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归乡的陌生人
杨阳拖着褪色的行李箱,站在青溪镇的入口时,恰逢一场春雨。雨丝细密,打在老旧的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也模糊了远处连绵的青山。镇子口的牌坊上,青溪镇
三个鎏金大字已经斑驳,边缘的漆皮卷着边,像极了他记忆里模糊的童年。
这不是杨家的丫头吗多少年没回来了
守在牌坊下的老郑头放下手里的旱烟,眯着眼睛打量她。老郑头的头发已经全白,背也驼了,可那双眼睛依旧锐利,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离开镇子十年的姑娘。
杨阳勉强笑了笑,声音有些发涩:郑伯,是我,杨阳。我回来看看。
看
老郑头嘬了口旱烟,烟圈在雨雾里散得很快,你爹娘走了这么多年,这镇子早不是你记得的样子了。再说,当年那事……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眼神飘向远处的河道,像是在回避什么。
杨阳的心猛地一沉。她回来,确实不止是
看看。十年前,她的父母在一场离奇的
意外
中去世,镇上的人都说他们是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的,可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杨阳,却记得父母去世前一晚,曾激烈地争吵过,还提到了
贾光荣
和
信
这两个词。后来她被远房亲戚接走,临走前想找镇派出所的人问清楚,却被亲戚拦了下来,只说她年纪小,别瞎想。
这些年,杨阳在城里读完大学,又找了份普通的工作,可父母去世的疑点,像一根刺,始终扎在她心里。前几天,她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个父母留下的铁皮盒子,里面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
照片上是年轻的父母和一个陌生男人,三人站在镇口的牌坊下,笑得很开心。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1998
年秋,与万马共祝。
万马这个名字让杨阳想起了什么。她模糊记得,小时候家里常有一个叫万马的叔叔来做客,那人总是穿着深蓝色的工装,手里拎着一个工具箱,说话声音很大。可父母去世后,这个万马叔叔就再也没出现过。
郑伯,您知道万马叔叔现在在哪里吗
杨阳问道。
老郑头的脸色变了变,磕了磕烟杆:万马早走了,听说去城里打工了,好多年没回来过了。你找他干啥
没什么,就是想起他以前常来我家,想问问他的近况。
杨阳没有说实话,她看得出来,老郑头不想多提关于万马的事,也不想提当年父母的
意外。
雨越下越大,杨阳谢过老郑头,拖着行李箱往镇子深处走。青溪镇不大,一条主街贯穿全镇,两侧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有些门口挂着红灯笼,有些则贴着褪色的春联。街上的人不多,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看到杨阳这个陌生的面孔,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她的目的地是父母留下的老房子,就在镇子东头的河边。那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墙的白漆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院子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院门上的铁锁也生了锈。杨阳拿出钥匙
——
这是亲戚当年交给她的,一直被她带在身边
——
用力插进锁孔,费了好大劲才打开。
推开院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还在,枝繁叶茂,只是树下的石桌石凳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杨阳走到屋门口,推开虚掩的木门,屋里的景象和她记忆里差不多:客厅的墙上挂着父母的婚纱照,相框的玻璃已经裂了一道缝;沙发上盖着一块蓝色的布,布上落满了灰尘;茶几上还放着一个没洗的茶杯,杯底残留着褐色的茶渍。
她放下行李箱,走到父母的卧室。卧室里的衣柜、梳妆台都还在,打开衣柜,里面还挂着几件父母当年穿的衣服,衣服已经泛黄,散发着陈旧的味道。梳妆台的抽屉里,放着母亲的首饰盒,里面只有一支廉价的口红和一个银镯子。
杨阳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镜子上蒙着一层灰,她用手擦了擦,露出一张略显疲惫的脸。她深吸一口气,开始翻找起来
——
她记得父母当年有一个秘密的储物箱,藏在床板下面,里面放着他们重要的东西。
她掀开床垫,果然看到了一个黑色的木箱。木箱上着锁,锁已经生锈。杨阳找了根螺丝刀,撬开了锁。打开木箱,里面放着几本旧相册、一叠信件,还有一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
她先拿起那叠信件,大多是父母年轻时的通信,还有一些是和亲戚朋友的往来信件。她一封封地看,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直到看到最后一封信,信封上没有邮票,也没有收信人地址,只有一行潦草的字迹:给杨阳,若我与建国(杨阳父亲的名字)出事,务必交给她。
这是母亲的字迹!杨阳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折叠的信纸,纸上的字迹有些颤抖:
阳阳,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爹娘可能已经不在了。你不要难过,也不要去找任何人报仇,好好活下去。有些事,知道了对你没有好处。贾光荣不是好人,他手里有我们的把柄,我们想揭发他,可他太狠了……
万马是个好人,他知道很多事,如果以后你遇到困难,可以找他帮忙,但一定要小心,别让贾光荣发现……
信写到这里,突然断了,后面的字迹被泪水晕开,模糊不清。杨阳拿着信纸,手指不停地颤抖。贾光荣!果然和这个人有关!她想起小时候,贾光荣是镇里的书记,总是穿着笔挺的西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每次见到她,都会摸她的头,给她买糖吃。可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是害死父母的凶手!
还有万马叔叔,母亲说他是好人,知道很多事,那他现在在哪里为什么父母去世后,他就突然消失了
就在杨阳思绪混乱的时候,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她立刻把信藏进怀里,走到门口,警惕地问道:谁
请问,这里是杨建国的家吗
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声音有些沙哑。
杨阳走到院子里,看到一个穿着黑色外套的男人站在院门口,男人大约四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看起来像是从城里来的。
我是杨阳,杨建国的女儿。你是谁
杨阳问道。
男人听到
杨阳
这个名字,眼神亮了一下,快步走进院子:我是万马!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万马叔叔!
杨阳愣住了,眼前的这个男人,和她记忆里那个高大爽朗的万马叔叔,简直判若两人。可那双眼睛,她还记得,和照片上的一模一样。
万马叔叔
杨阳的声音有些激动,你怎么回来了我找了你好久!
万马叹了口气,走到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我也是刚回来。这些年,我一直在城里躲着,不敢回来。贾光荣一直在找我,我怕他对我下手,也怕连累你。
贾光荣
杨阳提到这个名字,语气里充满了恨意,我父母的死,是不是和他有关我妈留下了一封信,说他手里有我父母的把柄,还说你们想揭发他!
万马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支烟,点燃后抽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缓缓开口:没错,你父母的死,就是贾光荣害的。当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一起在镇里的工厂上班。后来贾光荣当了镇书记,开始利用职权贪赃枉法,还和镇上的一个女人不清不楚。你父母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就想收集证据揭发他,我也帮着他们一起找证据。可没想到,贾光荣提前知道了,他威胁我们,说如果我们敢揭发他,就让我们家破人亡。你父母不听,还是继续找证据,结果……
万马的声音哽咽了,他说不下去了。
杨阳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那你们找到的证据呢现在在哪里
证据被你父母藏起来了,我也不知道具体位置。
万马摇了摇头,你父母去世后,我怕贾光荣找到我,就带着一些零碎的证据,逃到了城里。这些年,我一直在找机会,想为你父母报仇,可贾光荣在镇里势力很大,还有人在城里盯着我,我根本没办法。这次回来,是因为我听说贾光荣要退休了,想趁这个机会,把他的罪证交出去,为你父母讨回公道。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杨阳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我不能让我父母白白死去,一定要让贾光荣受到惩罚!
万马看着杨阳,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干。不过,贾光荣很狡猾,我们不能打草惊蛇。首先,我们要找到你父母当年藏起来的证据,只有拿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把他绳之以法。
杨阳想起了母亲信里提到的
信,还有那个铁皮盒子里的照片。我妈在信里提到,你们当年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是不是和照片有关我家里有一张你们三个人的合影,背面写着‘1998
年秋,与万马共祝’。
万马接过杨阳递过来的照片,仔细看了看,突然说道:我记得这张照片!1998
年秋天,我们三个一起帮镇里的小学修教室,完工后在镇口拍的。当时你父母还说,等以后有机会,要把贾光荣贪赃枉法的证据,藏在一个‘只有我们三个知道的地方’。现在想来,那个地方,可能和这张照片有关!
data-fanqie-type=pay_tag>
只有你们三个知道的地方
杨阳皱起眉头,会是哪里呢
万马站起身,走到院门口,看着远处的河道:1998
年秋天,我们修完小学后,还一起去了河边的那棵大榕树下,埋了一瓶酒,说等以后孩子长大了,再拿出来喝。会不会……
证据就藏在那里
杨阳眼前一亮:有可能!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两人立刻动身,朝着河边的大榕树走去。雨已经停了,天空放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河边的风很大,吹得杨阳的头发乱飞,她紧紧攥着母亲留下的信,心里充满了期待
——
她希望能找到证据,为父母讨回公道,也为青溪镇的人,除去这个大祸害。
第二章:暗处的眼睛
河边的大榕树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了,树干粗壮,需要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枝向四周延伸,像一把巨大的绿伞,覆盖了大半片河岸。杨阳和万马走到榕树下,蹲在地上,开始寻找当年埋酒的痕迹。
我记得当时是在树根的西北方向,大概一米深的地方。
万马用手拨开地上的落叶和杂草,那时候我们还做了个记号,用一块红色的砖头压在上面。
杨阳也跟着一起找,手指在湿润的泥土里摸索。突然,她的手指碰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她心中一喜,用力挖开泥土,果然看到了一块红色的砖头。
万马叔叔,这里有块红砖!
杨阳喊道。
万马立刻凑过来,两人一起挖开砖头下面的泥土。挖了大约十几分钟,万马的手突然停住了:有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把泥土拨开,一个黑色的陶罐露了出来。陶罐不大,大约有两个拳头那么大,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泥土。万马把陶罐抱起来,擦去上面的泥土,打开罐口
——
里面没有酒,只有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
万马打开油纸,里面是一叠文件和几张照片。文件上记录着贾光荣当年贪赃枉法的证据:挪用镇里的扶贫款、收受贿赂、违规给亲戚安排工作……
照片上则是贾光荣和一个女人在酒店门口的合影,还有他和一些陌生男人交易的场景。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万马激动得手都在抖,有了这些证据,贾光荣就跑不了了!
杨阳看着这些证据,眼泪再次流了下来。她仿佛看到了父母当年收集证据时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勇气。爸妈,你们看到了吗证据找到了,贾光荣很快就要受到惩罚了!
就在两人沉浸在找到证据的喜悦中时,远处传来了脚步声。杨阳和万马立刻警惕起来,把证据藏进怀里,站起身,朝着脚步声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灰色风衣的男人,正朝着他们这边走来。男人大约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可那双眼睛里,却透着一股阴狠的气息。
贾光荣!
杨阳咬牙切齿地说道。她虽然十年没见贾光荣了,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这些年,贾光荣的变化不大,只是眼角的皱纹多了一些,身上的气质也变得更加阴沉。
贾光荣走到他们面前,停下脚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杨阳,万马,好久不见啊。没想到,你们竟然还敢回来找这些东西。
贾光荣,你这个杀人凶手!我父母的死,都是你害的!
杨阳激动地喊道,想要冲上去和贾光荣拼命,却被万马拉住了。
别冲动,杨阳。
万马低声说道,我们现在有证据,不能跟他硬碰硬。
贾光荣看着他们,眼神里充满了不屑:证据就算你们找到了又怎么样在青溪镇,我说了算。你们以为,凭这些东西,就能把我怎么样
贾光荣,现在不是你一手遮天的时候了!
万马拿出怀里的证据,这些证据,我会交给市纪委,还有媒体,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罪行!
贾光荣的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万马竟然真的敢把证据带在身上。他四处看了看,发现河边没有其他人,眼神变得更加阴狠:既然你们这么不识抬举,那我就只能让你们和你父母一样,永远留在这条河里了!
说完,贾光荣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万马冲了过来。万马反应很快,立刻把杨阳推到身后,自己迎了上去。两人扭打在一起,匕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杨阳吓得脸色苍白,但她知道,现在不能退缩。她环顾四周,看到地上有一根粗壮的树枝,立刻捡了起来,朝着贾光荣的后背砸去。贾光荣吃痛,动作一滞,万马趁机夺过他手里的匕首,一脚把他踹倒在地。
贾光荣,你跑不了了!
万马用匕首指着贾光荣的胸口,现在跟我们去派出所,不然我对你不客气!
贾光荣趴在地上,喘着粗气,眼神里充满了不甘。他知道,今天自己栽了,可他还不想放弃:你们别得意,我在镇里还有很多兄弟,你们要是敢把我送进派出所,他们不会放过你们的!
你以为我们会怕吗
杨阳走到贾光荣面前,你害了我父母,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今天就算拼了命,我也要让你受到惩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贾光荣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这是派出所的人来了。他挣扎着想站起来逃跑,却被万马死死按住。
很快,几辆警车停在了河边,几个警察从车上下来,走到他们面前。带头的警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警服,英姿飒爽。她看到地上的贾光荣,还有万马手里的匕首,立刻说道:不许动!放下武器!
万马放下匕首,解释道:警察同志,我们是来报案的,贾光荣是杀人凶手,他害死了杨阳的父母,还贪赃枉法,这些是证据!
女人接过万马手里的证据,看了一眼,然后对身边的警察说:把贾光荣带回去,严加审讯!
警察们立刻上前,给贾光荣戴上手铐,把他押上警车。贾光荣被押上车时,还回头瞪着杨阳和万马,眼神里充满了恨意: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杨阳看着警车远去,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她走到那个女警察面前,感激地说道:警察同志,谢谢你。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们可能就危险了。
女警察笑了笑,说道:不用谢,这是我们的职责。我叫不用谢,这是我们的职责。我叫冯艳艳,是青溪镇派出所的副所长。
女警察伸出手,和杨阳握了握,她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其实我们早就注意到贾光荣的异常了,只是一直没找到确凿证据。你们今天能拿到这些,真是帮了大忙。
杨阳愣住了,冯艳艳这个名字,她好像在哪里听过。仔细一想,突然记起亲戚曾经提过,父母去世后,有个刚分配到派出所的年轻女警,曾想深入调查案件,却被当时的所长以
意外事故
为由压了下去。冯警官,你是不是……
十年前就想查我父母的案子
冯艳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没错。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觉得你父母的‘意外’太蹊跷
——
河边的护栏明明完好,怎么会平白无故掉下去而且你家当时少了一个账本,我怀疑是被人拿走了。可当时的所长是贾光荣的老部下,处处阻挠,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万马在一旁补充道:那个账本里记着贾光荣挪用扶贫款的明细,是你父母花了半年时间才整理出来的。当年我们怕账本被贾光荣发现,就分开保管,我手里有复印件,你父母手里留着原件。现在看来,原件应该是被贾光荣拿走了。
难怪我们一直找不到关键证据。
冯艳艳皱起眉头,不过现在好了,你们找到的这些文件和照片,已经足够定贾光荣的罪。只是……
她话锋一转,眼神变得严肃,刚才贾光荣说‘他在镇里还有很多兄弟’,这句话恐怕不是吹牛。这些年贾光荣在青溪镇经营多年,肯定有不少人被他拉拢,甚至参与了他的罪行。我们得尽快找出他的同伙,不然你们俩可能还会有危险。
杨阳心中一紧: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不要暂时离开青溪镇
暂时不用。
冯艳艳摇了摇头,我们会安排警员暗中保护你们,同时加快审讯贾光荣,争取让他供出同伙。另外,我还想请你们配合做一份详细笔录,尤其是关于当年你父母和贾光荣、万马交往的细节,还有你们找到证据的过程,越详细越好。
两人点头答应,跟着冯艳艳回到了派出所。派出所的办公楼是一栋老旧的三层小楼,墙面上还留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标语。冯艳艳把他们带到会议室,倒了两杯热水,然后拿出笔录本和钢笔,准备记录。
就在杨阳开始讲述十年前父母争吵的细节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警服的年轻警员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冯所,不好了!贾光荣在审讯室里闹绝食,还说要见你,不然就撞死在墙上!
冯艳艳放下钢笔,脸色沉了下来:他倒是会耍花样。走,我们去看看。
她转头对杨阳和万马说,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去就回。
杨阳和万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贾光荣现在这个时候要见冯艳艳,肯定没什么好事。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冯艳艳才回到会议室,她的脸色比刚才更难看了,额头上还带着一层薄汗。
冯警官,怎么了贾光荣他耍什么花招
杨阳急忙问道。
冯艳艳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热水,才缓缓开口:他没说什么有用的,就是一直抵赖,说我们抓错人了,还说那些证据是我们伪造的。不过……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复杂,他提到了一个人,说如果我们不放他,那个人就会对青溪镇的孩子们下手。
什么
杨阳和万马同时站起来,脸色骤变,他说的是谁
他没说名字,只说是‘帮他看着孩子的人’。
冯艳艳皱着眉头,青溪镇有两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我已经安排警员去各个学校巡逻了,但心里还是不踏实。贾光荣这个人,为了自保,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就在这时,冯艳艳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什么你说镇东头的幼儿园门口,有个可疑的男人徘徊,手里还拿着一个黑色的包好,我马上过去!
她挂了电话,抓起桌上的警帽:你们俩待在这里,锁好门,不要随便出去!我去幼儿园看看!
说完,就急匆匆地跑出了会议室。
杨阳和万马坐在会议室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知道,贾光荣说的
帮他看着孩子的人,肯定是他的同伙,现在这个人在幼儿园门口徘徊,说不定真的会对孩子们下手。
万马叔叔,我们不能坐在这里等!
杨阳站起身,眼神坚定,我们得去帮忙!就算不能做什么,至少也能帮着疏散孩子!
万马犹豫了一下,他知道杨阳说得对,但冯艳艳让他们待在会议室,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可一想到孩子们可能会有危险,他就无法安心待着。好,我们去看看,但一定要小心,不能让自己陷入危险。
两人打开会议室的门,悄悄走出办公楼。派出所的院子里空无一人,所有警员应该都去各个学校巡逻了。他们沿着主街往镇东头的幼儿园走,街上的人很少,偶尔能看到几个警员在巡逻,神色紧张。
快到幼儿园门口时,他们看到冯艳艳正和几个警员围着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男人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的包,神色慌张,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贾书记说了,要是他出不来,你们谁也别想好过!
把包放下!
冯艳艳举着对讲机,语气严厉,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再不放下,我们就采取强制措施了!
男人犹豫了一下,突然拉开包的拉链,露出里面的东西
——
不是炸弹,也不是凶器,而是一叠厚厚的账本。这里面是贾书记这些年贪赃枉法的证据,他让我藏在幼儿园后面的仓库里,说要是他被抓了,就把这些账本交给媒体,让你们也不好过!
杨阳和万马都愣住了,没想到贾光荣的同伙竟然会带着账本出现。冯艳艳也松了一口气,立刻让警员上前,把男人控制住,没收了账本。
你叫什么名字和贾光荣是什么关系
冯艳艳问道。
男人低着头,声音有些颤抖:我叫……
我叫李二,是贾书记的远房侄子。他让我帮他保管这些账本,还说要是他出事,就用这些账本威胁你们放了他。我也是被逼的,我要是不答应,他就会让我老婆和孩子失业……
冯艳艳皱了皱眉,看来贾光荣拉拢的同伙,大多是被他威胁或者利诱的普通人。这些账本我们会交给上级部门,你配合我们调查,如实交代贾光荣的罪行,我们会考虑对你从轻处理。
李二连忙点头:我交代,我什么都交代!贾光荣不仅贪赃枉法,还和镇上的‘鑫源宾馆’老板娘有勾结,那个老板娘叫……
叫张兰,他们经常在宾馆里交易,很多赃款都存在张兰那里!
这个线索让冯艳艳眼前一亮,她立刻安排警员去
鑫源宾馆
抓捕张兰,同时把李二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审讯。
杨阳和万马走到冯艳艳身边,杨阳说道:冯警官,没想到贾光荣还有这么多同伙,还好这次李二没有伤害孩子。
是啊,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冯艳艳叹了口气,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贾光荣还有没有其他同伙,我们还不知道。而且张兰那里很可能还有更重要的证据,比如贾光荣杀人的直接证据。
杀人的直接证据
万马愣了一下,你是说,我朋友杨建国夫妇的死,还有直接证据
冯艳艳点了点头:根据李二的交代,贾光荣当年杀了你朋友后,曾把一件带血的衣服交给张兰处理,张兰应该知道衣服的去向。如果我们能找到那件衣服,就能作为贾光荣杀人的直接证据,让他无法抵赖。
杨阳的心跳骤然加速,她终于看到了为父母讨回公道的希望。那我们现在就去‘鑫源宾馆’吧!我想亲眼看着张兰被抓!
冯艳艳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好,你们跟我一起去,但一定要待在我身边,不要随便行动。
三人立刻驱车前往
鑫源宾馆。鑫源宾馆
在青溪镇的中心位置,是一栋三层的小楼,外观装修得很豪华,和周围的老房子格格不入。此时宾馆门口停着几辆轿车,看起来生意不错。
冯艳艳带着杨阳和万马走进宾馆大厅,前台的服务员看到穿着警服的冯艳艳,脸色立刻变了:冯警官,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
张兰在吗我们有事找她。
冯艳艳语气严肃。
服务员犹豫了一下,说道:张姐在三楼的办公室,我这就去叫她。
不用了,我们自己上去。
冯艳艳说完,带着杨阳和万马,还有两个随行的警员,快步走上三楼。
三楼的走廊里铺着红色的地毯,墙壁上挂着一些低俗的油画。冯艳艳走到最里面的一间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张兰,开门!我们是派出所的,有事情要问你!
办公室里没有回应,冯艳艳又敲了敲,还是没有声音。她意识到不对劲,对身边的警员说:破门!
警员立刻拿出工具,用力撬门。几秒钟后,门被撬开,冯艳艳率先冲了进去,却发现办公室里空无一人,窗户是打开的,窗台上还放着一个行李箱,显然张兰已经逃跑了。
追!她肯定没跑远!
冯艳艳立刻下令,警员们纷纷冲出宾馆,沿着街道搜索。
杨阳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街道,心里有些失落。眼看就要找到关键证据了,张兰却逃跑了。
万马走到杨阳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灰心,张兰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冯警官已经安排了警力,她肯定跑不出青溪镇。
冯艳艳走到办公桌前,开始翻找起来。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些文件。她打开电脑,发现电脑没有设置密码,里面有很多贾光荣和张兰的聊天记录,还有一些转账凭证。
你们看,这些转账凭证!
冯艳艳指着电脑屏幕,贾光荣每次贪了钱,都会把一部分转到张兰的账户里,光是去年一年,就转了五十多万!还有这些聊天记录,里面提到了‘那件事’,应该就是指你父母的死!
杨阳凑过去看,聊天记录里有这样一段话:那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你别再提了,小心被人发现。怕什么当年处理得那么干净,谁会知道再说,现在镇里都是我的人,就算有人怀疑,也拿不出证据。
这段对话让杨阳的眼泪再次流了下来,这就是贾光荣和张兰杀害父母的铁证!冯警官,有了这些聊天记录,还有之前的证据,应该能定贾光荣的罪了吧
差不多了,但我们还是要找到张兰,她手里可能还有更重要的证据,而且她也是参与者,不能让她逍遥法外。
冯艳艳关掉电脑,把硬盘拆下来,我已经让警员在各个路口设卡,张兰肯定跑不掉。我们现在回派出所,等消息。
三人回到派出所时,审讯室里的贾光荣已经不再闹绝食,而是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冯艳艳拿着从张兰办公室里找到的聊天记录,走进审讯室。
贾光荣,你看看这些。
冯艳艳把聊天记录放在贾光荣面前,你和张兰的聊天记录,还有你们的转账凭证,都在这里。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贾光荣拿起聊天记录,看了几眼,脸色变得惨白。他沉默了很久,终于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绝望:没错,杨建国夫妇是我杀的。当年他们拿着账本,要去市里揭发我,我没办法,只能在河边拦住他们,和他们争吵起来。争执中,我失手把他们推下河,然后拿走了账本。后来我让张兰帮我处理了带血的衣服,还让她帮我保管赃款……
听到贾光荣亲口承认杀人,杨阳在审讯室外,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十年了,她终于等到了这句话,父母的冤屈,终于可以洗清了。
万马拍着杨阳的背,安慰道:好了,都过去了,你父母可以安息了。
就在这时,一个警员跑了进来,兴奋地说道:冯所,好消息!张兰在镇西头的汽车站被抓住了,她正准备坐大巴去市里!
冯艳艳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把她带回来,立刻审讯!
警员刚跑出去,冯艳艳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市纪委打来的电话。她接起电话,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挂了电话后,她对杨阳和万马说:市纪委已经收到了我们提交的证据,会立刻成立专案组,调查贾光荣的案件,还会对青溪镇的其他官员进行审查,彻底清理贾光荣留下的‘毒瘤’。
杨阳擦干眼泪,露出了十年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她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充满了感激
——
感激冯艳艳的坚持,感激万马的帮助,更感激父母当年的勇敢,他们用生命守护的正义,终于在十年后,得到了伸张。
几天后,青溪镇召开了全镇大会,会上宣布了贾光荣的罪行,以及对其他涉案官员的处理结果。镇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拍手称快,很多人还来到杨阳父母的墓前,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杨阳和万马也来到父母的墓前,杨阳把母亲留下的那封信,还有找到的证据复印件,一起烧给了父母。爸妈,你们放心,坏人已经受到了惩罚,青溪镇也恢复了平静。我会好好活下去,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风吹过墓地,带来了阵阵花香,仿佛是父母的回应。万马看着杨阳,说道:杨阳,以后有什么打算还回城里吗
杨阳摇了摇头,看着青溪镇的方向:不,我不回城里了。我想留在青溪镇,这里是我父母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地方。我想在这里开一家书店,让镇上的孩子们能读到更多的书,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让他们记住,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万马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我也打算留在青溪镇,帮你一起打理书店,顺便帮镇里的孩子们辅导功课。
冯艳艳也来到墓地,她看着杨阳,笑着说:杨阳,你的书店开业时,我一定来捧场。以后青溪镇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我们一起把青溪镇建设得更好。
杨阳看着身边的万马和冯艳艳,心里充满了温暖。她知道,虽然父母不在了,但她身边还有很多关心她、支持她的人。青溪镇,这个曾经让她伤心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她的家,成了她新的起点。
几个月后,杨阳的书店开业了,取名为
向阳书店。开业那天,青溪镇的很多人都来捧场,老郑头还送来一副对联,上面写着:正义昭昭沉冤雪,书香袅袅满溪村。
杨阳站在书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镇民,尤其是那些拿着书本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阳光洒在她身上,温暖而明亮,就像她的未来一样,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