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如果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比成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玉,那么我们到人间来的目的就是尽己所能,扬长避短,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利用,成为一块无价宝玉。
众所周知,新西兰的牛油和牛肉是世界有名的。但多年以前的新西兰并不出名,也不是一个以养牛养羊为主的国家,后来人们发现那里的气候温和湿润适合于牧草的生长,这样,新西兰的农业类型才慢慢地转型为牧场畜牧业。现在的新西兰是世界上人均养牛养羊数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
不难看出,扬长避短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扬长避短对一个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天赋都是均衡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但人亦不是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十分突出(有时候甚至带有严重缺陷)。在生理素质、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方面,人们的表现是有所差别的。有的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擅巧计,能于谋略;有的有天赋,善于表演。只要能比较准确或大致对应地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或方向,人的机遇就或早或晚、或近或远地存在于这个方向的轨迹上。
有的人在未发现自己的才能时,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长处,学无成就,做无成果。这可能是因环境条件或形势的迫使而不能显示自己的才能,如同黑夜行路,坎坎坷坷。
客观地认识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对于你的成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你在一个你不擅长的领域辛苦拼搏,成效可能不会很大,甚至无功而返。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犹太科学家,因为他太出名了,成了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1948年建国之时考虑总统人选,首选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曾力邀他回国出任总统。但爱因斯坦经过那个著名的大脑一番运算,觉得自己当好总统要比推断出e=c2还要困难,因此他婉言谢绝了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邀请。
如此明了得失的取舍,这才是大智慧。爱因斯坦深知自己一旦当总统后可能就要舍弃自己的专才特长,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了。所以,作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抉择。将国家交给善于治理的人去治,自己还继续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研究,这才叫各得其所。这次拒绝是爱因斯坦卓越才智的又一次闪光。
著名演员唐国强也是一位懂得扬长避短的人。从《三国演义》到《雍正王朝》再到《长征》,唐国强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有观众问唐国强有没有信心演好《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自己演不了,并说还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鲁智深等。因为每个演员由于外形、气质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大家都在尝试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胜任,聪明的演员懂得去扬长避短。
达尔文的《自传》表明,正因为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使他把握住了自己的素质特点,扬长避短,做出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十分谦逊又自信地谈到自己:“热爱科学,对任何问题都不倦思索、锲而不舍,勤于观察和收集事实材料,还有那么点儿健全的思想。”但又认为自己的才能很平凡:“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比较模糊。”“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他还对自己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深感不满:“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
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过自己缺乏小说才能的短处,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简而言之,所谓“扬长避短”,就是如果你舞姿优美,却五音不全,那就选择跳舞,放弃唱歌。有人说:“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人生都是一段雕琢的过程。”而能否成为宝玉,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是否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进行了自我雕琢。因此,从现在开始,反省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吧!这样,有助于你早日踏上成功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