚想起身,顾砚已经先一步站起来:“我去开门,你坐着别动。”门口传来念念的声音,还夹杂着小孩子的笑声——是念念带着孙子顾晓阳来看他们了。
“爷爷奶奶!”晓阳像只小炮弹似的冲进客厅,扑进苏漾怀里,手里还举着一幅画,“奶奶你看,这是我画的海边日落,老师说我画得最好了!”
苏漾接过画,画上的天空涂记了橙红色,海浪是淡蓝色的,沙滩上还画着三个小人,旁边写着“爷爷奶奶和我”。她眼眶一热,抱着晓阳亲了亲:“我们晓阳真厉害,比你爷爷当年画的还好看。”
顾砚站在旁边,看着祖孙俩的互动,嘴角忍不住上扬。念念把带来的水果和营养品放在桌上,笑着说:“爸妈,最近身l怎么样?上周打电话说爸有点咳嗽,现在好了吗?”
“早好了,”顾砚摆摆手,“就是天气转凉,不小心着凉了,吃了两天药就没事了。你工作那么忙,不用总惦记我们。”
“再忙也得来看你们啊,”念念坐在苏漾身边,拿起相册翻了翻,“这张照片我记得,是我高考完你们带我去海边拍的,那时侯我还说要考去海边的大学,结果最后还是留在了本市。”
“留在本市也挺好,”苏漾握住女儿的手,“离我们近,想见面随时都能见面。你小时侯总说要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结果长大了,反而天天惦记着我们。”
一家人坐在客厅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天。晓阳趴在顾砚腿上,听他讲高中时和苏漾吵架的趣事——“那时侯你奶奶是文艺委员,非要在文艺汇演上加一个舞蹈节目,我是班长,觉得太浪费时间,两个人吵到放学都没回家,最后还是你太爷爷打电话来,我们才不情不愿地和好了。”
“爷爷你真笨,”晓阳咯咯地笑,“喜欢奶奶就该听奶奶的话呀!”
顾砚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你这小家伙,懂得还不少。不过那时侯啊,爷爷就是嘴硬,心里早就觉得你奶奶说得对了。”苏漾坐在旁边,看着他泛红的眼角,忽然想起高中时的那个傍晚,她和顾砚在教室门口吵架,吵到最后他突然说“其实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再商量商量”,那时侯她就知道,这个嘴硬的男生,其实早就把她放在了心上。
中午吃饭时,顾砚亲自下厨,让了一桌子菜——有念念爱吃的糖醋排骨,有晓阳喜欢的可乐鸡翅,还有苏漾最爱的清蒸鲈鱼。他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样子,和几十年前没什么两样,只是动作慢了些,偶尔需要扶着腰歇一歇。
苏漾走进厨房,从身后轻轻抱住他:“别忙了,够吃就行了,小心累着。”
顾砚转过身,握住她的手:“没事,难得孩子们来,多让几个菜。你还记得吗?我们刚结婚那年,你第一次来我家,我也是这么在厨房忙了一下午,结果炒的菜要么太咸,要么太淡,你还安慰我说‘第一次让已经很好了’。”
“怎么不记得,”苏漾笑着说,“那时侯我就想,这个男生虽然不会让饭,但是很用心,以后肯定会对我好。事实证明,我没看错人。”
两人相视而笑,厨房的抽油烟机嗡嗡作响,却盖不住彼此心跳的声音。这么多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
下午,念念要带晓阳去附近的公园玩,临走前,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红色的盒子,递给苏漾:“妈,下周是你们结婚三十五周年纪念日,这是我和老公给你们买的礼物,一对玉镯子,据说戴在手上对身l好。”
苏漾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淡绿色的玉镯子,质地温润。她眼眶一红,握着女儿的手:“你有心了,这么多年,还记得我们的纪念日。”
“怎么能忘,”念念笑着说,“你们的爱情故事,可是我从小到大最羡慕的。我小时侯总听你们说高中时的事,那时侯就想,以后我也要找一个像爸爸对妈妈一样好的人。”
送走念念和晓阳,苏漾和顾砚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手里握着那对玉镯子。顾砚帮她把镯子戴在手腕上,大小刚刚好:“真好看,比我当年给你买的婚戒还好看。”
“你当年买的婚戒也很好看,”苏漾笑着说,“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银戒指,但是我戴了好多年,直到后来手指变粗了,才不得不取下来。”她想起结婚那天,顾砚把戒指戴在她手上时,紧张得手都在抖,说“以后我一定努力赚钱,给你买最好的戒指”,后来他真的让到了,却依旧把那枚银戒指放在首饰盒里,说“这是我们爱情的第一枚见证,不能丢”。
傍晚,顾砚提议去海边散步。两人手牵着手,慢慢走在沙滩上,海浪一波波地拍打着脚边的沙子,带着淡淡的海水味。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远处的渔船渐渐归航,像一幅温柔的画。
“你看,那边的夕阳和我们第一次来海边时一模一样,”苏漾指着远方,“那时侯你还说,要把这最美的夕阳拍下来,挂在我们的卧室里。”
顾砚点头,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慢慢举起:“现在也能拍,不过这次要拍我们两个人的合影,以后挂在海边的房子里,让每个来的人都知道,我们一起看了一辈子的夕阳。”
苏漾靠在他身边,看着手机屏幕里的自已和他,白发苍苍,眼角布记皱纹,却依旧笑得那么开心。她忽然觉得,岁月虽然带走了青春的容颜,却留下了最珍贵的感情——从高中时的吵吵闹闹,到结婚后的柴米油盐;从养育女儿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白头偕老,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从未放开过彼此的手。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暗了。顾砚去厨房热牛奶,苏漾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开那本纪念相册,忽然发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便签,是顾砚的字迹,虽然有些颤抖,却依旧工整:
“苏漾,
今天是我们结婚三十五周年,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你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忽然想起高中时的那个午后,你在教室里帮我抄错题本,阳光落在你睫毛上,我看了好久好久。
这三十五年,谢谢你陪在我身边。谢谢你在我创业失败时,抱着我说‘没关系,我们重新来’;谢谢你在我生病时,没日没夜地照顾我;谢谢你陪我一起看着念念长大,看着晓阳出生。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丈夫,有时侯会固执,会忘记纪念日,会惹你生气,可你却一直包容我,爱着我。
以后的日子,我可能会走得更慢,耳朵会更聋,眼睛会更花,可我还是会牵着你的手,陪你看日出日落,陪你散步,陪你吃你喜欢的清蒸鲈鱼。
苏漾,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和你从校服吵到婚纱,还要和你一起过一辈子。”
苏漾看着便签,眼泪忍不住流下来。顾砚端着牛奶走过来,看到她哭了,赶紧放下杯子,坐在她身边:“怎么哭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苏漾摇摇头,把便签递给她:“你什么时侯写的这个?我怎么不知道。”
顾砚接过便签,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上周你去买菜的时侯,我坐在家里写的,本来想在纪念日那天给你,没想到被你提前发现了。”他伸手擦掉她的眼泪,“别哭了,我知道写得不好,但是都是我的心里话。”
“写得很好,”苏漾靠在他怀里,声音哽咽,“顾砚,有你在,真好。这辈子能嫁给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顾砚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轻轻拍着她的背:“傻瓜,我们是夫妻,要一起走到最后。”
客厅的灯光暖黄,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那本纪念相册上,仿佛在为他们的爱情祝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漾和顾砚依旧在海边的小房子里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们每天早上一起去海边看日出,上午在阳台上看书、喝茶,下午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晚上一起看老电影。有时侯念念会带着晓阳来看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过去的趣事,笑声传遍了整个屋子。
有一次,晓阳问苏漾:“奶奶,你和爷爷吵了一辈子,为什么还这么恩爱啊?”
苏漾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因为我们知道,吵架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彼此。我们会为了一道菜的咸淡吵架,会为了看什么电影吵架,可吵完之后,我们还是会一起让饭,一起看电影,因为我们心里都知道,对方是最重要的人。”
晓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趴在顾砚怀里:“爷爷,我以后也要找一个像奶奶一样的人,和她一起吵架,一起过一辈子。”
顾砚笑着点头:“好,爷爷等着看我们晓阳找到自已的幸福。”
岁月流转,又是十年。苏漾和顾砚都已经八十多岁了,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却依旧每天手牵着手,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窗外的大海。他们的纪念相册又厚了好几本,里面装记了这些年的照片——有他们在海边的合影,有和念念一家的全家福,还有晓阳结婚时的照片。
有一天,顾砚握着苏漾的手,轻声说:“苏漾,我们一起走过了五十年,从校服到婚纱,从青丝到白发,我这辈子没有遗憾了。”
苏漾靠在他怀里,声音轻轻的:“我也没有遗憾,有你陪着我,这辈子就够了。”
夕阳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要把这五十年的时光,都融入彼此的生命里。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有着最动人的平凡——从高中时的吵吵闹闹,到结婚后的柴米油盐;从养育女儿的点点滴滴,到白头偕老的相濡以沫。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了爱情最好的模样: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不是一见钟情的浪漫,而是久处不厌的温柔。
窗外的大海依旧翻涌,夕阳依旧温暖,他们的爱情,也会像这大海和夕阳一样,永远延续下去,成为岁月里最动人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