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宽恕的活法 > 任何时候都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任何时候都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别人也许真的错了,但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他虽然明知错了,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别去指责他们,因为那是愚人的做法。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只有真正智慧、宽容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犯错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在犯错误,而是因为他想犯错误。宣传教育对于想犯错误的人基本无效。防止犯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不敢犯错,一种是让人不想犯错。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快而难服人心,后者是沟通艺术,见效较慢而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那么,首先要设法帮他保住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不管什么事都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借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丢了面子,而他得到了怨恨。
有智慧的人绝不如此处理问题,他把别人的自尊放在制度并且勤奋敬业,决不因为自己是老板而打半分折扣。比如,他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公司,准确率比闹钟还高,而且几十年如一日,若非出差,绝无误差。他本人如此律己,所以他公司几乎没有一个不勤奋敬业而遵守规章的员工。
比尔·盖茨欣赏聪明而干劲十足的员工,但他没有每天安逸地躺在床上,逼员工加班加点干活。在创业的最初十几年,他跟普通员工一样,每天工作16小时,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睡上一觉,睡醒了爬起来接着干。
一个人能做到他提倡的事,比他唠唠叨叨说一万遍更有说服力。
有的人并无意伤人面子,只是说话时表达不当,造成了实际伤害的效果。
比如,有些领导提倡“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找差距”这种批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照顾下属的面子,效果却不见得好。
比如,老板对一个业绩不佳的员工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如果你能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一点,业绩肯定会提高。”
员工开始会觉得受到了鼓励,直到他听到“但是”两个字。他很可能因此而对最初的表扬产生怀疑,对他来说,这个表扬也许只是后面批评的引子而已,可信性遭到质疑。
如果老板这样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很满意,而且你的进步也很明显,说明你在这方面有潜质。如果在工作方法上作一些改进,我相信你的进步会更快。”
这样员工便不会感到批评的暗示,同时也能够受到鼓励,并尽力做得像老板期待的那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