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聊天也是一门哲学 > 3.敬语——彰显教养与风度

3.敬语——彰显教养与风度
敬语能够充分体现说话者的教养、风度和礼貌。敬语是谈吐文雅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个人风度和魅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随身带上说敬语的习惯,你会在人际交往中更和谐。
有位名叫亚诺·本奈的小说家曾说:“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此话说得颇有道理。只要我们细察生活于自己身边的人就会发现,谈吐的缺陷往往可能导致个人事业的不幸,可能导致父子不和、夫妻离异乃至人际关系的紧张恶化,而只要使用了敬语一切都那么和谐。
“敬语”是用来表示对人的尊重之意。“请问”有如下说法:借问、动问、敢问、请教、借光、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有如下词汇:劳驾、劳神、费心、烦劳、麻烦、辛苦、难为、费神、偏劳等委婉的用词。如果我们在语言交际中记得使用这些词汇,相互间定可形成亲切友好的气氛,减少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摩擦和口角。
你和人相见,互道“你好”,这再容易不过。可别小瞧这声问候,它传递了丰厚的信息,表示尊重、亲切和友情,显示你懂礼貌,有教养、有风度。
日本人说话爱道“谢谢”。有人统计,一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日本职员,一天平均要说571次谢谢,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好职员,有被解雇的可能。不管571次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有一点须承认,顾客如果买了东西,营业员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再来”,顾客不买东西;只是逛了一圈,仍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光临”,相信你更愿意光顾这样洋溢着温馨气氛的场所。
美国人说话爱说“请”。说话、写信、发信息都用,如请坐、请讲、请转告。传闻当年美国电话总局每年从“请”字上就可多收入一千万美元。美国人情愿花钱买“请”字,我们与人相处,说个“请”字,既不费力,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英国人说话少不了“对不起”三个字,凡是请人帮助之事,他们总开口说声对不起:对不起,我要下车了;对不起,请给我一杯水;对不起,占用了您的时间。英国警察对违章司机就地处理时,先要说声“对不起,先生,您的车速超过规定”。两车相撞,大家先彼此说声“对不起”。在这样的气氛下,双方自尊心同时获得满足,争吵自然不会发生。
由此可见,敬语代表一个人的精神、睿智和学识修养。在交往中运用敬语频率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和谐。根据敬语的使用范围,将其分为问候型敬语、请求型敬语、道谢型敬语和致歉型敬语,不同类型的敬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1)问候型敬语
问候型敬语是对他人表示尊重时使用的敬语,此类敬语能够充分体现说话者的教养、风度和礼貌。问候型敬语主要有“您好”,“早上好”,“久违了”等。
(2)请求型敬语
请求型敬语就是在请求别人帮忙时所使用的一类敬语,这类敬语通常有“请”、“劳驾”、“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等多种不同表达方式。
(3)道谢型敬语
道谢型敬语主要适用于自己在得到他人帮助、支持、关照、尊敬、夸奖之后,为表达谢意而所使用的敬语。“谢谢”是最为简单、最为常用的道谢型敬语,除此之外,“承蒙夸奖、不胜荣幸”,“承蒙提携”等也属于这种类型的敬语。
(4)致歉型敬语
致歉型敬语主要适用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消极影响时而使用的敬语。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际交往的层面不断扩大,人际关系的网络也日趋复杂,使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对不起”是最为常用的表达歉意的方式。除此之外,“请多包涵”,“打扰您了”,“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抱歉”等词语也属于致歉型敬语的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敬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以上四种主要的敬语外,还有一些场合也常用敬语,如等待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向人道贺用“恭喜”,赞赏见解用“高见”,欢迎消费者用“光顾”,谈及老人年岁用“高寿”,称小姐年龄用“芳龄”,说他人来信为“惠书”,等等。
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敬语,在表达上要注意:首先,敬语的使用要本着诚心诚意的原则,不能作为只是形式上的应付或敷衍塞责;其次,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氛围灵活掌握敬语的使用,既要体现出彬彬有礼,又要不落俗套:再次,使用敬语时还应认真、直接,不要含糊不清,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并辅之以必要的体态语言。
聊天哲语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开口照样能引人注意,因为我外形出众。”
诚然,身高、外貌这些先天条件确实能为一个人加分,但也仅仅是加分而已。如果一个人聊天时说出来的话总是让人哑口无言,或者不分场合口无遮拦,恐怕长得再漂亮也会让人心生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