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门冷雨永安三十七年,秋。
连绵的冷雨已经下了半个月,把京城外的官道泡得泥泞不堪。
一支疲惫的队伍踏着泥水缓缓而来,为首的玄甲将军勒住马缰,雨水顺着他头盔的檐角滴落,在胸前的护心镜上砸出细碎的水花
,镜面上还留着一道深痕,是北境蛮族弯刀劈砍的印记。
将军,前面就是永定门了。
身旁的亲兵赵老疤声音沙哑,他甲胄护肩处还沾着暗红血污,那是三天前最后一场恶战里,替将军挡下蛮族长矛时溅上的。张凭阑抬起手,抹去脸上的雨水。
十年了,从永安二十七年他以镇北侯之身领兵出塞,到如今平定蛮族、率残部归来,整整十个春秋。
他的玄甲早已被风沙磨得发亮,鬓角添了几缕银丝,唯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能穿透这漫天雨幕,望见城门上
永定
二字
,那字还是当年他出征前,父皇亲手题的。
可当队伍靠近城门时,本该敞开的城门却紧紧闭着,城楼上连个巡逻的士兵都没有。
张凭阑皱起眉,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丹田提气高声道:镇北侯张凭阑,平定北境归来,速开城门!
声音在雨幕中回荡,过了半晌,城楼上才探出个脑袋,是个穿着青色官服的城门官,眯着眼睛打量下方,语气带着几分倨傲:哪来的乱兵,敢冒充镇北侯当今圣上登基已有八年,早就下过旨意,镇北侯张凭阑通敌叛国,早已被削爵夺职,你再敢胡言,休怪我放箭!
通敌叛国
这四个字像一把冰锥刺进将士们心里。
张凭阑身后的亲兵们瞬间炸了锅,赵老疤血污未干的脸因愤怒而扭曲。
锵
的一声,他率先拔出腰间长刀,刀身上还沾着蛮族的碎肉:放你娘的屁!我们将军身上二十七道伤疤,道道都是为朝廷拼的!十年杀了十万蛮子,头堆起来比城墙还高!你敢污蔑将军通敌!
其余亲兵也纷纷按刀,甲胄碰撞声在雨里格外刺耳。
城门官被下方的气势吓得缩了缩脖子,却还是硬着头皮喊道:休得放肆!这是朝廷的旨意,你们再不退,我真的放箭了!
说着,城楼上竟真的出现一排弓箭手,箭尖在雨里闪着冷光。
张凭阑抬手按住躁动的亲兵,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今圣上他出征时,父皇永安帝还在位,太子是温和的兄长张景。
怎么会有新帝登基而且说他通敌叛国他猛地想起出征前,四弟张煜拉着他的手说
三哥放心,我会替你照顾母亲和清铃,心口骤然一紧
,这里面定然有问题。
他翻身下马,解下腰间的虎符,高高举起。那虎符通体玄铁,一面刻着北境山川图,一面是先帝的玺印:我乃镇北侯张凭阑,此乃先帝亲赐镇北虎符,可调北境十二州兵马。
你一个小小城门官认不得,速请你上司来!城门官盯着虎符,脸色发白
,他虽没见过真的,但典籍里画过这形制。
他手忙脚乱地让手下跑去通报,自己则颤巍巍地喊道:侯…
侯爷稍等,小的这就去请周郎中!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一个穿着绯色官服的官员快步走了出来。
他见到张凭阑的瞬间,瞳孔骤缩,随即脸上堆起复杂的神色,快步上前拱手:下官兵部郎中周旋樽,见过镇北侯。只是…
侯爷有所不知,如今的京城,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样了。
张凭阑盯着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什么意思新帝是谁为何说我通敌叛国
周旋樽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语气急促:侯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城外接官亭有我的人,您随我去那里,下官慢慢跟您说
,再待下去,恐有变数。
张凭阑点头,命赵老疤带着亲兵在城外等候,自己则跟着周旋樽往接官亭走。
刚进亭内,周旋樽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声音里满是愧疚:侯爷,您出征后的第三年,先帝就病重了。当时太子殿下监国,可靖王张煜却暗中联络礼部尚书、京营总兵,伪造太子与蛮族私通的书信,诬陷太子殿下谋反。
先帝病重昏迷,靖王趁机带兵入宫,控制了皇宫,三天后就对外宣称先帝传位给他,登基为帝,改元景和。
张煜
张凭阑的手指猛地攥紧了亭内的木柱,指节泛白,木刺扎进掌心都没察觉。
他想起四弟当年送他出城时,眼里的不舍那么真切,怎么会做出这种谋朝篡位的事
那太子兄长呢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喉结滚动了好几次才问出口。
周旋樽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轻得像叹息:太子殿下被靖王废为庶人,囚禁在宗人府。三年前…
宗人府传来消息,说太子殿下‘病逝’了。
可下官听说,那几天靖王派了三次太医去宗人府,去了之后就再也没出来过。
病逝
张凭阑猛地拍案,亭内的木桌被震得作响,茶水洒了一地,他才三十多岁,常年习武,怎么会病逝!定是张煜害死他的!
周旋樽吓得浑身一颤,连忙道:侯爷息怒,此事朝中无人敢提。靖王登基后,最忌惮您手握北境重兵,就伪造了您与蛮族首领的密信,下旨削了您的爵位,还抄了侯府
,老夫人被软禁在华宁宫,孙夫人…
孙夫人她…
清铃怎么了
张凭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孙清铃是他的妻子,两人成婚三年,他出征时,她还怀着三个月的身孕,如今孩子也该有九岁了。
周旋樽的声音带着哭腔:孙夫人当年为了护老夫人,挡在华宁宫门口,顶撞了靖王。靖王恼羞成怒,把她打入天牢。后来…
后来天牢的人说,孙夫人没撑过半年就‘病逝’了,可也有人说,是被靖王秘密流放了,没人知道真假。
不可能!
张凭阑猛地推开椅子,眼神里满是猩红,他想起清铃送他玉佩时说的
凭阑哥,我等你回来
心口像被撕裂般疼,清铃那么柔弱,却最是坚韧,她不会就这么死的!张煜,我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他转身就往外走,想去召集亲兵杀进皇宫。周旋樽连忙拉住他,声音急切:侯爷,您不能冲动啊!靖王掌控着三万京营禁军,您身边只有三百残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您得先找个地方藏起来,联络旧部,再做打算!
张凭阑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混着不知是泪还是雨。
周旋樽说得对,他现在冲动行事,不仅救不了母亲和妻子,还会把弟兄们都搭进去。他看向周旋樽: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不怕被张煜治罪吗
周旋樽苦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枚玉佩
:下官当年是太子殿下的门生,先帝在位时,您也曾举荐下官任兵部郎中。
如今太子殿下冤死,您又被诬陷,下官若是再袖手旁观,还有何颜面见先帝和太子殿下侯爷,您先去城西的破庙躲一躲,那里有我的人老王,我会让他帮您打探老夫人和孙夫人的消息,再帮您联络当年的旧部。
张凭阑拱手,声音哽咽:多谢周郎中,大恩不言谢,日后定有报答。
离开接官亭后,张凭阑回到城外,将京城的变故告诉了亲兵们。赵老疤当即就要提刀杀进去,被张凭阑拦住:弟兄们,张煜篡权谋位,害死太子,诬陷我通敌,此仇不共戴天。但我们现在人少力薄,不能硬拼。
赵老疤,你带两百弟兄去北境找秦峰
,他手握三万骑兵,是我最信任的人,让他尽快带兵南下。我带五十弟兄,跟着周郎中的人潜入京城,联络旧部。
安排妥当后,张凭阑换上粗布衣服,跟着周旋樽派来的向导,从城角的排水暗道悄悄进入京城,往城西的破庙而去。
雨还在下,他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却只觉得陌生
,街边的酒肆换了招牌,当年他常去的书坊关了门,连巡逻的士兵,穿的都不是先帝时期的军服。
旧部踪迹城西的破庙早已荒废,屋顶漏着雨,角落里堆着干草。
张凭阑刚走进庙门,就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汉子迎了上来,汉子脸上有块月牙形的疤,正是周旋樽说的老王。
小人老王,见过侯爷。
老王拱手,眼神里带着几分敬畏,周郎中吩咐了,让小人在这里伺候侯爷,有什么消息,小人会第一时间通报侯爷。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个热乎的馒头,侯爷一路辛苦,先垫垫肚子。
张凭阑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粗糙的麦麸剌得喉咙疼,却让他想起北境行军时,弟兄们分着吃的冻硬的干粮。
他点头:老王,麻烦你先帮我打探一下华宁宫的情况,看看我母亲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孙夫人的下落,也请你多留意
,哪怕是一点消息也好。
侯爷放心,小人这就去打听。
老王说完,从墙角拖出一个破木箱,这箱子里有几件百姓的衣服,侯爷先换着穿,夜里冷,干草小人也晒过了。
等老王离开,张凭阑坐在干草上,看着庙外的雨丝,思绪纷飞。
十年前,他领兵出塞那天,母亲拉着他的手哭,清铃站在一旁,把刻着
平安
的玉佩塞进他怀里,说
凭阑哥,我等你回来。
兄长太子还特意送了他一把家传的长剑,说
三哥,北境苦寒,照顾好自己。
可如今,父皇驾崩,兄长惨死,四弟成了谋朝篡位的暴君,妻子下落不明,母亲被软禁…
他从怀里掏出那枚玉佩,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清铃,你一定要活着,等着我,我一定会找到你,救你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庙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张凭阑瞬间警惕起来,赵老疤留下的五个亲兵立刻按住了腰间的短刀。
只见老王匆匆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却又刻意压低声音:侯爷,好消息!老夫人在华宁宫还算安全,靖王虽然软禁了她,但因为老夫人是先太后的亲妹妹,靖王还没敢对她怎么样,只是派了十个宫女、五个侍卫日夜看守着,不许任何人探视。
data-fanqie-type=pay_tag>
张凭阑松了口气,母亲没事就好。他追问:那清铃呢有她的消息吗
孙夫人的消息也有了!
老王眼睛亮了亮,小人托天牢的老熟人打听,当年孙夫人被打入天牢后,没过多久就被人救走了!救她的人好像是当年侯府的老管家忠伯
,忠伯在侯府待了三十年,最是忠心。
只是忠伯和孙夫人救走后,就没了踪迹,有人说他们往南方去了,好像是苏州方向。忠伯
张凭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忠伯是他父亲当年从战场上救下来的,跟着张家几十年,比亲人还亲。
若是忠伯救了清铃,那清铃一定还活着!太好了!
他激动地站起来,差点碰倒旁边的破香炉,老王,你再帮我打探一下忠伯的消息,看看他在苏州哪个地方
,哪怕是知道他开了什么铺子也好。
另外,你知道当年我的那些旧部,现在都在哪里吗比如前军统领周猛,左军统领赵刚他们。
老王叹了口气,脸上的喜色淡了下去:侯爷,您的那些旧部,靖王登基后就开始打压。周统领被诬陷贪赃枉法,在午门斩了,他的家人被流放三千里;赵统领不愿意投靠靖王,被罢官后回老家青州,听说去年冬天染了风寒,没钱请太医,也病逝了;还有几个统领,要么投靠了靖王,要么就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张凭阑的心沉了下去,那些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怎么就落得这般下场
不过,
老王话锋一转,现在朝中,还能算是您旧部的,有现任禁军副统领吴磊。吴磊当年是您手下的亲兵队长,在北境时替您挡过箭,后来被您提拔为校尉。靖王登基后,把他调到禁军,现在当了副统领,颇得靖王信任。
吴磊
张凭阑皱起眉。他记得吴磊,那是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作战勇猛,对他也忠心。只是事隔十年,吴磊是否还忠于他,还是个未知数。
老王,你帮我联系一下吴磊,就说我回来了,想跟他见一面。
张凭阑沉吟道。老王有些犹豫:侯爷,吴磊现在是靖王的人,上个月还跟着靖王去围猎,靖王赏了他不少东西。
要是他出卖您怎么办我们现在处境危险,不能冒这个险啊。
我相信他的为人。
张凭阑坚定地说,当年他母亲病重,没钱请太医,是我让军中太医去给他母亲诊治,还送了他五十两银子。他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你就告诉他,我在城西破庙等他,若是他愿意来,就说明他还念着旧情;若是他不来,那我也不怪他。
老王点点头:好,小人这就去联系他。不过侯爷,吴磊住在禁军统领府附近,小人得绕着走,可能要晚些才能回来。
老王离开后,亲兵李三担忧地说:将军,吴磊现在官运亨通,万一他早就投靠靖王了怎么办我们现在就像在刀尖上走,不能冒这个险啊。
张凭阑摇摇头:现在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想要推翻张煜,必须要有京城的兵力接应。吴磊是禁军副统领,手里有兵权,若是能拉拢他,我们就多了一份胜算。
就算他出卖我们,我们也能趁机看看靖王的反应,也好早做打算。
几人在破庙里焦急地等待着,一直等到天黑,庙外才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张凭阑警惕地看向庙门,只见一个穿着便服的男子走了进来,身形挺拔,正是吴磊。
他比十年前成熟了不少,脸上没了当年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
吴磊看到张凭阑,先是一愣,随即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末将吴磊,参见将军!将军,您终于回来了!
张凭阑连忙扶起他,却注意到吴磊起身时,眼神飞快地扫了一眼庙外,手指无意识地攥了攥袖口
,那是他当年教吴磊的习惯,紧张时会有这个小动作。
吴磊,起来吧。没想到你还愿意来见我。
张凭阑不动声色地说。吴磊激动地说:将军,末将怎么会忘记您的恩情!当年若不是您,末将的母亲早就不在了。
靖王篡权谋位,害死太子殿下,诬陷将军您,末将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只是身不由己,只能暂时投靠靖王,等待时机。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这是禁军的通行令牌,将军要是需要进出禁军营地,拿着这个就行。
张凭阑接过令牌,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触感。他拍了拍吴磊的肩膀:没想到你还忠于我,太好了!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已经让亲兵去北境找秦峰了,秦峰手握三万骑兵,只要他带兵南下,我们里应外合,就能推翻张煜。
吴磊点头,眼神却有些闪烁:将军放心,末将愿意助您一臂之力。现在禁军统领是靖王的亲信张彪,此人贪婪好色,上个月还贪了军饷,末将可以想办法搜集他的罪证,除掉他,掌控禁军。
另外,末将还知道,靖王最近一直在秘密扩充京营兵力,好像是在防备北境的蛮族,还有就是…
防备将军您回来。
哦
张凭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倒是有自知之明。吴磊,你先回去,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我会再想办法联络其他旧部,等秦峰的兵马到了,我们就动手。
吴磊拱手:末将领命。将军,您在破庙太危险了,末将在城南有一处宅子,是去年买的,很少有人知道,您先搬过去住,末将也好方便联系您。
张凭阑点头同意:好,那就麻烦你了。当晚,张凭阑就带着亲兵搬到了吴磊在城南的宅子。宅子不大,有个小院子,种着几棵槐树,显得很安静。
吴磊安排了两个心腹在这里伺候,说是
方便照顾将军。接下来的几天,吴磊每天都会来一趟,每次都带来一些消息
,今天说联络了多少禁军弟兄,明天说张彪又贪了多少银子。
可张凭阑总觉得不对劲,吴磊每次来,都会详细问他秦峰的兵马什么时候到,还会有意无意地打听他和周旋樽的联络方式。
这天,老王来送消息,压低声音说:侯爷,小人听说,吴磊最近跟靖王的亲信走得很近,昨天还去靖王府赴宴,直到半夜才出来。张凭阑的心沉了下去,他想起吴磊每次眼神闪烁的样子,想起他攥袖口的小动作,心里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陷阱重重三天后的一个夜晚,吴磊匆匆来到城南的宅子,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衣服都没穿整齐:将军,不好了!张彪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今天下午把末将叫去统领府,盘问末将最近跟哪些人来往。
而且靖王也派了更多的人看守华宁宫,刚才末将路过华宁宫,看到侍卫都换成了京营的人,好像要对老夫人不利!
张凭阑皱起眉: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的计划暴露了吴磊摇头,语气急切:应该没有,末将做事一直很小心。
可能是张彪察觉到末将在禁军里联络弟兄,所以才开始调查末将。
至于老夫人,肯定是靖王担心我们会救走老夫人,所以加强了看守
,将军,老夫人不能出事啊!
张凭阑沉吟道:不行,不能让母亲出事。吴磊,你想办法派几个可靠的人去华宁宫附近盯着,一旦有动静,立刻告诉我。
就算不能把母亲救出来,也不能让她受到伤害。
末将明白。
吴磊点头,又道,将军,末将已经找到了除掉张彪的机会。后天是张彪的生辰,他要在府里举办宴会,邀请禁军里的官员参加。末将已经跟几个忠于将军的弟兄商量好了,在宴会上动手,除掉张彪,然后趁机掌控禁军。
张凭阑点头:好,就这么办。你多带些忠于我们的弟兄去,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末将领命!
吴磊说完,又叮嘱了几句
将军注意安全,才匆匆离开。
吴磊走后,亲兵李三皱着眉说:将军,吴将军这次来,好像有些奇怪。
他以前说话很沉稳,今天却显得很急躁,而且他说张彪要对老夫人不利,却没说具体有什么动静,会不会是个陷阱
张凭阑也有些疑虑,他想起老王说的吴磊去靖王府赴宴的事,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可现在他们没有别的办法,秦峰的兵马还没到,若是错过除掉张彪的机会,再想掌控禁军就难了。
再等等看。
张凭阑沉声道,明天让老王去华宁宫附近打探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加派了侍卫。另外,你去跟吴磊派来的那两个心腹聊聊,探探他们的口风。
第二天一早,老王就带来了消息:侯爷,华宁宫确实加派了侍卫,而且都是靖王的亲信京营士兵。不过小人问了华宁宫的老宫女,说老夫人一切安好,靖王还派人送了补品过去。
李三也回来了,脸色凝重:将军,吴磊派来的那两个心腹,昨天晚上偷偷去了靖王府,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锦盒,好像是赏银。
张凭阑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吴磊果然有问题。可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若是不去张彪的生辰宴,吴磊肯定会起疑心,到时候他们在京城就彻底没了立足之地。既然是陷阱,那我们就将计就计。
张凭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三,你立刻去北境方向接应秦峰,告诉他计划有变,让他提前带兵赶来,在永定门外三十里的落马坡埋伏。
赵老疤,你带二十个弟兄,伪装成禁军,混进张彪府周围,等我信号,就动手。
安排妥当后,张凭阑等着吴磊来。果然,当天晚上,吴磊就带着十几个禁军士兵来了,脸上带着
兴奋
的神色:将军,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去张彪府,等除掉张彪,您就是禁军的新统领!
张凭阑点点头,跟着吴磊往张彪府而去。一路上,他注意到街道两旁多了不少巡逻的士兵,眼神都往他们这边瞟
,显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张彪府里灯火通明,宾客满座,一派热闹景象。
吴磊带着张凭阑从侧门进入府里,来到一间偏厅。偏厅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将军,您先在这里等一下,末将去宴会厅找机会动手,等除掉张彪,就来请您。
吴磊说完,就转身离开了,临走时还特意关上了门。张凭阑坐在椅子上,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靴子里抽出一把短刀
,那是北境蛮族的弯刀,锋利无比。
没过多久,偏厅的门被猛地推开,张煜带着十几个侍卫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哈哈哈!张凭阑,你终于落入本王的陷阱了!
张凭阑站起身,眼神冰冷:张煜,我早就知道是你设的局。吴磊是不是早就投靠你了
没错,吴磊三年前就投靠本王了。
张煜笑着说,你以为你派去北境找秦峰的亲兵,能活着到北境吗他们早就被本王的人杀了!你母亲,现在已经被本王关入了天牢,就等着跟你一起上路!还有你的妻子孙清铃,本王已经派人去苏州抓她了,很快,你们一家人就能在黄泉路上团聚了!
张煜!你这个畜生!
张凭阑气得浑身发抖,握紧了手中的短刀,我杀了你!他猛地冲上去,短刀直刺张煜的胸口。
张煜的侍卫连忙上前阻拦,与张凭阑打了起来。张凭阑虽然只有一人,但他在北境征战十年,身手早已炉火纯青,侍卫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赵老疤带着弟兄们冲了进来:将军,我们来了!
张煜脸色骤变:怎么回事哪里来的乱兵没过多久,偏厅的门被撞开,秦峰穿着玄甲,带着一群骑兵冲了进来,见到张凭阑,高声道:将军!末将秦峰来晚了!
秦峰!
张凭阑惊喜地看着他,你怎么来了秦峰道:将军,李三找到末将,说您落入了陷阱。末将连夜带兵赶来,在落马坡解决了靖王的伏兵,然后就赶来了!
张煜吓得浑身发抖,想要逃跑,却被秦峰的士兵拦住了。
张凭阑一步步走向他,眼神里满是杀意:张煜,你篡夺皇位,害死父皇和兄长,诬陷我通敌,软禁我母亲,追杀我妻子,此仇不共戴天!今天,我就要为所有被你害死的人报仇!说完,他举起短刀,一刀刺进张煜的胸口。
张煜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解决了张煜后,张凭阑立刻带着秦峰和士兵赶往天牢,救他的母亲。
天牢里的狱卒见到张凭阑,吓得纷纷跪地求饶。张凭阑没有理会他们,径直来到关押母亲的牢房。
牢房里阴暗潮湿,母亲穿着破旧的衣服,头发花白,正坐在角落里缝衣服。
看到母亲的样子,张凭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他快步走到牢房门口,打开牢门,跪在母亲面前:母亲,孩儿不孝,让您受苦了!
张老夫人抬起头,看到张凭阑,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地抱住他,声音哽咽:凭阑,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
母子俩相拥而泣,在场的士兵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救出母亲后,张凭阑又派人去苏州,接孙清铃和儿子。
半个月后,孙清铃带着儿子来到了京城。当张凭阑看到孙清铃时,愣住了
,她比十年前瘦了不少,眼角有了细纹,头发里也掺了几根白发。
可那双眼睛,依旧温柔,像当年一样。凭阑哥。
孙清铃轻声喊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张凭阑快步上前,紧紧抱住她,眼泪再次流了下来:清铃,对不起,让你和孩子受苦了。
爹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张凭阑低头,看到一个小男孩站在孙清铃身后,穿着蓝色的小褂子,眉眼跟他一模一样。
我叫张念凭,娘说,给我取这个名字,是为了让我记住爹。
小男孩小声说。
张凭阑蹲下身,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好,好名字。念凭,以后爹再也不会离开你们了。
江山归正张煜被诛杀后,京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张凭阑召集朝中大臣,商议立新帝之事。
先帝的儿子除了太子张景和张煜,还有一个年幼的六皇子张允,今年只有8岁,一直被软禁在后宫,没被张煜迫害。
张凭阑提议立张允为帝,自己则担任摄政王,辅佐张允处理朝政,等张允成年后,再把皇位还给她。
朝中大臣纷纷赞同,毕竟张凭阑平定北境,又诛杀了谋朝篡位的张煜,威望极高,而且六皇子张允是先帝唯一幸存的儿子,立他为帝名正言顺。
几天后,张允在皇宫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元永熙。大典当天,京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他们早就受够了张煜的暴政,如今终于盼来了清明的朝政。
张凭阑作为摄政王,开始辅佐张允处理朝政。他首先下旨,为太子张景平反,恢复其太子身份,追封他为孝景太子,将他的灵位迁入太庙;然后又下旨,赦免了所有被张煜诬陷的官员,恢复他们的官职,还归还了他们被抄没的家产;
最后,他下旨减轻百姓的赋税,免除北境三州三年的税粮,安抚民心。
在张凭阑的治理下,京城的秩序很快就恢复了,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秦峰被任命为禁军统领,负责京城的安保工作;吴磊因为背叛张凭阑,被打入天牢,判了斩立决
,行刑那天,不少禁军士兵都去了刑场,他们都是当年跟着张凭阑征战北境的旧部,没人同情吴磊。
这天,张凭阑正在书房处理政务,孙清铃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轻轻放在他面前:凭阑哥,别太累了,休息一会儿吧。
念凭还在院子里等着跟你学骑马呢。张凭阑放下手中的奏折,握住孙清铃的手。
她的手很粗糙,掌心有不少茧子,那是这些年在苏州做针线活留下的。
他心里一阵愧疚:清铃,辛苦你了,不仅要照顾母亲和念凭,还要担心我。
孙清铃笑着摇头,眼神温柔:我不辛苦,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我就满足了。对了,娘让我问你,后天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我们一家人去城外的普济寺烧香,感谢菩萨保佑我们一家人团聚好不好
张凭阑点头:好啊,正好也让念凭见识见识京城的样子。对了,清铃,忠伯呢这次多亏了他救了你和念凭,我还没好好感谢他呢。
孙清铃道:忠伯说他年纪大了,不想留在京城,想回乡下养老。我已经派人送他回去了,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还有几亩良田,让他安享晚年。忠伯说,等您有空了,他还想跟您喝一杯呢。
张凭阑点头:好,做得好。忠伯是我们张家的恩人,我们不能亏待他。
等过段时间,我亲自去乡下看他。
就在这时,秦峰匆匆来到书房,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将军,不好了!边境传来消息,蛮族得知张煜被杀,新帝登基,认为我们朝廷内部不稳定,就趁机率领八万大军入侵边境,现在已经攻占了我们两座城池,正在围攻云州城!
张凭阑皱起眉,放下手中的茶杯:蛮族竟敢如此放肆!秦峰,你立刻召集五万禁军,随我前往边境,平定蛮族!
秦峰点头:末将领命!只是将军,您刚回来不久,还没好好休息,而且朝中还有很多政务需要您处理,不如末将先带兵马去边境,您在京城坐镇
张凭阑摇头:不行,蛮族来势汹汹,云州城守将是当年的旧部,我必须亲自去才能放心。朝中的政务,我会交给周旋樽和几位老臣处理,你不用担心。
孙清铃担忧地看着张凭阑,眼圈有些红:凭阑哥,你刚回来,又要去打仗,我担心你。
张凭阑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清铃,放心吧。我在北境征战十年,熟悉蛮族的战法,不会有事的。等我平定了蛮族,就回来陪你和念凭,再也不离开你们了。
第二天一早,张凭阑就率领五万兵马,前往边境。
临走前,他特意去皇宫见了张允,把一枚先帝赐的玉佩交给他:陛下,这枚玉佩您拿着,若是朝中有事,您就拿着它去找周旋樽,他会帮您处理。您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好皇帝。
张允虽然年幼,但很懂事,接过玉佩,认真地点点头:皇叔,您一定要平安回来。
张凭阑率领兵马一路疾驰,七天后就到达了云州城外。
此时,蛮族已经围攻云州城三天了,城墙上满是箭痕,守将李勇正在城楼上指挥士兵抵抗,身上已经受了伤。
看到张凭阑的兵马,李勇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声喊道:是镇北侯!镇北侯回来了!我们有救了!
张凭阑立刻召开军事会议,与李勇、秦峰商议破敌之策。
蛮族的兵力有八万,比他们多三万,而且蛮族士兵个个勇猛善战,擅长骑兵作战。
蛮族虽然勇猛,但他们有个致命的弱点
,粮草。
张凭阑指着地图,他们的粮草都囤积在后方的黑风谷,那里只有五千人看守。
我们可以兵分两路,秦峰,你率领三万兵马,在正面牵制蛮族的兵力,假装要攻城;我率领两万精锐骑兵,绕到黑风谷,烧掉他们的粮草。只要粮草没了,蛮族就会不战自退。
秦峰点头:将军妙计!只是黑风谷地形复杂,而且要绕过大半个蛮族大营,恐怕不容易。
张凭阑笑了笑:我在北境征战十年,黑风谷的小路我熟得很。而且明天会有沙尘暴,正好可以掩护我们的行踪。
第二天一早,果然刮起了沙尘暴。张凭阑率领两万骑兵,沿着黑风谷的小路,悄悄潜入了蛮族的粮草营地。
营地的蛮族士兵没想到会有人来偷袭,正在帐篷里喝酒,被张凭阑的兵马杀了个措手不及。张凭阑一声令下,士兵们点燃了粮草。
熊熊大火在沙尘暴里格外刺眼,蛮族士兵看到后方起火,知道粮草被烧,顿时军心大乱。秦峰见状,立刻率领兵马发起反攻。
蛮族士兵无心恋战,纷纷逃跑。张凭阑率领骑兵从后方杀来,与秦峰的兵马前后夹击,把蛮族士兵杀得溃不成军。
蛮族首领想要带领残兵逃跑,却被张凭阑拦住了。两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张凭阑一刀砍死了蛮族首领。
蛮族士兵见首领被杀,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张凭阑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放回了蛮族的领地,让他们带话给蛮族的新首领:若是再敢侵犯大靖边境,定叫你们有来无回!
平定蛮族后,张凭阑率领兵马返回京城。京城的百姓得知消息,纷纷走上街头,手里拿着鲜花和酒,迎接他的归来。
皇宫里,张允和朝中大臣也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他,张允还亲手给张凭阑递上了一杯酒:皇叔,您辛苦了!张凭阑回到京城后,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继续辅佐张允处理朝政。
他还下令在边境修建防御工事,加强边境的防御,防止蛮族再次入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过去了五年。张允已经十三岁了,能够独立处理朝政。
张凭阑见张允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就向张允请辞,想要辞去摄政王的职位,带着家人去江南养老。
张允舍不得张凭阑离开,挽留道:皇叔,您是大靖的功臣,若是您离开了,朕该怎么办您就留在京城,继续辅佐朕吧。
张凭阑笑着说:陛下,您已经长大了,能够处理朝政了。臣已经老了,想要好好陪伴家人,安享晚年。
朝中还有很多有能力的大臣,他们会辅佐您的。张允见张凭阑态度坚决,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下旨,封张凭阑为
护国公,赏赐了他很多金银珠宝和土地,还在江南苏州为他建了一座大宅院。
张凭阑带着母亲、孙清铃和儿子张念凭,离开了京城,去了苏州。
在苏州,他们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张凭阑每天陪着母亲下棋,带着孙清铃去逛园林,教张念凭读书写字、骑马射箭。
有时候,张凭阑会站在院子里,看着远方的青山,想起十年前在北境征战的日子,想起那些为了正义而牺牲的弟兄们。
他从怀里掏出那枚刻着
平安
的玉佩,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心里满是感激
,感激命运让他活着回来,感激身边有亲人陪伴。
而大靖王朝,在张允的治理下,越来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边境安定,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张凭阑虽然离开了京城,但他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大靖百姓的心中,成为了大靖王朝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