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口才的力量 > 说话时的称呼要得体

说话时的称呼要得体
假如你在某条步行街大喊一声“美女”,肯定会有很多女性齐刷刷回过头来;假如喊“帅哥”,则会有多个男性转动脑壳。如果你稍微具有在中国生活的经验和常识,那么你应该知道,这些称呼与真正的外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事实上,你每天走出家门,很容易就被陌生人这样称呼,说不定,你也这样称呼过陌生人。
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就包括复杂的称呼系统。在古代传统社会,称呼要严格遵从等级界限,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对陌生人的称呼则是通过把亲属间的称呼扩大化来实现,长幼辈分,秩序井然。
一老者在路上行走,突然一辆轿车在身边停下,从摇开的车窗里一摩登女探出头来问路:“喂,到汽渡怎么走,还有多远啊?”老者抬头看了一眼,然后慢慢地说:“前面左拐弯,还有600丈。”摩登女奇怪,不解地问:“你们这儿是论丈不论里吗?”老者提高声调说“论里?论理,你应该先叫我一声‘大爷’!”摩登女先是一愣,接着脸一红,摇上车窗,一溜烟地跑了。还有一次,新房在装修,正在干活,进去个女人,自己说是楼上的,因为是新楼,大家彼此也不认识,进去也不打招呼,就随便转。当然家里在装修你转就转呗,屋里有干活的工人,有房主在,你就是不认识,是不是也该跟工人打个招呼呀,这可好,不但招呼不打,有看不明白的地方,直接说:“唉,这是干什么的呀。”对人的称呼就是个“唉”,你说管你认识不认识叫个“师傅”不行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称呼得体就像是行了个见面礼,使对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沟通顺畅,交往成功。反之,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使双方陷入尴尬境地,造成交往梗阻乃至中断。由此可见,称呼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交往活动的成败与优劣。因此,不论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无论是普通的员工还是管理者,要想生活愉快、事业发展,都需要注意研究人际称呼的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在与对方交往时我们要:
1尊重他人,善意称谓
称呼他人首要的一点就是对人要尊重,要抱有善意。不管双方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和地位,在称谓上也要尊重,这是基本原则。这里面当然有一点应当注意:许多称谓是具有双重性的,比如“小胖”、“老蔫”等,既可以是爱称,又有调侃、轻蔑的成分,如何称谓,要具体分析。称谓不当,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2符合特点,不卑不亢
称呼必须符合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和职业等特点。对年长者称呼要借助欢乐的声调、热情的笑容和谦恭的体态等表示你尊重的情感;对同辈则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亲切、友好,体现出你的坦诚;对年轻人要注意慈爱谦和,表达出你对他的喜爱和关心的态度;对有较高职务或职称者,要称呼其职务或职称。长者要用“您”等尊称,如“老爷爷”或“奶奶”、“叔叔”“大娘”、“老师傅”等等,见到20多岁女性而称“大嫂”不合适,因为不能确定其婚否,称“大姐”就比较恰当。
3符合习惯,有礼有序
如果在同一场合有很多人,就应按一定顺序打招呼。如群体中有长辈、年轻人或异性,打招呼的顺序应是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陌生人后熟识人为宜。称呼是否得体,能反映出说话人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也能充分体现出谈话人的社交能力和交往技巧。如果称呼他人的顺序颠倒混乱,老者会感到不满意,被称呼的人也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此外,还应注意尊重女性,在与相同年龄、身份的人打招呼,应先称呼女性,这会给众人留下你有较高修养的印象。
4称呼职务,满足他人
有时候,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有一定职务的人,把别人称呼他职务看作是对自己一种尊重的表示,而乐于接受。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曾遇到一位姓刘的人,我听说他最近被提升了主任,便主动跟他打招呼:“刘主任,很高兴能认识您。”他见到我跟他打招呼,显得格外高兴,虽然平时他是个不大健谈的人,但那天却显得很健谈,很快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