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训练代替说教
陈克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训练”,而不是说教。一提到“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一般人就会联想到小学教育,以为一般的孩子6岁上学,而如果在小孩4岁时就教他认字数数,还教他abc,那就是在进行早期教育了。在淑华2岁多时,陈克正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会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有的父母想让“铁”能早日成“钢”,就让四五岁的孩子学这学那。
陈克正认为,这样的父母,他的心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爱心其实就等于是摧残幼儿。他的看法是,要时时观察自己孩子的“智力生长点”,
训练他所具有的初级技术,使之提高。
父母有的但是孩子没有的技术,都对他进行训练。比如,“吃饭技术”、“唱歌技术”、“说话技术”、“洗脸技术”、“洗澡技术”、“走路技术”、“上楼技术”、“下楼技术”、“双脚蹦技术”、“独脚跳技术”,等等。
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没有父母说得流利,父母就必须“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让他说得和父母一样流利;孩子开始学说话时,没有父母说的句子长,一次只能说两个字,父母就要“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次会说三个字。五只饭碗里各放一个红橘子,你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共有五个,而孩子不能一眼看出时,父母就要“训练”他,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也能这样……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他的口算的速度、口算的准确性,朗读的速度、朗读的准确度,写字的速度、写字的准确度,背记生字的速度、背记生字的准确度都不如父母,父母就可以采用有效的办法来训练他,让他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或超过父母的速度和准确度,这是现今大多数父母完全能做得到的事情。
其实,这就是在开发儿童的智力,就是早期教育,或者说是“早期训练”更恰当。
教子点睛:
父母在实行“以训练代替说教”的教育模式时,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要切实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以“孩子为本”的观念;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精心选择训练的内容,精心准备训练的思路;训练应该扎扎实实,讲求实效;要随时巩固训练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