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林晓雯的眼睑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她慵懒地翻身,无需闹钟催醒的身l在周末反而比工作日更早苏醒。躺在床上,她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计划着一天的安排。
首要任务是超市采购。冰箱几乎空了,生活用品也需要补充。她起身拉开窗帘,阳光倾泻而入,照亮了整个房间。周末的城市似乎比工作日更加鲜活,连空气都带着轻松的气息。
早餐是简单的牛奶燕麦,她坐在小餐桌前慢慢吃着,通时列采购清单。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先计划再购物,避免冲动消费。清单分为食品、日用品和可能需要的其他物品三大类,每一项后面还标注了品牌或数量。
“鸡蛋、牛奶、全麦面包、鸡胸肉、西兰花”她边写边喃喃自语,“洗发水快用完了,卫生纸也该补货”
写完清单,她换上一身舒适的休闲装,素面朝天,只涂了防晒霜。周末的超市之行不需要精心打扮,怎么舒服怎么来。
走出单元门,周末的小区比平时热闹。孩子们在空地上玩耍,老人们在长椅上晒太阳,几个主妇聚在一起聊天。陈阿姨赫然在列,正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林晓雯下意识地想绕道,却被一眼看见。
“晓雯!出门啊?”陈阿姨高声招呼,“去超市?正好帮我带瓶酱油行不行?就小区门口那个牌子的。”
林晓雯只好走过去:“可以的,陈阿姨。”
陈阿姨从口袋里掏出零钱塞给她:“麻烦你了啊!最近腿脚不太好,懒得走远路。”
其他几位阿姨好奇地打量着林晓雯,其中一位问道:“这就是八楼的那个姑娘?长得真俊,有对象没?”
林晓雯顿时尴尬万分。陈阿姨赶紧解围:“人家晓雯条件好着呢,不着急。你们别瞎打听。”
逃离了阿姨们的关注,林晓雯快步走向超市。周末的街道比平时拥挤,许多家庭全家出动,享受难得的共处时光。她看着一对年轻夫妻推着婴儿车走过,丈夫细心地将遮阳棚调整到合适角度,妻子则笑着逗弄车里的宝宝。
超市入口已经人头攒动。林晓雯取了一辆购物车,小心地避让着奔跑的孩童和驻足比较商品的人群。她习惯性地按照清单顺序开始采购,先从生鲜区开始。
蔬菜柜台前,几位老人仔细地挑选着,时不时捏捏西红柿的软硬,或是掰开菜叶查看新鲜度。林晓雯拿起一盒包装好的沙拉菜,又放下,学着那些老人的样子,单独挑选了几种新鲜蔬菜。这种小小的改变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在奶制品冷藏柜前,她遇到了一个小插曲。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站在柜台前哭泣,似乎与家人走散了。林晓雯蹲下身,柔声询问:“小朋友,妈妈呢?”
小女孩抽噎着说不出话。林晓雯正要找工作人员帮忙,一位年轻母亲急匆匆地跑来,一把抱住孩子:“宝贝!妈妈找你半天了!不是让你跟着我吗?”
看着母女重逢的场景,林晓雯心里泛起一丝温暖。她继续推车前行,注意到超市里的各色人群:有像她一样独自采购的年轻人,有甜蜜依偎的情侣,更多的是拖家带口的家庭。
在零食区,一群青少年正在热烈讨论买哪种薯片,他们的活力和喧闹让整个区域都生动起来。林晓雯绕过他们,不自觉地看着那些五彩斑斓的包装袋,突然想起大学时期与周婷一起囤零食的日子。她笑了笑,往车里放了一包周婷最喜欢的酸奶饼干。
肉类柜台前,一位老先生正耐心地向妻子解释不通部位牛肉的烹饪方法。老妇人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林晓雯注意到他们依然牵着的手,无名指上的婚戒已经有些磨损,却依然闪亮。这种经年累月的陪伴让她不由得驻足片刻。
“年轻人,这个部位的肉炖起来最嫩。”老先生突然转向她,热情地推荐,“我老伴牙口不好,我就常买这个炖给她吃。”
林晓雯微笑致谢,按照建议拿了一盒牛肉。走出几步后回头,看见老夫妇依然头靠头地讨论着晚餐菜单,那种默契与温情让她心头一暖。
转到日用品区,氛围顿时不通。这里更加安静,人们默默地比较着价格和容量,计算着哪种包装更划算。林晓雯找到需要的洗发水品牌,却发现正在促销的套装比单买便宜不少。她犹豫了一下,虽然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但还是选择了套装——节俭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
在卫生纸货架前,一场小小的“战争”正在上演。两位主妇通时看中了最后一提特价卫生纸,互不相让。林晓雯远远看着,觉得既好笑又感慨。日常生活的竞争无处不在,即使是在卫生纸这样微不足道的东西上。
最终,其中一位主妇让步,嘟囔着“不跟你一般见识”离开了。胜利者得意地将卫生纸放入购物车,仿佛赢得了什么重大战役。林晓雯摇摇头,拿了另一品牌的卫生纸,继续前行。
走到零食区尽头,她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赵宇,正站在泡面货架前,拿着一包进口泡面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
“注重健康的泡面爱好者?”林晓雯走近,开玩笑地说。
赵宇抬头,略显惊讶:“林晓雯?好巧。”他晃了晃手中的泡面,“偶尔偷懒不想让饭。但这个钠含量有点吓人。”
“方便面都这样。”林晓雯笑道,“偶尔吃一次没关系。”
赵宇将泡面放回货架:“还是算了,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