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 9. 傅聪之父傅雷:重视孩子的天赋

9
傅聪之父傅雷:重视孩子的天赋
傅雷是一位严格而慈爱的父亲,他写给儿子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已经感动了无数读者。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不能悖天赋而行,必须尊重孩子自然天性的成长,而且从小就要发现和激发孩子的天赋,并加以中肯的引导和支持。在傅雷教育子女的经历中,有太多的地方值得今天的父母学习。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9岁拜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为师,学琴3年。他以超人的天赋和勤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为我国最杰出的青年钢琴家。1953年赴罗马尼亚参加布加勒斯特钢琴比赛,名列前茅。1955年更是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名列第三,且获玛祖卡最佳表演奖。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的杰出表现,使他获得世人注意。随后他获得奖学金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4年。此后一直蜚声乐坛,饮誉海内外。被誉为“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钢琴诗人”等,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傅雷(1908~1966),上海南汇人,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音乐鉴赏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作为翻译家,他向国人译介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深深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作为文艺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做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优美的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尊严。
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
在教育子女方面,傅雷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代,父母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能逆天赋而行,否则,孩子就不能成功。傅雷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傅聪三四岁的时候,傅雷就开始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就开始为孩子铺筑人生的道路了。
开始的时候,傅雷认为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很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傅聪能跟他们学习,博采百家之长,一定能在绘画上大有作为,于是傅雷就让傅聪学习美术。
没有想到的是,傅聪并不是绘画的料,在学画时他心不在焉,他的习作就像乱笔涂鸦,丝毫看不出一点儿美术的天赋。不过,这期间,傅聪的一些细微爱好引起了傅雷的注意。
傅雷发现,儿子非常喜欢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一动不动地依靠在它旁边静静地听,而每当此时,他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也随之不见了。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儿子改学钢琴,这时傅聪已经7岁半了。
让人高兴的事情发生了,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就好像是为音乐而存在的,他学琴仅仅几个月,就能背对着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他的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说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这时候,傅雷最终确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很快,傅雷为傅聪买回了一架钢琴。每天放学回家做完功课后,傅聪就全身心扑在钢琴上。他学琴十分刻苦,就是酷暑的天气,衣裤都湿透了,他也不休息。当然,他对音乐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对于弹奏技巧,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很难相信那悠扬悦耳的琴声竟然是一个小男孩弹出来的。这样的成绩与傅雷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傅雷对自己工作和对生活的各方面都严格要求,对孩子也十分严格,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引导孩子。
有一次,傅聪弹得兴起,心头不知来了什么灵感,忽然离开了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父亲,从琴声中觉察到了异样,从楼梯上轻轻地下来。
傅聪见父亲来了,怕父亲责备,连忙又回到琴谱上去。但傅雷并不是来制止的,他叫孩子重复弹奏刚才的自奏曲,听了一遍,又听了一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说这是一曲很好的创作,还特地给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春天》。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傅聪很快就脱颖而出。1953年的夏天,经过选拔,傅聪前往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在联欢节上,傅聪演奏了斯克里亚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联欢会后,国家又派遣傅聪到波兰学习钢琴,导师是“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半年后,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角逐,傅聪摘取了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震惊了中外乐坛。
从傅雷的教子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做一名天才的父亲非常艰难,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因为,天赋只有被发挥出来才能叫做天赋,所以,发现的天赋工作需要“伯乐”来完成,而且主要是“伯乐”型父亲。
作为父母,应该知道,天赋除了高智商以外,还包括一些罕见而独特的天资,比如,音乐或美术方面的能力、特殊的数学或语言能力等。另外,父母还要懂得为孩子寻找足够的刺激因素,以激励孩子成长。
教子点睛: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重视孩子的天赋,并按照孩子的天赋培养他。其实,发现孩子的天赋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父母可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孩子的兴趣判断天赋;二,从孩子的行为判断天赋;三,从孩子的性格判断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