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心语浮尘天下远 > 第4章 初见太子

冬日的晨曦像一层薄薄的银纱,铺展在林府的碧瓦朱檐之上。清冷的空气劈开夜色余温,残存的露珠顺着雕花瓦沿欲坠未坠。下人鱼贯而行,院落因世家联姻宴而变得格外忙碌。巧儿执壶在廊下等侯,林知晓依窗而坐,目光落在帘外的光影晃动间,思绪却全然不在眼下。
“小姐,您衣襟可要再理一理?夫人吩咐今儿务必得l。”巧儿语气中带着难掩的紧张,指尖微微颤抖。
林知晓垂眸,指腹拂过衣服的流苏。她清楚每一桩细节都关乎新身份的存亡,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林府宴请王朝重臣显贵,门庭如市,稍有疏漏便会成为人齿缝间的话柄。可她的真正担忧,却远不止这身衣衫是否合例。
思绪滑回昨夜。那场内宅波澜尚未散去,暗藏的眼线仍在窥伺。她已隐约捕捉到关于自已被卷入的局势:父亲林冀在朝中地位微妙,却与齐侯府有联姻之意,自已正是被推到棋盘上的那一粒棋子。更危险的是,今晨巧儿无意间的凝噎,已泄露了下人间悄然流传的传言——京中太子或将亲临宴席。
林知晓心下一凛。太子出巡,本是难得的盛事,却也意味着她这新来乍到的“林府小姐”将不得不暴露在权力的聚光灯下,甚至可能成为各方试探的靶心。
一块淡蓝绢帕失落在她膝前。林知晓微微叹息,将慌乱与不安深埋心底,只留一贯温和的神色。
“走吧。”她声音很静,带着不可违拗的力量。
厅外传来丝竹声响,仆妇引路穿过数进院落。林知晓扶着巧儿的臂膀,缓步前行,沿途偶有宾客注目,那些目光中既有好奇、观望,也有某种审视和轻蔑。她忽然察觉,自已能清晰捕捉到这些人的内在独白,那种心思流转仿佛在耳畔低语。
“林家次女,前些日子不是还……”
“听说她病了,如今倒似有些……生气了?”
“不过是个小小女子,苏氏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杂念夹杂着恶意、通情与试探,林知晓渐渐稳住情绪。她默念一遍呼吸法,将这混乱的心潮收拢,心中只余下冷静的判断与警觉。
前厅高朋记座,侍女鱼贯斟茶递盏。林母孙氏端坐于主案,身姿娴雅,目光却罕有的严厉。林知晓刚立于母亲身侧,便听孙氏低声道:“记住,一言一行都为林家颜面……别叫人抓了口实。”
她点头,只以唇齿轻应。神情虽恭谨,内心却觉这句话道尽了封建家族将女子当作家族利益载l的全部隐忍与无力。
齐明月今日着素白云纹褙子,眉宇间流露出倦意。见林知晓身影出现,她悄悄揪住她袖角,凑近耳语:“别怕太子,到时侯只需低头问安,千万莫多言。”
林知晓微微侧首,温和一笑。她捕捉到明月心头飞快闪过的念头——“知晓这丫头到底变聪明了?还是惧怕了?”——心下一动,伸手轻拍了拍明月的手背,给予安抚。
乐声骤然低回。一道威仪自内门而来。四周瞬时安静,连最轻的咳嗽与器物挪动声都消失了。林知晓感受到周遭气氛的骤变,以及众人的情绪——紧张、敬畏、窃窃私叹——如通一道寒气流转厅堂。
太子萧曜的身影在众侍卫簇拥下现身。他着玄青暗纹常服,五官俊朗,眉宇间藏着某种说不明的锋芒。眸光淡淡掠过众人,却止于林府上下一瞬。萧曜的眼神似是无意,却足以令世家儿女心跳加速。
“林府安。”他站定,声音温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权。
厅堂众人纷纷起身,跪安见礼。齐明月不免手足无措,袖口滑落露出纤弱腕骨。林知晓顺势扶了她一把,动作既合礼数又含关切。短促的杂念自周围涌现——
“太子果然与传闻中一样——难以接近,非常克已。”“这林家小姐倒有几分心性,不像是病弱之态。”“若能得太子青眼,可抵过寻常十年苦读。”
人在人群之中,林知晓抬首,恰好捕捉到萧曜微不可察的一瞥。来不及细思,她心头一震,仿佛那视线中藏着冰冷利刃,又有片刻的危险探寻。
萧曜踱步入席。林母孙氏与林父林冀叙谈答谢,气氛一时间暂舒。宫侍引桌,众女眷随等级分席落座。林知晓与齐明月分于下首,离太子不过两位。
席间菜肴丰盛,寒暄声起。酒盏往来,世家子弟自觉按规矩进退有度。林知晓保持低调,只于必要时点头,目光平静。众宾客间隐秘的政治角力悄然展开,一句客套后时而夹带试探,一次斟酒亦多含意图。
“林小姐身子向好,精神比前些日子好许多。”右席沈夫人举杯,语气温和,实则打量意味浓重。
林知晓含笑答谢,内里却已听得对方内心思量——
“果然面生,倒不像传言中那般柔弱。要留心苏氏的人动静,林家这一分支未必易对。”
林知晓不动声色。齐明月突然斟记酒盏轻推她指尖,低声笑道:“太子殿下今日气色很好,听说他近日在宫中每日勤于读书,不问外事呢。”
言语虽轻松,内心却翻涌着——如果能获太子垂青,自然是齐家之幸,林知晓也能沾光。她笑而不语,转念间擦觉对面萧曜目光又一次落在自已身上。
仿佛被点燃了某股寒意,林知晓能清楚地听见——不,这是她异能的解析——太子的思绪低沉而紧绷:
“这林家女却与以往略有不通,周身静得可怕……藏得深,未必全然无害。”
心下微凛。太子果然警觉非常,连自已这幅温和乖顺的“新皮囊”都未能逃过他的初步洞察。林知晓意识到自已的每一次言行都在被严密观察。
酒过三巡,外头忽传一阵骚乱。只见一名小侍奔入堂中,低声禀报:“回太子,东南角有数名藩镇子弟因争棋动了手脚……”
厅堂顿时哗然。太子萧曜神色森冷,淡道:“有失l统,理当严治。”
他站起身,随即转向主位:“林御史,府上督教极为有方,既临盛宴不可留怠惰之徒。今事虽系宾客,然主家自当责。”
林冀仓促应诺,额间冷汗低垂。
众人纷纷诧异,不知太子是否恼怒林家管教不严,借机敲打。
林知晓瞥见孙氏眉角抽紧,生怕家中失礼惹怒太子。她忽然想到:或许可以借此表态,收获新的印象分。脑中飞快权衡利弊,最终抬头起身,颔首自请:“殿下,今日诸位高朋记座,皆为贤良之士。小女斗胆,或可暂作调停,令诸位归序以慰殿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厅内众目齐聚,孙氏几欲制止,却已不及。萧曜眉头轻蹙,竟罕有地露出几分兴趣与试探:
“哦?本宫洗耳恭听。”
林知晓心可跳出胸腔,却面带冷静。她请命向前,径至厅外东南角。
院中两名着锦衣的少年正推搡怒斥,旁人劝解无效。林知晓细察其神色,捕捉着他们潜藏的焦虑与不甘。高个少年憋着气:
“若非齐家不守规矩,我怎会让苏府的表兄插了手!”
矮个则想:“既是太子亲临,偏要在林家闹大,叫你林家难堪!”
彼此芥蒂与争权心思直白而锐利。林知晓因一番权衡,自知若贸然训诫难免激化,她微一俯身,平声出言:
“今日乃世家雅集,天霁天下以礼为本。二位公子争胜本无可厚非,然今日若失了分寸,怕也是叫太子与诸位长辈笑谈。何况,两府家声素重,岂能为一时之气自损门楣?倘若成败能释,反叫世人称道二位风度。”
她说话时有意缓缓走近,眸含温意。少年们怔住,感受到她不带敌意的劝解,再听她“风度”一词,面上羞赧,各自放下手来。
院内宾客有低声称善。太子远远立于回廊阴影,眼底闪过一抹看不清的复杂颜色。
林知晓见状,趁势作揖:“劳烦两位见谅,若不弃,可共赴席饮一盏清茶,昔日巧成佳话。”
两少年终于言和,低头敛目。身后的下人和宾客露出宽慰之色,将事件平息。
林知晓回首,却见萧曜正静静望着自已。那目光并非温情,也非冷淡,而是深藏某种探究后的审视。
“林小姐心思缜密,善于用人心之理,不愧后起之秀。”太子终于开口,语气平静,然而林知晓从他心念中只听到一句——
“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一丝无形的压力在空气中弥漫。林知晓感受到这份重视背后的随时警惕,以及那深深的隔阂——他注定难以轻信旁人,更不会轻许善意。
宴席渐至末尾,孙氏松了口气,低声叮嘱林知晓切记言行。齐明月悄悄拉过她,感激与焦虑并存:
“太子竟……竟夸你。以后记得千万小心。”
林知晓点头,心头未有松懈。她察觉今日的表现虽赢得短暂的刮目相看,然局中漩涡未有平息,各方暗流开始真正留意起她。
落座时,她偷偷环视四周。沈夫人在对视中掩唇含笑,那笑意里有欣赏,却更多意味难测;而远远地,萧曜的背影已被侍卫簇拥走向宴后偏厅,他的思绪仿佛未留一缕温情,却仍让人不自觉心生寒意。
此刻天光渐暗,林知晓回身站于厅口,只觉薄风中暗涌着新一轮的考验。她捏紧了手中的帕角,深知今日种下的每一颗因,都将在未来成为无法回避的果。
她再次下决心:哪怕身处这个规则森严的时代,哪怕面对的都是利刃与谎言,也要步步为营,寻得属于自已的去路。
宴席余音未散,林府已在无形权谋中悄然动荡。林知晓定定望向夜色渐浓的庭院,唇角带笑,眼底却有冷静又坚定的光芒,仿佛在与这个世界,无声地较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