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五的到来,如同给张建军的核心团队注入了一根定海神针。
他的存在感极强,却又总能恰到好处地融入背景,只有需要时才会展现出令人心悸的锋芒。安保体系的规划和执行在他的主持下,立刻变得专业而高效。
振澳安保公司在噢门的成立,也像一面护身金符,让不少暗中窥伺的目光多了几分忌惮。
贺先生的招牌,在港澳地区乃至东南亚,都有着足够的分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京城,林向东迟迟没有收到“毒蛇”的任何回音,他尝试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也石沉大海。
“废物,都是废物。”林向东在办公室里低声咆哮,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意识到,张建军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甚至连国际知名的清道夫都折在了香江。
他不敢再轻易动用这种极端手段,失败的风险和可能引发的反噬他承受不起。但他绝不会罢休。
“既然暗的不行,那就用‘规则’内的手段压死你。”林向东眼中闪过阴鸷,再次拿起电话,这次拨给了几个与他关系密切、同样对张建军崛起感到不安的部门负责人。
一场针对张建军内地潜在关系和产业的隐秘调查和限制,悄然展开。
虽然张建军的根基已转向香江,但这种来自源头的压制,依然可能带来麻烦。
香江,英资洋行圈内。
怡和、太古等巨头的经理人办公室里,关于张建军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这个在北角、观塘大肆收购地产和工厂的北佬,速度太快,胃口太大,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惕。
一次小型的英资俱乐部晚宴上。
“那个姓张的,最近很出风头啊。股灾里不但没死,反而赚了一大笔。”一个怡和的部门经理摇晃着酒杯说道。
“听说和噢门的贺先生搭上了线,成立了家安保公司,架势不小。”另一个来自太古的人接话,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北佬就是北佬,有点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收购的那些地和破厂,有什么价值?真是看不懂。”
“不管有没有价值,不能让他再这么肆无忌惮地扩张了。香江的市场,有他自己的规矩。”一个资历较老的汇丰高管淡淡说了一句,定了调子。
几大洋行虽然彼此竞争,但在压制新兴华商势力方面,却有着默契。
很快,一些无形的壁垒开始形成:张建军旗下工厂申请某些特定原料的进口许可被莫名拖延;试图接触一些英资掌控的核心技术或专利时遭到断然拒绝;甚至在一些非正式的商业聚会中,他也开始被有意无意地排斥。
这些软刀子,一时半会不会造成致命伤,却足以拖慢发展的脚步。
这些变化,很快通过龙四带领的情报小组汇总到张建军这里。
“老板,北边有些部门在查宋卫国同志,虽然还没直接动作,但压力不小。另外,我们申请的一批特种塑料进口许可被卡了,理由是‘需进一步审查’。”陈威廉汇报着商务上的麻烦,面露忧色。
“英资那边的小动作也开始了,几家俱乐部把我们的人拒之门外,之前接触的几个技术合作也黄了。”蛇仔明补充道,他现在负责部分对外联络,感受明显。
张建军听着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林向东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英资的排挤更是必经之路。
“宋卫国那边,让龙三想办法递个话过去,让他最近谨慎些,暂时切断和我们的明面联系,一切等风头过去再说。”张建军首先处理内地的问题,保住之前的下属是关键。
“至于英资…”他冷笑一声,“他们以为靠这些老掉牙的手段就能挡住我?威廉,进口许可被卡,就去找日本供应商,找德国供应商。”
“价格贵一点没关系,关键是渠道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技术合作黄了,就去挖人,高薪挖,他们不给,我们就自己搞。”
“是!老板。”陈威廉精神一振,老板的思路总是这么直接有效。
“蛇仔明,以后那些洋人的俱乐部,不必再去了。我们自己组局。你去找利铭泽、霍英东先生的秘书处递话,就说我张建军想牵头组织一个‘华商联谊会’,共同探讨股灾之后的发展机会,邀请他们赏光。”张建军眼中闪烁着光芒。你们英资抱团?那我就整合华商的力量。
利、霍等人都是香江华商翘楚,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或仅仅是一点善意,局面将大不相同。
“明白,我马上就去办。”蛇仔明立刻领命,这可是拓展高端人脉的大好机会。
安排完这些,张建军看向一直沉默站在身后的龙五:“龙五,安保公司的架子要尽快搭起来。人员招募和训练由你全权负责,装备方面,不用怕花钱,要最好的。我们需要一支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精锐力量。”
“老板放心,三个月内,初步骨架就能成型。”龙五的声音沉稳有力,令人信服。
张建军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暗流汹涌,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感到一种兴奋。
林向东的阴险,英资的傲慢,都将成为他磨砺自身的磨刀石。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地产、航运、电子、安保。
这是下一步的重点方向。股灾提供的抄底窗口期不会太长,必须抓住机会,快速完成布局。
“威廉,之前看中的那几家小船运公司,谈得怎么样了?”
“价格已经压得很低,其中两家已经松口,另外一家还在犹豫。”
“不再等了。那两家松口的,立刻签约收购,犹豫的那家,放弃,我们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张建军果断下令。拥有了自己的小船队,才能更好地配合码头和贸易业务。
“是,”陈威廉记录下来。
“另外,之前收购的那两家电子厂,整合得如何?能不能尽快复产?”
“设备检修基本完成,原有工人大部分愿意留下,周师傅已经带人过去调试生产线了,预计下周就能小批量试产收音机外壳和计算器配件。”
“很好。告诉周师傅,质量是第一位的。我们的目标,不是和那些小作坊抢低端市场,而是要逐步做精做专,将来替代洋行的进口货。”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地发出,整个商业机器高效运转起来,应对着外部的压力,同时加速扩张。
张建军很清楚,无论是林向东还是英资洋行,他们之所以能施加压力,根本原因还是自己不够强大。
当你的实力足够碾压一切时,所有的阴谋诡计和规则壁垒,都将是纸老虎。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地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