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聊天也是一门哲学 > 第9章

当好听众,
人人愿意和你聊
作为一个有心的聊天者,如果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要注意让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千万不要一人独唱主角戏!
1.“倾听”比“说”更重要
语言是思维和思想的载体,也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交际工具。因此,语言中往往蕴涵着巨大的价值。在聊天中,人们的言谈话语,无论是有意识的交流还是无意识的流露,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传达着某种信息,或流露出某种情感倾向。因此,高效沟通有时候需要我们做一位诚恳的倾听者。俗话说:“善听者善交人。”如果要想做到高效沟通,就应该学会“倾听”。
假如你和一个老朋友吃午饭,他说因为和妻子大吵了一架,他整个星期都睡不好。要是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怕听别人私事,你可能说:“婚姻生活总是有苦有乐——你吃鱼还是五香牛肉”你这样说,是间接叫他最好别向人发牢骚。假如你不想浇他一头冷水,那就不妨说:“难怪你睡不好,夫妻吵架一定令你很难受。”听完后他有了一舒心中抑郁的机会,心情便会好得多。我们当中很少人能够自我开解,总有需要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善于聆听的朋友。
因此,在聊天交谈中善于倾听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在聊天中如何做出倾听反应呢下面这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轻轻地点头做出反应。听话者用这种方法表示自己正在听对方的谈话,有时轻轻点几下头表示对对方所传达的信息的赞同或默许。会听话首先就是协助对方说下去。或者使用一些很短的评语或问题来表示你在用心听,即使你只是简短地说“真的”或“哦,原来这样”也行。这就向对方表示:我在认真听你讲话。
(2)目光要注视正在说话者。不要做其他任何动作,也不要说话。这表明你正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并且对对方的谈话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3)用尽量少的言辞表示出自己的意思。
比如,“我了解”、“嗯哼”、“是那样”、“很有趣”。使用这些词语,一般表示听话者对于说话者的话有所了解,或者表示同意对方的看法。发出声音也能表示正在倾听对方的谈话。
(4)重复说话者刚才所说的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表示对说话者所说的意思的肯定。
(5)应该做出真实的反应。应该对对方做出合理真实的反应。这样做,有利使双方进行沟通。
这几种反应,就是向对方表明:我很重视你所说的话。满足了对方诉说的需要,对方也就会考虑你的要求。
会听话还要学会听出言外之意。
一位生意兴隆的房地产经理认为,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不但能细心聆听顾客讲的话,而且能听出没讲出来的话。
他讲出一幢房屋的价格时,顾客说:“哪怕琼楼玉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说的声音有点犹豫,笑容也有点勉强,那经理便知道顾客心目中想买的房子和他所能买得起的显然有差距。
“在你决定之前,”经理练达地说,“不妨多看几幢房子。”结果皆大欢喜。那位主顾买到了他能买得起的房子,生意成交。
即使听自己最喜爱的人说话,也容易只听到表面的含意,而忽略了话中有话。“你钱用光了?这是什么意思?全家人只晓得拼命花钱!”这番气冲冲的话语,真正的含意可能是“我今天的工作已经把我折腾够了,我正想发脾气”。
要是你善解人意,便听得出这番气话隐藏着委屈和挫折。在较为心平气和时,只需稍微说一两句表示关心的话(“你看来很疲倦,今天很辛苦吧”)就可帮助一个满腹牢骚的人,以不伤感情的方式消气。
会听话还表现在用心听,但不急于判断。
我们总是勇于订立是非的标准,判断谁是谁非。只判断而不用心听,便会切断许多心灵沟通的途径。
加州大学精神病学家谢佩利医生说,向你所关心的人表示你可能不赞成他们的行为,但欣赏他们的为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仔细聆听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假如十来岁的孩子凌晨三点回家,心焦的父母不易记住聆听是多么重要,孩子刚要解释,做父母的便劈口喝道:“我不要听出了什么事!”这种反应破坏了双方的沟通,更严重的是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一定要告诉他你们如何为他操心:“我们又担心又害怕。”然后让他说明一切。心理学家警告说:父母如果从不听孩子的解说,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
我们都渴望有人听自己说话,精神病学家的诊所挤满了需要别人聆听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人与人不能沟通,是因为只有人说话而没有人听。一个挽回家庭关系成绩优良的调解人说:“我令一家人言归于好,真不费什么劲。我只是让每个人有发言的机会,别的人都在听,但不准插嘴。往往这是全家人多年来初次细心聆听彼此说话。”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一种无私的举动,可以让我们离开孤独,进入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建立友谊。
聊天哲语
据社会心理学家统计,人大约有
50~80
的时间都在与人沟通,而在沟通中,有一半时间都在倾听。由此可见,“倾听”是比“说”还重要的沟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