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老实人缺什么? > 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世间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如果条件有变,而我们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只有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未雨绸缪,才能使自己最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不被淘汰。
世间万物,彼此依依相存,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你也得随之改变。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书本或他人口中得知:风一吹过,河水就会有所损耗。太阳一照射,河水又会减少。反转来想,风和太阳一起不停地吹晒河水,而河水却丝毫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唯有源头活水来!
所以,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要想平安相存与共,必须要具备自己确定不移的条件。离开了水和空气,万物就难以生存。水流要靠土地、山丘四周围绕,才能汇集在一起,成为江河,成为湖泊,汇成大海。影子要依附于一件实物,也还要有光线才能存在。实物不存,阳光不照,也就没有影子。这就是自然界中事物彼此相依相存的道理。而且自然界的这些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特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消失了,个人也必须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寻找新的生存条件。如果条件变了,过去生存发展的条件不复存在,个人仍固步自封,那危险就要来临。
我国古代的范蠡与文种这两个人的结局就是这一道理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吴王夫差大举攻越,越王国破,越王勾践都城被占,只可怜带着三千战士退守在会稽山上。关国大军席卷,勾践螳臂挡车,灭顶之灾就在眼前。这时只有大臣文种能救勾践,他出使吴军,利用关系,让吴王答应保全勾践的性命与越国百姓的安全。后来,文种又同范蠡帮助勾践领兵消灭吴国,使吴王夫差自杀。
可越王勾践是一个只能与人共患难,不能与人共富贵的人,他功业成就必定要杀死功臣。范蠡看准了这一点,深知原来生存、发展的条件,随着勾践的大功告成,已变成自己死期不远的因素。于是他领着美女西施,坐着小木船悄悄地走了,临行前他给文种留下一封信。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长须乌喙,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
然而,文种还是不走,只是向越王请病假,不再上朝问政事,以为我不管事还不让我平安但很快有人陷害文种,说他想造反,越王立即命令他自杀。这时,文种后悔不听范蠡的劝告,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能干一番大事业,却不善于保全自身,是多么的遗憾。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条件有变,而我们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知道世间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不适应变化的人就像刻舟求剑的那个人,会被时代所淘汰。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往往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刚到一个公司工作,可能胜任一项工作,于是高枕无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年轻人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可是没过多久,上司提醒你要学会一样新本事,如果你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很可能要被淘汰,因为老板可以找到比你更适合那个职位的人。也许你原来的工作人家能做,此外人家还比多出几项本事,而老板付出的薪水可能是相差无几的,这样,新人就比你更有就业的优势。
一个企业的经营如世间任何事物一样,都在发生着变化,它对人才的需求可能也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所以现代企业裁员、换人是常有的事。这也是现代社会打工一族越来越感到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比如一家公司本来经营某种项目,需要某种人才,但随着市场的改变,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变,要经营一种更赚钱的新项目,如果你只精通原来的项目,而不懂新的项目,自然成了新时期下的无用之人,当然就在被淘汰之列。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老板的错,而是现实的需要。任何人都要服从市场。
所以你永远不可以为自己的职位是牢固的,无论你暂时看起来多么春风得意。别说是初入职场的人,就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时刻怀着危机感,他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时间,真是居安思危的睿智之言。
老实人启蒙:
只有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未雨绸缪,才能使自己最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而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