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桃花劫
初识她,是听闻了她的传奇。从隋至唐,她浅吟低唱,一路逶迤而来,缠绵旖旎。仿佛让人瞥见,那是一朵盛开在水面上冰冷的睡莲。她葱白的手指,轻拢慢捻,捻过了时光的流逝,虚幻了美人的容颜,却未曾改变男人初见她时的惊艳。
她不是政治上建立显赫功名的女人,也不是改变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却一生坎坷,经历了南北朝、隋、唐几个朝代,在近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与可贵,犹如一棵浮萍般的随波逐流,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她就是萧氏,曾贵为皇后,也曾屈尊为他人的侍妾,有承欢于帝王的殊荣,也有委身于蛮夷的羞辱。她的一生,似乎印证了占卜奇人袁天纲在她幼时占卜出的人生——“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萧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但她并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的日子。就在她出世的那年,隋朝建立,八年后便统一了全国。在隋军势如破竹的攻势面前,小小的西梁瞬间便土崩瓦解,曾经的繁华景象,一夕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
而隋朝新立,论功行赏,隋文帝为了表彰二儿子晋王杨广在战争中的显赫功绩,特从天下名门世家中选出绝色女子,为年方二十一岁的杨广选一相配的王妃。或许是命运的注定安排将这幸运的光环不偏不倚的砸向此年懵懂的九岁少女萧氏,也开启了她的另一段人生。
由是,在春风和煦的黄道吉日,萧氏辞别了家人被接到皇宫中,独孤皇后见到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后,十分欣喜,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女儿一般抚养,并教她琴棋书画。而聪明过人的萧氏也没有辜负皇后的栽培,四五年间,萧氏便出落成一个知书达理,多才多艺明艳秀丽的小美人。
此时晋王杨广驻守扬州,每年都要进京朝觐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萧氏出落得琼姿仙貌,他顿时神思恍惚,脑中再也挥不去她的倩影。
开皇十三年,晋王杨广正式迎娶萧氏,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是年杨广二十五岁,萧氏刚满十三岁。
洞房花烛夜,杨广心花怒放地把娇羞万状的小王妃拥进怀里,也像拥抱了无穷的希望,他私下里听闻了萧女命中注定要入主中宫,母仪天下的传说,因此他把萧妃视为自己命中的福星,原本不曾对王位作妄想的杨广,也开始对大哥杨勇的太子之位动了心思。
聪明贤惠的萧氏懂得丈夫的政治抱负,便劝诫他以政务为要,以简朴为德,以百姓为本。杨广没想到自己的妻子有如此的德行和远见,心中油生一丝敬重,对她也更加地宠爱,同时自己也专心政务,过起了简朴的生活。
这对颇有心计的小夫妻,在独孤皇后面前上演了一出长达七年的苦情戏。杨广故意在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样子,有意做出疏远萧妃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得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与他配合,不时跑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最终独孤皇后决心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
一年后,独孤皇后因病离去,不久之后隋文帝也撒手人寰。太子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皇后,印证了袁天纲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这时杨广三十六岁,萧皇后才二十四岁,便双双达到了人生的权力之巅。
觊觎已久的皇位到手之后,杨广便露出了贪欢好色的真实面目。萧皇后已与他做了十余年夫妻,新鲜感已消失,而费尽心机才到手的宣华夫人则更能刺激他的胃口,因此,他每日下朝以后,便泡在宣华宫中寻欢作乐,把个同舟共渡十余年的萧皇后冷落一旁。萧皇后的内心是痛苦的,出于女人的嫉妒,她利用皇后的权力逼迫宣华夫人迁往偏僻的仙都宫,断绝她与皇帝的来往。
但宣华夫人的远离,并没能挽回丈夫的爱情,隋炀帝每天都惘然若失,依旧对她不予理睬。萧氏知道采取这种强行隔离政策并不能换回炀帝的心,还不如洒脱一些,成全他们,自己也落个善解人意的好声誉。
于是她向隋炀帝妥协了,并派人接回了宣华夫人,把她安置在金凤院之中。隋炀帝自然欢喜,对她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后宫中又恢复了以往平静的生活。
从此之后,隋炀帝陷入了道不尽的朝欢暮乐中,可惜红颜薄命,半年之后,宣华夫人便一病不起,香消玉殒,面对着皇帝的忧愁,为了能让皇帝一展笑颜。萧氏作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她向皇帝建言“宣华虽死,何不更选佳者,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吗?”
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匠作大将宇文消总管营建东都洛阳,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奇才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自古新欢胜旧颜,萧皇后纵然有天仙般的美貌,但隋炀帝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所以一心征选新的美女入宫。而萧皇后深知这个风流的皇帝丈夫,作为一个弱女子,只好放宽心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随机识趣了。这是萧皇后无奈,也是她的明智之处。因为萧皇后对自己的忍让大度,所以沉湎于酒色的隋炀帝对她一直十分礼敬,萧氏的皇后地位也稳如磐石。
在隋炀帝左拥右抱,放荡酒色之际,萧皇后去冷清的后宫中独守空帏,度过一个个寂寞的长夜,这时萧皇后年方三十来岁,锦绣春心并没泯灭,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那充满激情的心仍觉得空荡荡的。
而此时的杨广,正沉溺在美女艳丽奢侈的享受中,一条大运河不知耗费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
大业十二年秋天,不堪忍受徭役压迫的老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开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攻进离宫,刚满五十岁的炀帝在寝殿西阁被乱臣缢杀。
萧氏目睹了昌盛的隋王朝顷刻间便土崩瓦解,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丈夫死了,自己作为一个亡国的皇后,似乎她应该随陛下而死,以示忠贞。但当宇文化及在大殿之上看见萧氏的那一刻起,萧氏的命运便又一次的发生了转变,他看到如此姣姣红颜、夭夭国色之时,被她的风姿俊秀所折服了。他怎么能忍心杀害如此天姿国色呢?几番飘零坎坷之后,萧皇后靠着美貌、端庄救了自己的命。死是容易的,活下来才需要更大的勇气。而眼前最要紧的,是必须保住自己的性命,作为一个弱女子,在乱世中,自己又能有多少选择呢。她带着献出一切的重负,忍受着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和对仇人的愤恨,委身于宇文化及,成为他的偏房。
宇文化及醉心于美人萧皇后的缠绵之中,暂时忘了自己的政治扩张。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不久,魏县又被攻破,他们只能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这次距隋炀帝的死,还不到一年时间。
取得暂时胜利的窦建德又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迷住了,收她为妾,在乐寿地方纵情于声色之娱,几乎忘记了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而北方突厥势力的崛起,又给她的生命带来了一次转机。
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中原频频的混战和自己漂浮不定的人生使得萧氏厌倦,丈夫及情人的相继惨死更伤透了她的心;远走大漠,离开伤心地,在不同的环境中平复自己的情绪,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了长途的跋涉,萧氏随着一行人马来到了黄沙漫天的大漠之中,突厥可汗见到萧皇后的美貌,顿时产生了爱怜之心,于是,寄人篱下的无可奈何让饱经沧桑的萧氏又变成了可汗的爱妃。时势至此,命运已经不能由她自己掌握,似乎验证了她命带桃花,在劫难逃的预言。
身处异境,她仍眷恋着中原的生活,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的故土,虽然可汗对她百般呵护,但一丝淡淡的乡愁总会在不经意间袭上心头。天意怜幽草。十年后,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她终于可以回到日思夜想的中原了。
为了欢迎她的归来,李世民为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当她托着曳地长裙,仪态万方地款款进殿时,李世民和在座的大臣皆被她的雍容典雅折服了。只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细眉如画,双瞳剪水,顾盼生姿,香腮如雪,如晓花含露,似雨后秋菊。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依存;虽是年近知命,却依旧光华腴润,尤其是眉宇间不经意显现出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人爱怜。
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他甚至怀疑她是否真的是萧皇后,因为她的外表与实际年龄实在不成正比。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妇人竟如此光彩照人,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那雍容典雅的气质,更是一般的红粉佳人所不具备的。这个英明的皇帝,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毅然决然的将她带回宫中,并封她为昭容。至此,这位饱经离乱的隋朝皇后,又成为大唐天子的爱姬。
如此结果,是她所万万没想到的。而这也成为了她半世漂泊的最后归宿,这位饱经沧桑离乱的绝色美人最后在大唐宫中幸福安定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岁月峥嵘,往事悠悠。这个柔弱的女子走完了她不同寻常的一生,那奔流不息的大运河,不仅见证着隋炀帝的奢侈享乐,似乎也在诉说着一代名后的传奇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