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开局街溜子,玩爆众禽兽 > 第165章  浑水与火种

匿名信激起的涟漪不大,味道却足够难闻。
怡和董事会再次陷入短暂的混乱。公共事务部的主管被紧急问话,虽然极力否认与台岛机构有任何不当接触,但照片和账单复印件摆在面前,解释苍白无力。
最终,这位主管被以“管理疏忽、影响公司声誉”为由停职审查。
台岛驻港机构那边,金丝眼镜男也被上头训斥了一番,行事变得更加低调隐蔽。
他们没料到张建军不仅能防守,还能用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反击,一时间有些投鼠忌器。
来自这两方的明枪暗箭暂时稀疏了不少。
张建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他立刻抓住机会,全力推动各项业务。
印尼航线的首艘货轮顺利抵达雅加达,霍英东在当地的关系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货物通关顺畅,很快销售一空,利润远超预期。
好消息传回,张建军立刻下令后续船队加大运力。
新界工业邨的基建日夜不停,地基已经打好,第一批标准厂房的钢结构开始吊装。利铭泽来看过一次,对进度表示满意,私下对张建军说:“看来让你来操盘,是对的。”这句话,等于正式认可了张建军在华商新生代中的地位。
电子厂的产能彻底释放,成为稳定的现金奶牛。张建军听从了系统信息的提示,开始悄悄囤积一些未来可能涨价的电子元器件,同时让周师傅带队研发更复杂的电子产品,比如简易版的电子计算器。
一切似乎都在重回正轨,甚至比之前更好。
但张建军清楚,平静只是表面。怡和绝不会甘心吃下这个闷亏。他在等待,等待冯永发和戴维斯在“昌荣地产”上露出更大的破绽。
这天,陈威廉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老板,昌荣地产的老板,赵昌荣,昨天通过中间人递话,想约您见面。”
“赵昌荣?”张建军有些意外。昌荣地产是这次怡和做空的目标,赵昌荣这个时候找自己这个“对头”做什么。“他说什么事了吗。”
“没有,只说想和您聊聊,时间地点由您定。”
张建军沉吟片刻。事出反常必有妖。但见一见也无妨,或许能有意外的收获。
“回复他,明天下午三点,半岛酒店茶座。”
第二天下午,张建军提前五分钟到达半岛酒店茶座。赵昌荣已经等在那里了,一个五十多岁、身材微胖、面带愁容的男人。
“张生,久仰大名,冒昧打扰。”赵昌荣起身握手,态度很是谦卑。
“赵老板客气了,请坐。”张建军不动声色地坐下。
寒暄几句后,赵昌荣切入正题,唉声叹气:“张生,不瞒您说,我最近遇到大麻烦了。公司股价莫名其妙一直跌,银行天天催债,几个工地都停了…再这样下去,几十年心血就要垮了。”
张建军慢慢搅动着咖啡,没有接话。
赵昌荣看了看他的脸色,压低声音:“我收到风,是怡和证券部的人在搞鬼,一直在市场上唱衰我的公司,还在偷偷摸摸做空…张生,您和怡和那边…是不是有点过节?”
张建军抬眼看他:“赵老板消息很灵通。”
“唉,江湖就这么大,有点风吹草动,总能听到些。”赵昌荣苦笑,“我知道我这点家当,入不了您的眼。但我实在没办法了。我想…我想把公司卖给您。”
张建军动作一顿:“卖给我?”
“是!便宜卖!只要您肯接手公司的债务,再稍微给点钱安置老员工,公司名下的地皮、项目,都是您的!”赵昌荣急切道,“总好过最后被怡和那些鬼佬一口吞掉,骨头都不剩!”
张建军瞬间明白了。赵昌荣这是走投无路,想找一个华人买家接手,避免心血落入英资手中。同时,也想借此把自己从泥潭里拉出来。
这倒是个机会。昌荣地产在九龙城寨周边确实有几块不错的地皮,虽然产权复杂,但好好运作,价值不小。而且,接手昌荣,就能彻底打乱怡和做空的计划,让他们血本无归。
“赵老板的提议,有点突然。”张建军没有立刻答应,“我需要时间评估一下贵公司的债务和资产情况。”
“应该的,应该的!所有资料我都准备好了!”赵昌荣仿佛抓到救命稻草,连忙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摞文件。
张建军接过文件,粗略翻看了一下,债务确实沉重,但核心资产的价值似乎能覆盖。
“这样吧,我让我的团队和你的财务对接,详细审计一下。如果没问题,我们可以谈。”张建军给出初步意向。
“太好了!谢谢张生!谢谢!”赵昌荣千恩万谢地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张建军若有所思。这或许是击溃冯永发的最佳时机。
他立刻联系了龙四和陈威廉。
“龙四,冯永发他们的做空仓位,建了多少了。”
“根据我们的监控,他们至少投入了八百万,杠杆不小,平均做空价格在每股三毛二左右。”
“很好。”张建军冷笑,“威廉,你立刻带队,全面审计昌荣地产。同时,开始小笔小笔吸纳市面上的流通股,把股价慢慢稳住,不要引起注意。”
“老板,您真要接手昌荣?那债务窟窿可不小!”陈威廉有些担心。
“债务是死的,人是活的。”张建军道,“等审计结果出来再说。现在,先陪怡和证券部的那几位,好好玩一把。”
他要在怡和的心脏上,再点一把火。
就在张建军布局收购昌荣的同时,元朗训练基地。龙五带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四十岁左右、气质精干的前港府政治部官员,代号“钟先生”,是龙五通过隐秘渠道招募的反情报顾问。
“张先生,情况比想象的复杂。”钟先生开门见山,“台岛机构在港活动历史悠久,根基很深。他们最近虽然安静,但根据我的经验,很可能在酝酿更隐蔽的行动,比如…从你身边的人下手。”
张建军目光一凝:“具体指什么。”
“渗透,收买,或者安插棋子。”钟先生语气平静,“你的公司扩张太快,人员来源复杂,这是最大的漏洞。他们不需要直接对付你,只需要在你的财务、采购、或者核心技术人员里安插一两个关键棋子,关键时刻就能造成巨大破坏。”
张建军后背升起一股寒意。这个问题,他确实忽略了。
“有什么建议。”
“立刻成立内部审计和监察小组,由绝对可靠的人负责,对所有接触核心业务和资金的员工进行秘密背景复审。重点是近期入职、表现突出、或者有特殊嗜好的人。”钟先生建议,“同时,建立一套匿名的内部举报机制。”
“这件事,由你牵头,龙五配合,直接对我负责。”张建军立刻拍板,“需要什么资源,直接找威廉。”
“明白。”钟先生点头。
送走钟先生,张建军感到一丝疲惫。商业斗争固然凶险,但这种隐藏在阴影中的较量,更让人心力交瘁。
但他没有退路。他点燃的不仅是商业帝国的火种,也是在香江这片土地上,华商试图冲破桎梏的星星之火。
这火种,能否形成燎原之势,还是中途被暗流扑灭,取决于他接下来每一步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