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窑火岁月 > 第11章  根红苗正
羞辱、愤怒、伤心……
无法言说的情绪夹杂在一起,在于荣广的胸膛里横冲直撞。
他是来报喜的,没想到自己的亲妈竟然会这么说。
可是他本就不善言辞,又是个孝子,对自己的母亲发火,让他有种刻进血脉的负罪感,还有种身为长子却没有为家族传统香火的无能的屈辱感,有那么一瞬间,他也有怨怪小芦子。
但是很快,更多的愤怒占了上风,因为有股看不起他的孩子就是看不起他的羞辱,他明显地感觉到,他言听计从孝顺了那么久的妈妈,竟然看不起他!
可是他能做的只有紧握双拳,他看着面前的板凳,真想狠狠一脚踢出去。
然而,他只是沉着脸,什么都没说。
好在这个时候于清田拍桌子发话了:“小丫头怎么了?是我们于家的大孙女,根正苗红!”
于清田当即拍板,三天后小芦子出院的时候,和张凤山一起到石河子,先去找于荣疆,已经停工了,她也盘库完成,和她一起去医院接小芦子出院。
最后,他像在车间下达生产命令一样,安排了三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回来的时候包车,二是让张凤山给小芦子二百块钱,三是让于荣疆照顾小芦子坐月子。
“多少?”二百块可不是笔小钱。
一听到要给钱,还要给这么多,张凤山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于清田不说话,只狠狠瞪着张凤山,他本来脸就黑,眼尾有些掉着,只要不笑就是一副凶相,张凤山看他这样再次闭嘴。
看到父亲的态度,于荣广胸膛里那股横冲直撞的情绪才缓和下来。
他欣慰,却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哭。
一个大男人,当然不能当着父母的面脆弱哭泣,找了个借口就出来了。
“水扣子!”不知何时,于清田也跟在于荣广身后。
父亲已经很少这么称呼他的小名,更多的时候按家中排行,喊他老大。
于荣广站定脚步,不解:“爸,这么冷,你往外跑啥?”
于清田明显比平时高兴不少:“我去给唐八戒打个招呼!”
知道了父亲要去哪,于荣广不再说话,父子俩就这么沉默地往前走。
走到篮球场时,于清田不知想到什么笑起来:“女孩也蛮好!蛮好的!”
等两人走到唐八戒家门口,于清田又说了一次:“我们于家也是三代同堂了,我都当爷爷了,不管男孩女孩好好养大都是好的!”
于荣广整个人也精神起来,笑道:“就是,我都当爸爸了,哈哈哈……”
从石河子到轮窑的车,除了17路班车,就只有拉砖车。
别的拉砖车从轮窑把砖拉到石河子就不一定回来,只有唐八戒,他家就在轮窑,把砖拉到石河子建安公司以后,肯定会回来。
有时带些小杂货店需要的商品,有时候帮邻里邻居带些东西,一般是不收跑腿费,除非特别大件的物品。
所谓包车,就是唐八戒旁边副驾驶的两个位置,还有后排的三个位置。
于清田提前给唐八戒打好招呼,等唐八戒把砖卸了以后,到市医院门口会合,然后坐他的拉砖车回来。
唐八戒很爽快答应,两边当场就把事情敲定了。
回去的时候,于荣广没听父亲的回去吃饭,而是一个人来到自己新房,从张凤山数落他们两口子只生了个丫头片子,他就不愿意见张凤山,甚至只要一想到她,心里就闷闷地烦躁。
但是,他不愿意细想,很快转移注意力。
于荣疆要来,住在隔间方便,他收拾东西把隔间单人床上的被褥铺好弄好。
自己随便煮了碗面条一吃,然后就蹲在婴儿床前,研究小芦子做的小被子小枕头,咋看咋稀罕。
小芦子手巧,新房弄好没多久,就给他说,想买个二手的缝纫机。
他想着家里有,那是张凤山已经改嫁的妈,知道女儿在新疆过得还算好,于是不远千里地联系上,非要和张凤山重新走动。
张凤山向来卡强,她很快同意,不为别的,就为了在曾经改嫁抛弃自己的妈妈面前,扬眉吐气一回。
于是,带着当时还是上学的于荣广回了一趟老家,见到她妈之后,也没客气,把自己从小跟着奶奶讨生活的艰难反反复复哭着说了好多遍,愣是把她亲妈说得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最后想着,不下血本,肯定是挽回不了关系,才买了台缝纫机给张凤山。
张凤山和当时十多岁的于荣广为了把缝纫机大老远地弄回来,废了好大劲。
可是拿回来以后,张凤山只试了一次,不会用,就此作罢。
直到于荣英和于荣疆长大会做针线活了,又把这缝纫机拿出来用。
可是于荣英用得也不好,反倒是于荣疆踩的飞起,但是她不会裁剪,只能请唐八戒的老婆把布料裁剪后,自己拿回来缝纫好,时间长了嫌麻烦,也不常用。
于荣广想得简单,既然小芦子想用,那缝纫机放着也是放着,拿过来用还能省笔钱。
小芦子却料定张凤山不舍得,于荣广偏不信,去说了,惹了一肚子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小芦子本就不指望他,很快从何秀琴那里得知,王老师两口子在张罗回上海养老的事,要把家具处理了,她家的东西向来又好用的又爱惜,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东西还保养得和新的似的。
小芦子和何秀琴一起去的,除了买缝纫机,还买了不少东西,尤其一台唱片机是小芦子最喜欢的,下班回来就喜欢放张唱片,里面咿咿呀呀地唱着,小芦子挺着肚子一边忙活着一边也咿咿呀呀地跟着唱。
每当此时,于荣广就觉得这日子过得对味,很惬意,很舒服。
小芦子缝纫机用的也好,会裁剪会缝纫,不仅做了很多小孩的衣服,还给于荣广做了不少,也知礼节,看到合适的布料,也没少了于荣广那一大家子的,父母兄弟都有,还给于荣疆做了条深紫色的连衣裙,做这种颜色裙子的人少,没想到于荣疆穿上把皮肤都衬白了,还格外显气质,弄得好多女孩跟风都做那种颜色的裙子。
只有张凤山说,那颜色老气不鲜亮,不适合于荣疆这种小姑娘穿。
于荣疆不乐意了:“妈,那你咋不给我扯布做裙子?不就是怕花钱吗?”
她自从到了建安公司上班,住在宿舍里,交了些朋友,脑子就活络起来,发的工资找各种借口不给张凤山了。
于荣广就这么一个人乐一阵烦一阵,想到小芦子就乐,想到他妈张凤山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