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出击,全力攻占网络支付领域
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压倒性的市场份额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尽管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50,但腾讯依然决定进军网络支付领域,并以微信支付、qq支付和财付通为主力军,力图与支付宝一决高下。
你有支付宝,我有财付通
在全球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新形势下,网络支付工具在网络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资金支付和结算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载体和平台。随着网络支付工具越来越多,对于资金的支付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了解决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展开了一场争夺战。凭借着庞大的用户群,马化腾开始试水平台战略,正式推出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叫板马云的支付宝。现在互联网的两大巨头又开始在第三方的在线支付领域进行排位竞争。
腾讯推出的财付通与支付宝功能相同,同样是帮助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双方完成支付和收款,同时又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服务。
虽然除了门户、即时通信等主营业务,腾讯还经营着游戏、搜索等多种项目,分摊在电子商务上的精力并不多。而且按交易额来算,财付通排名第二,份额为20,次于阿里巴巴公司的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的格局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依靠淘宝和腾讯这两大“巨头”的资源,都拥有用户黏性高、新用户转换成本低的优势。在淘宝购物的用户会使用支付宝付款,而在腾讯注册的用户通过qq钱包可一键转化为财付通用户。
财付通在2006年就开通了网上手机话费充值的应用服务;2007年相继与南航、海航、深航、东航等多家国内主要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实现了航空支付。此外,财付通还与国航达成合作,完成了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的支付接入。
在与银行、电信运营商等方面的合作上,财付通也是“一个都没有少”。财付通支持全国各大银行的网银支付,用户也可以先充值到财付通,享受更加便捷的财付通余额支付体验。紧接着支付宝推出了“快捷支付”,即用户无须开通网银,只要在支付宝端输入姓名、卡号、身份证、手机号信息等,与银行留下的信息一致,再通过发回的动态密码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支付宝的这种服务,类似“网关”服务,它主要通过从收款的商户中按比例收取佣金,然后再与银行分账。而财付通推出的应用平台,强调对用户个人生活的服务。
2010年,财付通通过改头换面出现在了qq客户端上,这次它不再只围着拍拍网转,而成了一款类似苹果模式的应用平台。财付通的入口在qq钱包之中,只要点击面板,便进入了财付通的客户端。财付通与中国联通展开合作,应用平台的支付渠道可以使用财付通及财付通所提供的网银和信用卡。在大家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第三方支付公司功能的多样化将决定市场竞争的成败。财付通推出的开放平台,创新功能为未来的竞争增加了筹码。财付通以生活服务类的应用为主,这种服务与以前直接贩卖商品不同,用户黏性较高,而且价格适中,用户使用率
较高。
随着马化腾对财付通的加大投入,腾讯的支付市场不断扩大。腾讯在2011年9月底通过支付平台财付通宣称与美国运通公司开展合作,公司为在线支付用户提供跨境网上支付服务。作为国际著名旅游、综合性财务服务公司,美国运通在信用卡、旅行支票等领域占领先地位。财付通宣布和美国运通合作,标志着腾讯进入跨境在线支付服务领域。
马化腾推出的新支付代购平台,不仅使得国内的用户能够通过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就能购买到美国产品,也反映了第三方支付领域内两巨头在第三方支付上的竞争。深入挖掘市场和用户需求,探索新的细分市场和新的产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的关键,此次财付通与美国运通的合作正是财付通进入跨境支付这一细分市场的标志。马化腾这一举措为财付通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购物体验,同时也提升了财付通用户黏性,有助于提升财付通的交易规模,拓展财付通的国际支付业务。无论是那些热衷海购还是对此一无所知的用户,这都是一项有着极大诱惑力的业务。
另外,马化腾还与日本恒生进行了战略合作,后者成为财付通境外支付业务的海外代理商,财付通打通了两个最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海外代购市场。在财付通走出中国市场的背后,是马化腾的电商公司为应对来自马云的巨大压力所作出的必然选择,无论付出多大代价,腾讯也必须将这一平台做好。
其实,腾讯海外业务扩张也只是马化腾巨大增长计划中的一部分。腾讯每年都会向员工“派利是”,然而在2013年,腾讯员工除了能在现场领取红包外,在微信上还收到一个微信红包贺卡,点进去会看见200元的现金利是,自动充入财付通账户。看上去的一小步,却很可能是一大步。这一个细节,意味着微信和财付通已打通,将引发与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支付宝与财付通之间的博弈,毕竟微信承载着腾讯移动互联网称霸之梦。因为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微信,就是互联网巨头腾讯拿到的移动互联网“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