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真诚的问候能够拉近距离
初次见面,人们在陌生的场合中怎样才能顺利聊天呢?一般来说,问候是我们谈话聊天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好的问候语则能够把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
有一次,一位心理学家应邀到一处少年教养院,为服刑的青少年辅导。当他面对年纪轻轻的罪犯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方。
如果称对方为犯人,必然会让对方产生反抗心理,对辅导教育反而是不利的;称先生,显然也不合适,最后他用了“误触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这一个特别的称呼。
谁知,这一称呼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少年犯听到这一称呼时都专注地凝视着他,有的还激动得哭了。辅导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句问候语往往包含了三种含义:我把尊重送给你,我把亲切感送给你,我十分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而当我们把这三样礼物,通过一句问候语送给对方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热情、开朗、风度以及涵养。
有位西方文学家说:“只要热情犹在,哪怕青春消逝。”所以西方人见面时总是满面笑容地彼此问候“你好吗?”“早啊!”此类的话。而类似的问候语,能够使我们和他人之间产生和谐、友善、热情和尊重的气氛,就像“请”、“谢谢”、“对不起”一样,都能显示语言调适心灵的乐趣,显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与人为善的功能,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略它们的作用。
初次见面,由于是陌生人,一句真诚的问候,会让对方感到亲切,消除对方的陌生感。
小刘的家在外地,他经常坐火车回家探亲。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他经常主动同周围的人打招呼,“你好,你也是回家探亲吧?”或者说:“你好,能不能把您的报纸借我看一下。”于是原本陌生的人就聊了起来。小刘说,每次坐车他都能认识几个朋友,分手时互相留下电话,像老朋友一样亲切,长时间的旅途非常愉快。
初次见面聊天,我们都一般习惯于用“您好”、“你好”、“久仰”等来问候他人,可也有一些本来不是单纯的问候用语,却可以在问候中巧妙地使用,这些言语包括:
(1)
谢罪的语言:对不起、实在抱歉、劳驾、过意不去、不大合适、失礼、请原谅等;
(2)
慰问的语言:辛苦了、受累了、麻烦了等;
(3)
同情的语言:太忙了、不得了啦等;
(4)
拜托的语言:关照、承蒙关照、拜托、劳驾、麻烦、鼎力等;
(5)
致谢的语言:多谢、感谢、破费、费心、拜谢等;
(6)
挂念的语言:身体好吗、怎么样、不妨碍的话等;
(7)
赞赏的语言:太好了、真棒、太美了等;
(8)
询问的语言:贵姓、尊姓大名、贵庚、寓寿、青春几何等;
(9)
尊称与谦称:阁下、仁兄、贤弟、令尊、令堂等。
上面的这些言语虽然也有单独使用的,但如果同日常问候用语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能使对方迅速做出预期的反应,这些问候语,要不断地使用,才能在与陌生人交流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聊天哲语
谁掌握了聊天的技巧,谁就把握住了话语权,成为聊天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