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整,午休的慵懒气息还未完全散去,同学们已经陆续回到203教室。吊扇在头顶嗡嗡旋转,搅动着九月午后的闷热。
"这大热天的,也不让多睡会儿。"黄朝彬一边嘟囔一边用课本扇风,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浸得贴在皮肤上。
汪楷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并用手指了指黑板左上方像风扇一样挂着的大彩电:"听说下午是看电视课!"
"真的假的?"几个同学立刻围上来。在1995年,电视课可是新鲜事。
詹晓阳微笑着整理课桌。他当然知道下午的安排,甚至记得每次播放的内容。前世他觉得这些影像资料枯燥乏味,现在却期待重温。
教室门被推开,蔡老师走了进来。
"安静!"蔡老师拍拍讲台,"今天下午我们观看教学录像,了解学校历史和医学发展。"
她熟练地用遥控打开电视,然后出现蓝色背景。同学们屏息凝神,像等待电影开场。设备控制中心在教学楼,这会每个新班级统一观看,数控教学,这对90年代来说还是蛮新颖的。
第一部播放《潮城卫校发展史》的标题出现在屏幕上。黑白画面中,一所简陋的校舍缓缓浮现——那是1958年的卫校旧址。
"咱们学校这么破过啊?"有人小声嘀咕。
画面切换到现在校园,新教学楼和绿树成荫的道路引来赞叹。詹晓阳注视着屏幕,想起前世毕业后校园的扩建变化,不禁感慨时光流转。
第二部《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史》更显厚重。从赤脚医生到现代化医院,从简陋听筒到CT设备,画面记录了中国医学的跨越式发展。
当出现手术场景时,有女生捂住眼睛:"哇!好吓人!"
詹晓阳却看得入神。前世他亲历了这个变革过程,从乡镇卫生院的简陋条件到后来市医院的先进设备,每一个进步都来之不易。
第三部《口腔医学发展现状》播放时,同学们明显专注许多。毕竟这与专业直接相关。画面展示着各种牙科设备和治疗过程,有人下意识摸自己的牙齿。
观影过程中,詹晓阳注意到蔡老师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目光在同学间巡视。他知道,老师正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为班委选拔做准备。
课间休息铃响,电视机暂时关闭。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内容,三三两两走出教室透气。
詹晓阳看见游金彦,黄丽华、许汉文等同学陆续被蔡老师叫到教室门口的走廊里交谈。他正和同桌林浩杰讨论录像里的牙科设备,忽然听见蔡老师的声音:"詹晓阳,来一下。"
走廊上,蔡老师开门见山:"我看过你的档案,中考作文满分,也参加过省级作文大赛获了奖,中学也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詹晓阳点头。前世他确实文笔不错,但后来荒废了。
"想请你担任组织委员,"蔡老师微笑,"负责班级活动组织策划和一些文稿类的任务。"
詹晓阳心中波澜起伏。和前世一样的职位!但他表面保持平静:"谢谢老师信任,我会努力。"
"好,"蔡老师拍拍他肩膀,"相信你能做好。"
下半节课开始,蔡老师直接切入主题:"经过观察和考虑,现在宣布班委名单。"
教室里瞬间安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班长,游金彦。中考成绩最高,学习能力突出。"
游金彦起身鞠躬,魁梧的身材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副班长,黄丽华。有责任心,乐于助人。"
黄丽华笑得腼腆,两个酒窝若隐若现。
"团书记,许汉文。共青团员,思想进步。"
许汉文留着郭富城式的头发,来自揭城的客家男生,詹晓阳对他印象不错。后来通过许汉文才知道,原来蔡老师老家同他一个地方,也就是说蔡老师是“客家妹”。
"学习委员,许文珊。学习认真,乐于分享。"
"宣传委员,郑月娥。有音乐和舞蹈特长。"
"组织委员,詹晓阳。有活动组织经验,也善于写作。"
詹晓阳起身时,听见黄朝彬在后排小声欢呼。
"体育委员,郑世林。热爱运动,有号召力。"
大高个郑世林用力的地挥了挥拳头。
"纪律委员,邹金龙。原则性强,敢于管理。"
邹金龙是那个总是一本正经的男生。
名单宣布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掌声。蔡老师让班委成员站到讲台上,像检阅一支新组建的队伍。
詹晓阳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同学们熟悉的面孔。刘小惠在对他微笑,黄朝彬在挤眉弄眼,林浩杰对他比剪刀……这一切如此真实又如此梦幻。
"班委不是官,"蔡老师严肃地说,"是责任和服务。希望你们带头遵守纪律,带头努力学习,带头团结同学。"
詹晓阳悄悄握紧拳头。前世他当组织委员时还是很认真的,到后来也做了学生会宣传部长。虽然过多的社团活动影响了他的专业成绩,毕业后他成立了贸易公司和策划运营公司,也得益于在校的成长与磨练。现在他也一样要做好这份工作。
下课铃响,其他同学离开后,班委成员留下开第一次会议。蔡老师简单布置任务:"最近要准备三件事:开课学习、教师节庆祝、中秋晚会。"
游金彦立即拿出笔记本:"老师,具体时间安排是?"
黄丽华补充:"需要预算吗?"
许文珊问:"学习方面要做什么?"
詹晓阳暗暗惊讶。这些同学确实有领导潜质,问题都问到点子上。前世他怎么没发现大家这么能干?
蔡老师满意地点头:"具体安排明天通知。今天先各自思考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计划。"
散会后,班委们自觉的打扫了卫生。
回到宿舍,班委们自然成为焦点。郑世林在演示如何喊操,邹金龙在制定宿舍纪律,游金彦则在写工作计划。
詹晓阳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观影时的震撼,被任命时的惊喜,第一次班委会的郑重...一切都比前世更加清晰深刻。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床下拖出箱子,找出个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工整地写下:"组织委员工作记录:1995年9月3日,接受任命。"
他要详细记录这一世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等老了,可以和刘小惠一起回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晚自习结束后,詹晓阳独自在操场散步。月光洒在跑道上,像铺了层银霜。他想起前世当组织委员时搞过的活动:中秋晚会、元旦联欢、春游...
这一次,他要做得更好。要有更精彩的创意,更周密的安排,让每个人都能享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走到旗杆下,他抬头仰望夜空。星星比记忆中更亮,像无数眨动的眼睛。他忽然明白,重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把每一刻都过得更加用心。
回到宿舍,他拿出笔记本,写下第一个活动构想:"中秋晚会:家乡主题,每人准备一个节目或特产。"
这个主意前世用过,效果很好。但现在他要提前准备,做得更加完美。
熄灯铃响后,詹晓阳还在黑暗中睁着眼睛。组织委员的责任让他兴奋,也让他感到压力。这一世,他要真正担起责任,不辜负老师和同学的信任。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床前的新课本上。那些医学教材静静躺着,等待被翻开,被学习,被用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