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山河旅修 > 第8章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青瓦,奏着舒缓的乐章。屋内,暖黄色的灯光下,茶香氤氲,驱散了方才在湖心经历的惊惶与寒意。陈曦和林薇换上了干爽的旧衣,虽然不太合身,却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和一种令人安心的朴素感。
大爷姓何,何大爷慢悠悠地重新沏了一壶绿杨春,茶汤清澈,香气高扬。何奶奶又端来一碟刚蒸好的千层油糕,热气腾腾,甜香扑鼻。
“慢慢喝,驱驱寒。”何大爷将茶杯推到他俩面前,眼神慈祥,“年纪轻轻,出来闯荡,不容易。遇到点磕磕绊绊,正常,别往心里去。”
何奶奶在一旁坐下,看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家孩子:“就是,东西坏了还能再挣,人没事就好。瞧你们刚才那样子,脸色白的,可把我们吓一跳。”
温暖的环境,长辈般关切的话语,热茶入腹的熨帖,让两人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下来。林薇捧着茶杯,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鼻子微微发酸,不是委屈,而是被一种巨大的、不期而遇的善意所感动。
“何大爷,何奶奶,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她声音有些哽咽,“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陈曦也重重地点头,懊恼地说:“都怪我,太冒失了,非要下雨天飞那无人机…”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何大爷呷了口茶,摆摆手,“吃亏是福。早吃亏,早长记性。我们扬州有句老话,‘慢慢叫,稳稳来’。有时候啊,慢一点,稳一点,不是坏事。”
何奶奶笑着接话:“就像我们扬州人过日子,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平平安安,滋滋润润。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把日子过透了,比什么都强。”
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刻意的说教,只是寻常百姓家最朴实的生活哲学,却像这杯中的热茶,缓缓流入两个刚刚经历挫败的年轻人心中,涤荡着他们的焦虑和浮躁。
陈曦看着桌上那架已经彻底报废、还沾着泥点的无人机残骸,又摸了摸口袋里那张用密封袋小心翼翼保存的存储卡,心中的天平悄然发生了变化。失去设备的肉痛感还在,但似乎不再那么尖锐了。与这份失而复得的珍贵素材相比,与眼前这份毫无保留的温暖相比,设备的损失,仿佛成了某种必要的代价,让他瞬间想通了许多。
“何大爷,何奶奶,你们说得对。”陈曦抬起头,眼神里的沮丧渐渐被一种新的光芒取代,“设备是坏了,但最重要的东西没丢。而且…这说不定是件好事。”
林薇看向他,有些不解。
陈曦拿出自己的手机,晃了晃:“我们太依赖那些昂贵的专业设备了,总觉得只有用它们才能拍出好内容。但也许,最打动人心的东西,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炫技。”
他点开手机相册,里面有一些他随手拍的画面:何大爷撑船时专注的侧影、雨滴在湖面泛起的涟漪、小院里被雨水洗得发亮的绿叶、何奶奶端出糕点时慈祥的笑容…虽然画质不如专业相机锐利,构图也略显随意,但却充满了一种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温度。
“你看这些,”陈曦有些兴奋地说,“是不是比我们之前精心构图、调色拍出来的东西,更有感染力?我们之前是不是有点…‘装备焦虑’了?总想着要拍得多么精美,反而可能忽略了内容本身和真实的体验。”
林薇凑过去看,若有所思。那些随手拍下的瞬间,确实更具叙事性和情感张力。她回想起沈师傅的话——“最好的调料是时间”,是沉淀,是真心。而何大爷何奶奶的善意,更是任何高端设备都无法拍摄,却最能直击人心的内容。
“我们的‘山河旅修’,初衷是记录真实的中国,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林薇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如果一味追求设备的高端和画面的完美,是不是反而本末倒置了?我们是不是也被流量和所谓的‘专业标准’裹挟,产生了‘精神内耗’?”
一场意外,两位老人的善意,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初衷和方式。昂贵的无人机失去了,但他们还有手机,有手持相机,有眼睛,有心灵。专业的设备固然能提升效率和质量,但绝不是创作好内容的唯一途径,有时甚至可能成为隔绝真实体验的一层屏障。
“对!”陈曦越来越激动,“我们就用手机和手持相机拍!更轻便,更灵活,更能贴近真实的生活!风格可以更接地气,更vlog(视频博客)化,就像朋友分享旅途见闻一样,反而可能更真实、更亲切!”
失去一件重要工具的痛苦,迅速被一种新的可能性和创作激情所取代。那种纠结于设备、数据、流量的无形“精神内耗”,在扬州这片崇尚“慢”与“润”的土地上,在何家爷爷奶奶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中,似乎真的被悄然治愈了。
他们不再焦虑于能否产出“大片级”的画质,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捕捉更真挚的瞬间,讲述更动人的故事。
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来,将小院里的水洼照得亮晶晶的。
何大爷何奶奶留他们吃了顿简单的家常便饭——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几样清爽小菜。饭菜朴素,却吃得人格外舒坦。
临别时,两人执意要留下一些钱作为酬谢,却被何大爷何奶奶坚决拒绝了。
“帮把手的事,要什么钱!”何大爷虎着脸,“你们年轻人在外面不容易,好好的,把想做的事做成了,就行啦!”
何奶奶则塞给他们一把自家做的桂花糖:“带着路上吃。以后路过扬州,记得再来家里坐坐。”
拿着那包还带着体温的桂花糖,看着两位老人站在巷口挥手告别的身影,陈曦和林薇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暖流。扬州之美,不仅在于瘦西湖的烟雨,冶春的汤包,更在于这寻常巷陌间,最质朴、最温暖的人情味。这份善意,比任何设备都更有力量,足以支撑他们走过未来的漫漫长路。
回去的路上,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暖橙色,雨后的扬州城清新如洗。虽然失去了无人机,步伐却变得格外轻快。
“走,”陈曦掏出手机,开启了录像模式,镜头对准了林薇和洒满金光的街道,“我们的‘山河旅修2.0’版本,从现在开始。第一站,回去导素材,剪视频!标题我都想好了——”
林薇会心一笑,对着镜头自然地挥手,接口道:“就叫《扬州人的热情,治好了我们的精神内耗》!”
他们决定,就用手机和手持相机,记录下这份感动和新的开始。镜头或许会有些晃动,画质或许不够极致完美,但那份溢于言表的真诚、反思与
gratitude(感激),或许正是当下最打动人的力量。
挫折化作转机,困境催生感悟。扬州的雨停了,他们的旅程,在经过短暂的偏离后,以一种更接地气、更贴近初心的方式,重新走上了正轨。而前方,更多的可能性和故事,正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