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口说我心:练口才先修心第1章我口说我心:练口才先修心
我口说我心:练口才先修心我口说我心:练口才先修心
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工作;无论你是领导者,还是平民百姓;也无论你是健谈者,还是不善言辞的人,都一样的少不了交流,这表面上讲的是口,实际上是心的交流,只不过心的感觉通过口来表达,人的口是人心灵感受的表达渠道。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来的,品格是修来的,口乃心之门户,修口即修心。一个随时地保持着慈悲,宽容,纯善心态的人,他的语言必定如同春天的阳光。
好口才,体现了你的实力
口才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是影响一个人事业成功、人际和睦、生活幸福、精神愉快的重要素质,也是一个人随身携带且永不过时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决定了口才的高低、风格甚至是社会价值。
每个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人,但是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讲家,要想成为有好口才的人,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锻炼才行。
唐朝诗人王维隐居时有一天突感身体不适,便去药店买药,他看到卖药的是一位端庄少女,便想趁机试试她的才气如何。他开口说:“我要买宴罢客,何为?”姑娘微微一笑,“宴罢酒酣客‘当归’”,忙问:“当归要几钱?”“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药本店有的是。”“三买艳阳牡丹妹。”“牡丹花妹‘芍药’红,芍药今天方到。”
王维暗暗佩服这女子才思敏捷,对答如流,便继续问:“四买出征在万里。”“万里戍疆是‘远志’。”“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是‘陈皮’。”“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七买蝴蝶穿花飞。”“‘香附’蝴蝶双双归。”“妙!答得妙!”王维连声喝彩。
王维为了试验卖药姑娘的才华学识,连出七句诗谜来考她,她都能对答如流,可见她不仅熟谙中药名称而且才思敏捷,这与她平时的知识积累有关,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清朝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叶燮曾提出,“才、胆、识、力”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才”就是指“口才”,这里的“胆”,更是在强调人在社会交往中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
梁启超是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大学者,年轻的时候聪颖过人,康有为推荐他到两江总督张之洞那里去任职。张之洞为了试一试梁启超的才学,便拟一上联来求对:“四水江。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阅读报纸、杂志等积累说话素材。
阅读报纸杂志不仅可以了解时事、增长见识、丰富视野,而且还可以积累素材。我们在看报纸、杂志的时候,看到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话时,便可以用笔把这句话做出标记来加深印象,或者是把它抄写在笔记本上。如果遇见了有趣的新闻也可以剪裁下来。时间久了,不仅可以知道很多的见闻,丰富思想,语言的谈吐能力也会增加。
2阅读名著,丰富词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是大家所皆知的。要学习口头语,提高说话的技巧,最好是多读些名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阅读,则可对书意心领神会。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文笔,会获得丰富的词汇;探索语言的精妙之处,会使自己感觉灵敏。这样,在自己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便会滔滔而来,只要我们潜心苦读、持之以恒,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提高。
3通过日常谈话积累经验。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也许不经意间就会听到一些警句或是谚语,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也可以写在本子上加深印象,这样日积月累,谈话的素材就会逐渐地增多。
口才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外在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口才很重要。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口才,就要扎扎实实地下工夫,从充实自己的内在开始做起。
如果你是善于思考、善于观察、遇事认真、朝气蓬勃的人,那你的说话水平就会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