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桃花劫,错爱一生 > 第一章

1
楔子
永安二十七年,冬。
冷宫深处的偏殿里,白凝冰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床上。
娘娘,喝口热水吧。贴身宫女挽月端着碗走进来:这是小厨房今日剩下的,还温着。
白凝冰接过碗,她低头看着碗里浑浊的水。
挽月。她声音轻得像雪落:今日是十五了吧
挽月点了点头,说:是,宫里今晚很热闹,听说皇后娘娘的生辰宴也定在今晚,陛下,怕是不会来了。
他自然不会来。白凝冰笑了笑,说:我是罪臣之女,也是祸乱宫闱的妖妇,他躲我还来不及,怎么会来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还有一道太监的声音:陛下驾到。
白凝冰手里的碗一下子摔在地上,她看着门口。
风雪中,那道金色的身影缓缓走来。
陛下怎么来了白凝冰站起身,语气平静的说:这里脏,别污了陛下的眼。
方源没说话,目光落在白凝冰身上,说:皇后生辰宴,朕过来看看你,免得旁人说朕虐待了你。
虐待白凝冰忽然笑了,笑的有些难看:陛下何曾虐待过我过我当年陛下力排众议封我为宸妃,赐我长乐宫,赏我世间珍宝,这些,宫里谁不羡慕
她往前走了一步,看着方源说:可陛下忘了,我要的从来不是这些,我要的是陛下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是陛下在白府桃花树下说的凝冰,朕定会护你周全,而不是这冷冰冰的宫殿。
方源的脸色有些阴沉,语气冰冷地说:白凝冰,朕警告过你,别提白府!
为什么不能提白凝冰语气有些冷漠的说:我父亲和兄长是忠臣,他们没有通敌叛国,是陛下为了安抚外戚,为了让太后满意,亲手定了白家的罪,把父亲和兄长斩首示众,把白家一百七十三口人贬为奴籍,陛下,告诉我,夜里睡得着吗陛下看着我的时候,会不会想起陛下亲手杀了我全家的时候
够了!方源猛地抬手,似乎想打她,却又停住了,他看着她眼中的恨意,心里有些不舒服,突然收回手,背在身后,说:白凝冰,朕再说最后一次,白家通敌叛国,铁证如山,你若再胡言乱语,休怪朕……
休怪陛下什么白凝冰打断他的话,语气平静的的说:杀了我吗陛下早就想杀我了吧毕竟我是白家余孽,留着我,只会碍了陛下的眼,碍了陛下的江山大业。
方源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有些难受,他想说不是的,他从未想过要杀她,白家的事是太后联合权臣设计的圈套,他当时刚登基不久,根基未稳,只能暂时妥协,他一直在暗中调查,想为白家翻案,可这些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方源不能让白凝冰知道,怕她遇到危险,只能说:你既知自己是白家余孽,就该安分守己,若不是看在你曾……
看在我曾什么白凝冰追问道。
方源却别过脸,避开她的目光,语气冰冷地说:看在你曾伺候过朕的份上,朕留你一条命。好好待在冷宫里,别再妄想不属于你的东西。
说完,他转身就走。
白凝冰僵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中,忽然双腿一软,跌坐在地上。
挽月连忙上前扶起白凝冰,语气有些安慰的说:娘娘,您别这样,陛下心里是有您的,陛下只是……
陛下心里没有我。白凝冰摇摇头,说:陛下心里只有江山,只有他的皇位。挽月,我累了,真的累了。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看着窗外漫天的大雪,忽然想起永安二十二年的春天,那时她还是白府的大小姐,方源曾在夜市里笑着对她说:凝冰,等我登基,我就娶你为后,一辈子对你好,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那时候的事情,就像一场美好的梦。
可如今,梦却碎了。
她缓缓闭上眼睛,脸上有着一抹凄凉的笑。
方源,若有来生,我再也不要遇见你了。
2
桃花初遇
永安十七年,春。
帝都的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白府后院的桃林里,桃花正开着。
白凝冰坐在桃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捧着一本《诗经》,正看得入神,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裙子。
小姐,小姐,不好了!丫鬟挽月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个食盒:前院来了位公子,说是当今的七皇子,方源殿下,要见老爷!
白凝冰手里的书顿了一下,抬起头,眼里带着几分惊讶:七皇子他来白府做什么
白家是书香门第,父亲白敬之是当朝太傅,虽身居高位,却向来不与皇子结交,以免卷入夺嫡之争,七皇子方源是先帝的第七子,母妃早逝,在宫中向来低调,很少与人往来,怎么会突然来白府
不知道。挽月放下食盒,凑到她身边,说:听说这位七皇子刚从江南赈灾回来,路过咱们白府,说是久闻太傅大名,想来拜访一下,老爷已经在前厅迎客了,让我来叫您过去,说让您给殿下弹琴助兴。
白凝冰点点头,合上书,站起身: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白凝冰跟着挽月往前厅走,走到半路,正好看到一道白色的身影。
白凝冰的脚步顿住了,这个人是七皇子。
那道身影仿佛察觉到她的目光,方源也看了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白凝冰连忙低下头,屈膝行礼:臣女白凝冰,见过七皇子殿下。
免礼。方源语气有些温柔的说:早就听闻白太傅有一女,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白凝冰脸上微红,抬起头,看了一眼方源,又低下了头:殿下谬赞了,臣女只是略通诗书,算不得才貌双全。
这时,白敬之正好走了过来,笑着说:方源殿下,小女顽劣,让您见笑了。
白凝冰一路上说说笑笑的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前厅。
前厅里陈设简单,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都是白敬之的手笔,方源坐在主位上,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墨竹图》上,笑着说:太傅的墨竹,果然好看。
殿下过奖了。白敬之拱了拱手:殿下刚从江南回来,一路辛苦,臣备了些薄茶,还请殿下尝尝。
白凝冰端着茶盏走过去,递到方源面前。方源接过茶盏,白凝冰立刻退到一旁。
方源喝了口茶,赞道:好茶,入口清甜,回想必是太傅珍藏的雨前龙井。
殿下好眼力。白敬之笑着说:这是去年江南的贡品,臣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殿下驾临,正好拿出来招待殿下。
几人又说了些话,大多是关于江南赈灾的事,方源说起江南的灾情,语气沉重,眼里带着担忧:江南水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臣这一路过来,看到不少人饿死在路边,实在令人痛心。,好朝廷及时拨款赈灾,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白敬之点点头,叹了口气:殿下心怀百姓,真是百姓之福,只是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殿下赈灾之事,怕是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吧
方源点了点头。
白凝冰知道,皇子夺嫡向来残酷,方源母妃早逝,没有外戚支持,在宫中步步维艰,这次去江南赈灾,想必也是想借此机会积累功绩,却不知要面对多少明枪暗箭。
殿下。白凝冰忽然开口,语气温柔的说:臣女略通音律,不如为殿下弹一曲,为殿下解解乏
方源抬起头,看向她,眼里带着几分惊喜:哦那便有劳白小姐了。
白凝冰走到厅中的古琴前坐下,手指落在琴弦上,深吸一口气,缓缓弹奏起来。她弹的是《高山流水》。
方源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一曲终了,很好听。
方源率先鼓起掌来,笑着说:白小姐的琴弹得真好,让我大开眼界。
白凝冰站起身,屈膝行礼:殿下喜欢就好。
又坐了一会儿,方源起身告辞:太傅,白小姐,时辰不早了,我还要回宫复命,今日多谢太傅和白小姐的招待。
殿下慢走。白敬之送他到门口。
方源走到门口,忽然转过身,看向白凝冰,笑着说:白小姐,今日的桃花开得正好,改日有空,我可否再来白府,与小姐一同赏桃花
白凝冰脸颊上微红,低下头,小声说:殿下若是愿意,臣女随时欢迎。
方源笑了笑,转身离开。
挽月凑到她身边,笑着说:小姐,殿下看您的眼神,好像不一样呢。
白凝冰瞪了她一眼,说:别胡说,殿下只是欣赏我的琴艺罢了。
话虽这么说,可她的心却越来越快,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方源温和的笑容。
她低头看了看外面的桃花树,脸上带着一抹笑意。
或许,这个春天,会有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吧。
data-fanqie-type=pay_tag>
3
情愫暗生
自那次白府初见后,方源便常常以拜访白敬之的名义来白府,有时会和白敬之谈论诗书,有时会在后院的桃花林里和白凝冰一起散步,听她弹琴,看她画画。
白凝冰渐渐发现,方源不仅温和儒雅,还很有才华,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样骄纵蛮横,反而很体恤下人,每次来白府,都会给丫鬟带些小礼物,因此很受府里人的喜欢。
相处的时间久了,白凝冰对方源的好感越来越深,她会在方源来之前,提前泡好他喜欢的雨前龙井;会在他谈论国事时,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
方源也对白凝冰越来越上心,他会记得她喜欢吃的桂花糕,每次来都会从宫里带来,会在她看书时,悄悄为她披上外衣,免得她着凉。
两人之间的情愫,只不过是碍于身份,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永安十七年的七夕,帝都的夜市格外热闹,方源派人送来消息,说要带白凝冰去夜市玩,白凝冰犹豫了一下,还是换上了一身男装,跟着方源的贴身侍卫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方源早已在巷口等着她,穿着一身青色的布衣,看起来像个普通的书,。看到白凝冰男装的模样,他忍不住笑了:凝冰,你这男装打扮,倒像个俊俏的小公子。
白凝冰脸上微红,看了他一眼:殿下就别取笑我了。
两人并肩走在夜市上,街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有卖糖葫芦的,有唱曲的,热闹非凡,方源拉着白凝冰的手,一直穿梭在人群中。
白凝冰脸上有些红,却舍不得松开他的手。
他们一起吃了糖葫芦,一起听了唱曲,走到一座桥上时,正好看到有人在放河灯。方源拉着白凝冰走过去,买了两个河灯,递给她一个:凝冰,我们也放个河灯吧,许个愿。
白凝冰点点头,接过河灯,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方源平安顺遂,希望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她点燃河灯,轻轻放入水中,方源也点燃自己的河灯,放入水中,两个河灯顺着水流漂向远方。
凝冰,方源忽然开口,声音温柔,你许了什么愿
白凝冰脸上微红,低下头:没什么,就是希望希望殿下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
方源看着她,眼里带着认真:我的抱负,就是将来能登基为帝,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太平,而这一切,我希望能有你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实现。
白凝冰猛地抬起头,对上他认真的眼眸,心里满是幸福。
方源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凝冰,等我登基,我就娶你为后,一辈子对你好,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白凝冰用力点了点头,说:方源,我等你。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分开,白凝冰回到白府,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方源的话,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散。
白凝冰以为,他们的未来会很幸福,却不知道,宫廷的黑暗与残酷,早已在前方等着她。
方源的势力越来越大,渐渐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忌惮,太子方景是皇后所生,母族势力庞大,一直视方源为眼中钉,他开始处处针对方源,在朝堂上找他的麻烦,甚至派人暗中刺杀他。
方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到靠山,才能在这场夺嫡之争中站稳脚跟。而白敬之是当朝太傅,深得先帝信任,若是能得到白家的支持,他的胜算会大大增加。
他开始更频繁地去白府,不仅是为了见白凝冰,更是为了和白敬之拉近关系,白敬之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却一直犹豫不决。他不想让白家卷入夺嫡之争,可看着女儿对方源的情意,又看着方源的才华与抱负,他心里开始动摇了。
永安十八年,先帝病重,朝堂局势越来越紧张,太子方景开始明目张胆地打压其他皇子,方源的处境更加危险。
一天晚上,方源偷偷来到白府,脸色苍白,身上还带着伤,白凝冰看到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连忙为他处理伤口。
怎么回事白凝冰的手微微发抖,说:是不是太子又派人刺杀你了
方源点点头,握住她的手,语气沉重:凝冰,太子已经对我动了杀心,我若是再没有动作,迟早会被他害死,白太傅是我唯一的希望,我希望他能支持我。
白凝冰看着他,心里有些难受,她知道,父亲一直犹豫不决,是怕白家受到牵连,可她更知道,方源若是倒了,他们就再也没有未来了。
你放心,白凝冰抬起头,眼里带着坚定,我去劝父亲。
她找到白敬之,跪在他面前:父亲,方源是个好人,他有才华,有抱负,若是他能登基,一定是个好皇帝,现在他处境危险,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啊!求父亲帮帮他,求您了!
白敬之看着女儿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心,他叹了口气,扶起女儿:凝冰,为父不是不想帮他,只是夺嫡之争太过凶险,一旦失败,白家就会万劫不复啊。
父亲,白凝冰抓住他的手,语气坚定:女儿相信方源,他一定会成功的。就算失败了,女儿也不后悔,因为女儿爱过他。
白敬之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好,为父就信你这一次,为了你,支持方源。
得到白敬之的支持后,方源的势力迅速壮大,白敬之利用自己的人脉,为方源拉拢了不少朝臣,还帮他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方源也不负众望,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白敬之的帮助,在朝堂上渐渐站稳了脚跟,与太子方景形成了对峙之势。
白凝冰看着方源越来越忙,脸色也越来越憔悴,心里既心疼又骄傲,她知道,方源正在一步步走向他的目标,而他们的未来,也越来越近了。
只是她不知道,权力的欲望,早已在悄然改变着方源。他开始变得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多疑,甚至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变得不择手段。
永安十九年,先帝驾崩,太子方景试图篡改遗诏,夺取皇位,方源在白敬之的帮助下,发动宫变,杀死了太子方景和皇后,顺利登基为帝,继续沿用永安的年号
登基大典那天,方源穿着龙袍,站在太和殿的最高处,接受百官的朝拜,他的眼神带着威严,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和。
白凝冰站在人群中,看着他君临天下的模样,心里既高兴又有些不安,她总觉得,方源好像变了,变得陌生了。
大典结束后,方源派人将白凝冰接到宫中,封为宸妃,赐居长乐宫,他对她依旧很好,赏赐不断,可白凝冰却总觉得,他们之间好像隔了一层东西,再也回不到当初在白府桃花树下的时光了。
挽月看出了她的心事,安慰她说:娘娘,陛下刚登基,国事繁忙,难免会有些疏忽,您别多想。
白凝冰点点头,心里却依旧不安,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默默祈祷:方源,希望你还记得当初的承诺,希望我们能永远在一起。
4
宫廷风波
方源登基后,朝政繁忙,很少有时间去长乐宫,白凝冰虽然心里失落,却也理解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宫里,弹琴画画,打发时间。
可深宫之中,从来都不缺是非,方源登基为帝,就封白凝冰为宸妃,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妃子的嫉妒。
其中最嫉妒白凝冰的,是李贵妃,李贵妃是大将军李广的女儿,出身名门,在方源还是皇子时就嫁给了他,对皇后之位觊觎已久,如今白凝冰得宠,她自然把白凝冰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针对她。
一天,白凝冰正在长乐宫的花园里赏花,李贵妃忽然带着一群宫女太监走了过来,她脸上带着骄横的笑容:哟,这不是宸妃妹妹吗真是好兴致啊,这个时候还有心情赏花。
白凝冰站起身,屈膝行礼:见过贵妃姐姐。
免礼吧。李贵妃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白凝冰身边的花盆上:妹妹这花养得不错啊,这可是西域进贡的蓝玫瑰,整个宫里也只有妹妹这里有吧
白凝冰点点头:这是陛下赏赐的,臣妃只是随便养着玩。
随便养着玩李贵妃冷笑一声,突然抬手,将花盆打翻在地,蓝玫瑰摔在地上,花瓣散落一地,妹妹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用西域贡品来随便养着玩,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陛下冷落了我们这些妃子,只宠着妹妹一人呢!
白凝冰看着地上的蓝玫瑰,心里一阵心疼,却还是强压着怒火,说:贵妃姐姐,这花是陛下赏赐的,臣妃并没有做错什么。
没做错什么李贵妃上前一步,抬手就要打白凝冰:本宫看你就是恃宠而骄,不知天高地厚!今天本宫就替陛下好好教训教训你!
住手!就在这时,方源的声音突然传来。
李贵妃的手顿在半空中,连忙转过身,脸上瞬间换上了委屈的表情:陛下,您怎么来了臣妾只是和宸妃妹妹闹着玩呢,没有要欺负她的意思。
方源走到白凝冰身边,将她护在身后,目光冷冷地看着李贵妃:闹着玩把朕赏赐给宸妃的花打翻,还要动手打她,这就是你说的闹着玩
李贵妃吓得连忙跪下:陛下恕罪,臣妾不是故意的,臣妾只是……
够了!方源打断她,语气有些冰冷的说:李贵妃以下犯上,罚禁足三个月,抄写诗经一百遍!若再有下次,休怪朕不客气!
陛下!李贵妃还想辩解,却被方源的眼神吓得不敢说话,只能不甘心地被宫女扶着退了下去。
方源转过身,看着白凝冰苍白的脸,眼里带着心疼:凝冰,你没事吧有没有被吓到
白凝冰摇摇头,说:陛下,我没事,只是那花……
花没了可以再买,你没事就好。方源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以后再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朕,朕一定为你做主。
白凝冰点点头,靠在他怀里,心里既温暖又不安,她知道,李贵妃是大将军的女儿,方源这样惩罚她,一定会引起李广的不满。
果然,没过多久,李广就以后宫干政为由,在朝堂上弹劾白凝冰,说她恃宠而骄,挑拨后宫关系,影响陛下处理朝政,方源虽然驳回了李广的弹劾,却也意识到,白凝冰的存在,已经引起了外戚势力的不满。
从那以后,方源去长乐宫的次数更少了。他开始更多地去李贵妃和其他妃子的宫里,甚至还晋封了几位妃子,以此来安抚外戚势力。
白凝冰心里很失落,却只能默默忍受。她知道,方源是皇帝,他有自己的无奈,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只能乖乖地待在宫里,不给她添麻烦。
可她的退让,却被其他人当成了软弱,李贵妃被禁足期满后,更加变本加厉地针对她,她不仅在其他妃子面前说白凝冰的坏话,还暗中派人在白凝冰的饭菜里下毒,幸好挽月发现得及时,白凝冰才没有出事。
白凝冰把这件事告诉了方源,方源虽然派人调查,却没有查到任何证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白凝冰知道,一定是李贵妃做的,可没有证据,她也只能自认倒霉。
渐渐地,宫里开始流传各种关于白凝冰的谣言,有人说她是灾星,会给皇宫带来灾祸;有人说她和侍卫有染,水性杨花;还有人说她之所以能得宠,是因为会妖术,迷惑了陛下。
这些谣言让白银冰心里不舒服,白凝冰想向方源解释,可方源却总是很忙,每次见她,都只是匆匆几句就离开了,根本不给她解释的机会。
更让她伤心的是,方源似乎也相信了这些谣言,有一次,他去长乐宫,看到一个侍卫在跟白凝冰汇报宫里的情况,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冷冷地说:凝冰,朕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朕对你那么好,你竟然……
陛下,不是你想的那样!白凝冰连忙解释:他汇报宫里的情况,没有别的意思!
够了!方源打断她,语气冰冷的说:你不用解释了,朕不想听,从今天起,你就在长乐宫好好待着,没有朕的允许,不准踏出宫门一步!
说完,他转身就走,没有给白凝冰任何辩解的机会。
白凝冰僵在原地,她看着方源离去的背影,心里很难受。
她不明白,为什么方源不再相信她了为什么他们之间会变成这样
挽月看着她伤心的模样,哭着说:娘娘,陛下一定是被谣言蒙蔽了,您别伤心,等陛下冷静下来,一定会明白的。
白凝冰摇摇头,然后说:他不会明白了,他现在心里只有江山,只有他的皇位,再也没有我了。
从那以后,方源再也没有去过长乐宫。白凝冰被禁足在宫里,她每天都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天空,盼着方源能来看她,希望他能相信她,可每次等来的,都是失望。
她不知道,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悄然向她和白家袭来。
5
爱恨成空
永安二十二年,秋。
北方的匈奴突然入侵,边关告急,方源派大将军李广率军出征,可李广却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李广是外戚势力的核心人物,他的失败,让不少朝臣开始质疑外戚势力的能力。方源也借此机会,开始削弱外戚的势力。
可就在这时,一封匿名信突然送到了方源的手中,信中说,白家与匈奴勾结,白敬之暗中给匈奴提供粮草和情报,导致李广战败,信中还附了证据,几封白敬之与匈奴往来的书信。(书信是伪造的)。
方源看到信后,勃然大怒,他虽然知道白敬之不可能通敌叛国,但这封信却给了他一个削弱白家势力的机会,白家是他登基的最大功臣,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威胁到他的皇权,而且,太后一直视白家为眼中钉,多次要求他打压白家。
一边是江山社稷,一边是曾经的挚爱和功臣,方源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他知道,只有削弱白家的势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皇权,才能让太后和外戚势力满意,才能稳定朝堂。
他没有给白敬之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将白敬之和白家所有人都抓了起来,打入天牢。
消息传到长乐宫时,白凝冰正在弹琴。听到消息的瞬间,她手里的琴弦一下断了。
你说什么白凝冰猛的站起来,脸色有些苍白,抓住挽月的手,声音颤抖:我父亲和家人怎么了你再说一遍!
娘娘,挽月哭着说:陛下说太傅大人通敌叛国,已经把太傅大人和白家所有人都抓起来了,打入天牢了!
不可能!白凝冰猛地推开挽月:我父亲是忠臣,他不可能通敌叛国!一定是有人陷害他!我要去找陛下,我要去找陛下问清楚!
她刚跑到宫门口,就被侍卫拦住了。
宸妃娘娘,陛下有令,没有他的允许,您不能踏出长乐宫一步!侍卫面无表情的说。
让开!白凝冰对着侍卫说:我要去找陛下,我父亲是被冤枉的,你们让开。
可侍卫们纹丝不动,任凭她怎么说,都不让她出去。
白凝冰看着紧闭的宫门,绝望地坐在地上,她知道,方源是故意不让她出去的,他不想听她的解释,他已经决定要牺牲白家了。
方源,你这个骗子!白凝冰趴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你说过要护我周全,你说过不会让我受半点委屈,可你现在却要杀我全家!你这个骗子。
她的哭声传遍了长乐宫,却传不到方源的耳朵里。
几天后,方源下令,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将白敬之及其长子白明轩斩首示众,白家其他一百七十三口人被贬为奴籍,流放三千里。
行刑那天,白凝冰被侍卫押到了刑场,她穿着一身囚服,头发散乱,她看着跪在刑场上的父亲和兄长,眼中只剩下绝望。
父亲!兄长!白凝冰拼命挣扎着,想要冲到他们身边,却被侍卫死死按住。
白敬之看着她,眼里带着心疼和愧疚:凝冰,是父亲对不起你,是父亲连累了,你要好好活着,一定要好好活着。
父亲!白凝冰哭着喊:是我对不起你,是我当初劝你支持方源,是我害了你和白家……
时辰到,行刑!监斩官的声音响起。
刽子手举起大刀,寒光一闪。
白凝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和兄长的头颅掉落在地上,鲜血溅了她一身。她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当白凝冰再次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冷宫里。
挽月守在她身边,看到白凝冰醒来说:娘娘,您醒了感觉怎么样
白凝冰看着天花板,眼神空洞,没有说话。
她的世界,已经在父亲和兄长人头落地的那一刻,心中很是绝望。
方源来看过她一次,手里拿着一件棉袄,递给她:凝冰,天气冷了,穿上吧。
白凝冰没有接,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恨意:陛下,你杀了我全家,你还有脸来见我
方源的脸色沉了下来,语气冰冷的说:白凝冰,白家通敌叛国,罪有应得,与朕无关!你若是再胡言乱语,休怪朕不客气!
不客气白凝冰笑了,语气里充满仇恨的说:你还能对我怎么样杀了我吗你杀了我吧,我不想再活着了,我不想活在这个充满了谎言和鲜血的世界里!
方源看着她眼底的恨意,心里感觉很难受,他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转身离开。
从那以后,白凝冰就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哭,不再笑,每天只是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天空,她开始拒绝吃饭,拒绝喝水,身体越来越虚弱。
挽月看着她一天天消瘦下去,心里急得团团转,却毫无办法。她只能每天默默地为她擦拭身体,为她端来饭菜,希望她能多少吃一点。
永安二十七年,冬。
白凝冰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她躺在床上,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挽月坐在床边,握着她冰冷的手,哭的撕心裂肺:娘娘,您别睡,您醒醒啊!陛下一定会来救您的,您再等等,再等等……
白凝冰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挽月,脸上露出一抹凄凉的笑:挽月,别等了,他不会来的……我累了,我想睡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逐渐没了气息。
娘娘!挽月哭着喊:您别睡,您看看我,我是挽月啊!
白凝冰没有再回应她,眼睛缓缓闭上,手也无力地垂了下去。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方源穿着龙袍,快步走了进来,他看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白凝冰,快步走到床边,握住她冰冷的手:凝冰,你醒醒!朕来看你了,你醒醒啊!
可白凝冰再也不会醒了,她的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像是解脱了一样。
方源看着她冰冷的身体,看着她脸上的笑容,突然崩溃了,他抱着白凝冰的身体:凝冰,对不起,朕错了!白家是被冤枉的,是朕对不起你,是朕害了你全家!你醒醒,朕给你平反,朕封你为后,朕一辈子对你好,你醒醒啊!
可他的道歉,来得太晚了。
白凝冰再也听不见了。
几天后,方源下旨,为白家平反,恢复白敬之的名誉,将白家被流放的人全部召回帝都,恢复身份,他还下旨,追封白凝冰为皇后,与他合葬在一起。
可这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白凝冰死后,方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他每天都会去冷宫里待一会儿,坐在白凝冰曾经坐过的窗边,看着窗外的天空,仿佛还能看到她穿着淡紫色裙子,坐在桃树下看书的模样。
他坐拥天下,却失去了那个曾经满眼都是他的女孩。
永安三十七年,方源病重,弥留之际,他一直说着:凝冰,等我,朕来陪你了。
说完,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他这一生,得到了江山,得到了权力,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这场始于桃花的爱情,最终,还是消散在了风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