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语调泄露了你的秘密
一样的话,一样的字,口吻不一样,语气不一样,那听起来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哈佛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研究数据指出:人与人在面对面沟通时,给他人的观感好坏,有38决定于说话的语气语调;而在使用电话沟通时,语调及语气更占了75以上。因此,好的说话态度和语态将是您决胜的关键。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说话语调不同,意思就会不同。语调,像音乐里音调的高低是音乐的生命那样,说话没有语调,又怎能感染人呢?不同的声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
1聪明者用语调说话,愚蠢者用脾气说话
众所周知,人们在兴奋、惊讶或感情激动时说话的语调就高。而在相反的情况下,语调则低。因此,在同一个场合中,如果一个人的语调明显高于另一个,或明显低于另一个,以此就可以推断出该说话人的意思及态度。
善于说话者之所以会说话,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就是因为他们充分体会到了语调的奥秘所在,他们用起来游刃有余,完善地发挥到了说话的目的。
说话很难,难就难在说话太容易。这并不矛盾。恭维的话可以张嘴就来,骂人的话可以脱口而出,一个人寂寞还可以自言自语。但有时候使尽全力去喊未必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声叹息却让人心潮澎湃;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常常有鼾声相伴,平平淡淡的言语说不定就能换来雷鸣般的掌声。在这人声鼎沸的世界里,让人挑着听你的声音就不太容易了,再让人为你的话而鼓掌喝彩更是难上加难。
有一位表演艺术家曾说,人的喜怒哀乐,连最微妙的情绪,都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表达得精确细腻,毫无二致。在说话的时候,借助优美的音质,抑扬顿挫的发音,恰如其分地表现内容,使看似平淡的谈话内容,变得有声有色,细腻亲切。虽然每个人的先天音质差异很大,但只要表达有度,感情真挚,扬长避短,说话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一句话中的语调波峰一般都是重音所在。通过一句话中的语调波峰所在,我们就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意思。有智慧辩才的人,就跟普通人不一样,他能够以一法说一百个法,而且说服力很强,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就。辩才不是口才,口才是世间上的智慧。有的人口才好,因为他脑子比较灵活,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肯定很会说话。那些口才优异的推销员,也一样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大大地提高成功率,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器重。
一个有自信的人和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说起话来是大不一样的,明眼人只要两秒钟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李开复在表现自我的时候要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讲话清晰,声音底气十足,善于用语调、音量、停顿来强调话语里的重点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说良好的时机也要视说话人的发音、强调方法、语气顿挫、语调的变化而定。有些时候为了使其节拍能配合内容,我们的语速要快,如容易使人感动的朗诵、有速度感的说明、中途顺便插入的例子以及警句等;有些时候我们的说话语速却要放慢,如慎重的提案、令人痛心的事件、难读的诗和宗教问题等等。人的声音天生就富于各种变化,语气、速度、音量的不同,立即就能反映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一个人掌握了良好的说话时机和技巧,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缓缓说话,什么地方做有效的中断;也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加快速度,把听众带入高潮。这时他就能讲述一段动人的话语。无理取闹的人,他的话里听不出什么道理,或者他这个道理人家不能接受,看到人家不接受,他就冒火闹起来了。当人家不能接受的时候,用冒火、用脾气,想把人家压下去,这对他想要的效果半点作用都没有。
2妙用语调,感染听众
注意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剧中的演员们,他们那种充满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丰富的说话语感,甚至那些很有口才的政治家们,无一不是能把声调、音量等各方面控制自如的人。由于他们高度的说话技巧,使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出事情的是非曲直。反之,如果始终用相同的声调、速度,那么演说将会是多么平凡而乏味的!
留意自己的语调,并且搞清楚什么语调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印象,就可以减少许多不愉快的谈话经验。如果发现自己说话不够肯定,不妨试着用积极的语气,不要怕表示自己的意见。如果对方正改变话题,你也可以说:等一等,我还有一点意见。如果话题被打断,不妨说:对不起,我还没说完。
人与人的谈话,本身就是一种交流与沟通,出色的对话,会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