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没有在成长中跌倒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当问题发生时,人们往往归咎于环境。事实上,一个人应该努力适应四周的环境,如果无法适应,便要自己去创造环境。”
如果别人不喜欢我们,说明我们还存在缺陷;如果别人不认同我们,说明我们还没有做到最好;如果我们还没有获得成功,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获得成功的办法。所以,想要改变世界、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因为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天地。
有时候,我们总是想要凭借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世界和别人,总是认为别人的做事方式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但是,让所有的人和物都适应我们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其实,有时候,适当地调节自己,让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才是明智的选择。况且,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世界,别人也不会因为我们而改变自己。这时候,改变自己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位高僧带领几位弟子参禅布道,其中一个弟子说道:“师父,我们听说您会很多法术,您就让我们长长见识吧!”高僧说道:“好吧。今天我就让你们见识一下移山大法。我将把对面的大山移过来。”说完,高僧便开始打坐,可是过了很长时间,高山仍没有任何变化。弟子们沉不住气了,不禁问道:“师父,对面的高山怎么没有过来?”高僧笑着说:“既然山不过来,那么我们就过去吧。”说完,高僧就带领弟子们向对面的高山走去。
初次看到这个故事,我们一定觉得高僧的做法荒谬之极,世界上怎么可能有“移山大法”,高山怎么可能移动过来,难道高僧是为了忽悠弟子们吗?可是,仔细品味之后,我们才体会到其蕴意深奥。高山当然不能向我们走来,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主动向它走去呢?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如同无法移动的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改变自己?或许,我们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毕加索是一个感性的人,个人的情绪经常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以他的绘画生涯经历了多次转变。毕加索20岁的时候,他的朋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而自杀,这件事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心中充满着悲痛和忧郁,所以他所创作的作品也进入了蓝色调创作期。三年后,他邂逅了美丽的少女奥立维,两人坠入了甜蜜的爱河,而爱情的甜蜜使毕加索心情开朗起来,生活也充满了阳光,所以他所创作的作品也出现了亮丽、鲜艳的色彩。
后来,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又经历了几次转变,直到1912年,他与奥立维分手,生活就此陷入了低谷。后来,他的几位老师、两位朋友先后因为战争或是疾病而离开人世,这让毕加索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心情跌入忧伤的低谷,难以找到创作的灵感,创作由此进入了瓶颈期。
一位朋友得知毕加索的情形后,给他写了一封信:艺术家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感情的影响,所以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喜怒无常的人。然而,毕加索并没有在意朋友的话,也没有意识到外界因素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有一天,他带着新创作的《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去见雕塑大师马蒂斯。看完这幅画,马蒂斯郑重地盯着毕加索,然后真诚地说道:“一个艺术家不仅需要感性,还需要理性。你的画作过分渲染了个人色彩。很早之前我就说过,艺术需要外张,也需要内敛。这些年,你经历了很多变故,爱人离去、亲友离世,虽然这些事情过去很久了,但是你的情绪还系在他们身上。这些事情都不是你能改变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你自己。”
马蒂斯的话对毕加索触动很大,使他深刻反省了以往的生活和创作。从此,毕加索打开了自己的心灵,以一位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整个社会和人生,使自己的创作融入现实生活又跳出现实的格局。后来,毕加索终于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而且由于心态的改变,毕加索不再因外界变化而使自己的心情和心态受到影响。后来,他一直活到93岁,才安然离世。
外界的变化往往会使我们失去平衡,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因为亲人的离去而悲伤忧郁,或是因为生活环境的恶化而沮丧抱怨,然而,尽管我们悲伤沮丧,事实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其实,我们改变不了外界环境,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处世观念,这样一来,世界也许会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