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人说:“我知道今天该做这件事,但是今天我情绪不好、状态不好、条件不好、这样那样不好,这件事肯定做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于是他开始拖延。他把该做的事放在一边,去做那些比较容易、比较有趣的事。
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个典型的拖延事例。
某天清晨,张三于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他很准时地于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不立刻从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以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30分钟的时间,才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
他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于九点钟开始工作,但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因为30分钟的清理工作不但已获得显然可见的成就,而且它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色图片十分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已经十点钟了。
这时他略感不自在,因为他已自食诺言。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沟通媒体的工具,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也非补看不可。这样一想,他才稍觉心安。
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声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20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怨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脑筋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就在那儿言不及义地聊了一阵。
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致力于工作了。可是,一看表,乖乖,已经10点3刻!距离11点的部门联席会议只剩下15分钟。他想: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什么事,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到明天算了。
许多人都因无法免于张三那样的拖延恶习,以致到头来平平庸庸、一事无成。
拖延是行动的劲敌,也是成功的劲敌。成功者都能理解这句格言:“拖延等于死亡。”拖延使人们美好的愿望变成空想,让我们丢失现在而活在未来的等待中,拖延的恶性循环会导致我们养成懒惰的习惯、犹豫矛盾的心境,还会让我们逐渐变成一个只知抱怨、叹息的落伍者、潦倒者。所以,你要克服拖延,就要立即行动,缺什么,补什么。
以下是比尔·盖茨对克服拖延、立即行动的对策。
1.随时解决问题
生活中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所以,不要等到条件一一具备后才展开行动。预期将来一定有困难,并在困难发生的下一刻起,立即着手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
2.做个主动的人
不要好吃懒做,虚度光阴,而是要勇于实践,做个真正在做事的人。另外,做事的态度要主动积极,自告奋勇地去改善现状,主动承担责任和工作,向大家证明你有成功的决心和能力。
3.我要立刻行动
时时想到“今天”、“明天”、“下周”、“以后”等诸如此类的词语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我不行”意义相同,要变成“我现在,此时此刻就去做”的那种人。当你潜意识中存在“我要立即行动”,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行动就会变成你的习惯,你也就成为一个行动的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