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荣地产一役的胜利,像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张建军头顶的部分阴霾。
华商圈内,他的名字不再仅仅与“运气”或“狠辣”挂钩,更增添了“谋略”和“胆识”的色彩。一些之前犹豫的华商主动寻求合作,连港英政府某些部门的官员,态度也悄然变得客气了几分。
但张建军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清楚,怡和折损的不过是一个证券部门经理和一笔资金,远未伤筋动骨。
台岛机构也只是暂时缩回触手,并未离开。真正的威胁,依然高悬。
内部审计在钟先生的主持下继续深入,又揪出了两个被收买的中层管理人员,分别来自码头和采购部门,都是被抓住了经济或生活作风上的把柄。清理之后,公司的运转反而更加顺畅高效。
张建军将更多精力投向了整合昌荣地产的资产和规划下一步扩张。昌荣在九龙城寨周边那几块产权复杂的地皮,虽然棘手,但位置极佳,好好开发,价值巨大。
他让陈威廉组建了一个精干小组,专门处理相关的法律和拆迁事宜,进度缓慢却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忘记那个远在京城,一次次试图置他于死地的“老领导”——林向东。
“老板,林向东最近很安静。台岛那边断了联系后,他似乎也没什么新动作。”龙三汇报内地情况时,语气带着一丝疑惑。
“安静?”张建军看着窗外,“他不是安静,他是在憋更大的坏水。或者说,他遇到了麻烦。”
龙三送去的那些“礼物”——台岛机构试图利用他的证据——虽然不足以扳倒他,但足以在他的圈子里引发猜忌和审查。林向东此刻,大概率正焦头烂额地自保和撇清关系。
“那我们…”
“继续给他找点事做。”张建军淡淡道,“把他小舅子那个贸易公司走私批文、偷税漏税的证据,挑些不痛不痒的,匿名寄给京城相关的纪检部门。不用指望能把他怎么样,让他后院持续起火,没精力再来烦我们就行。”
“明白。”龙三领命而去。
对付林向东,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敲打,急不得。张建军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南方。
与霍英东合作的印尼航线业务进展顺利,第二批、第三批货船陆续返航,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东南亚市场的第一手信息。张建军脑海中那些来自系统的“未来信息”不断与现实印证,让他对下一步的开拓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他决定扩大在东南亚的布局,不仅仅满足于贸易。
“霍生,我觉得可以在雅加达设立一个办事处,不仅负责航运接驳,还可以直接采购当地特产,比如橡胶、木材、香料,运回香港或者转口到日本。”张建军向霍英东提议。
电话那头,霍英东沉吟了一下:“想法不错。但那边情况复杂,排华情绪时有时无,政府官员腐败严重,设点容易,站稳脚跟难。你得找个既懂生意,又懂当地规矩,还得绝对可靠的人去打理。”
“人选我大概有了一个,还需要您帮忙把把关。”张建军心中已有人选——他最早招募的那批忠诚手下中的一个,代号“甲一”,性格沉稳,学习能力强,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已经能独当一面。最重要的是,绝对可靠。
“你有人选就行。关系方面,我让我在雅加达的老朋友关照一下。记住,前期步子不要迈太大,以建立渠道和收集信息为主。”霍英东再次提醒道。
“谢谢霍生。”
挂断电话,张建军立刻叫来甲一。如今的甲一,经过刻意培养和锻炼,已经褪去了最初的青涩,看起来像个精明的中年商人。
“老板,您找我。”
“准备一下,带两个人,去雅加达。任务是在那边设立一个办事处,摸清当地橡胶、木材这些资源的门路,建立采购渠道。霍生那边会有人接应你。安全第一,遇到麻烦,及时联系龙五。”张建军交代任务。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甲一没有任何多余问题,沉声应道。
安排完东南亚的事务,张建军的目光再次回到香港。怡和的暂时沉默让他不安,他需要一枚钉子,一枚能深深楔入怡和体系内部,能提前预警甚至制造麻烦的钉子。
他想到了冯永发。
这个前捷成买办,现怡和证券部的失败者。戴维斯在这次做空失败后,将大部分责任都推给了他,冯永发如今在怡和内部地位尴尬,前途黯淡。
“龙四,冯永发最近怎么样。”
“很不好。听说天天被戴维斯骂,手下的人也散了,在公司里抬不起头。他最近经常去湾仔那家酒吧买醉。”龙四汇报。
“约他见面。隐蔽点。”张建军下令。
第二天晚上,湾仔一家嘈杂的酒吧角落。
冯永发看到张建军独自一人走来时,醉眼朦胧中闪过一丝惊愕和恐惧,下意识想躲。
“冯经理,聊聊?”张建军在他对面坐下,要了一杯冰水。
“张…张生?你想怎么样?昌荣的事,是戴维斯主导的,我只是个执行者…”冯永发语无伦次,试图辩解。
“我知道。”张建军打断他,“我没打算找你算旧账。我是来给你指条新路。”
冯永发愣住了,疑惑地看着他。
“你在怡和,还有前途吗?”张建军问得直接。
冯永发脸色灰败,摇了摇头,灌了一大口酒。
“跟我做事。待遇比你以前只高不低。平时你还在怡和上班,只需要在关键时候,提供一些…我需要的信息。”张建军看着他,“当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今天就当我们没见过。”
冯永发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内心激烈挣扎。背叛怡和的风险极大,一旦被发现,他在香港将无立足之地。但继续留在怡和,他注定成为边缘人,甚至可能被当成替罪羊抛弃。
“我…我需要做什么?”他声音干涩地问。
“很简单。留意怡和证券部,特别是戴维斯,下一步针对华资,尤其是针对我的计划。另外,怡和总部层面,如果有关于重大投资、并购或者政策游说的消息,也留意一下。”张建军语气平淡,“有价值的信息,换相应的报酬。”
冯永发沉默了许久,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好。”
“聪明人的选择。”张建军将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推过去,“用这个号码联系。记住,机会只有一次。”
离开酒吧,夜色深沉。张建军知道,这枚钉子埋下去,未必可靠,甚至可能反噬。但这步险棋,值得一试。
就在他坐进车里时,龙五递过来一个密封的信袋。
“老板,钟先生刚送来的。是关于台岛机构那个金丝眼镜男的进一步背景调查,还有…他的一些个人癖好。”
张建军打开信袋,抽出里面的照片和文件。看了几眼,他的眉头微微皱起,随即又舒展开,嘴角露出一丝冷冽的笑意。
“看来,台岛那边的安静,也只是暂时的。”
“把这个副本,寄一份给京城有关部门。注意匿名。”他将文件递回给龙五。
裂痕已经产生,钉子已然埋下。接下来的棋局,将更加复杂,也更加凶险。但张建军手中的牌,也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