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凌修的父母早就过世了,白家村里有的近亲也不多,因贪图白家的那点财产,也早就已经翻了脸,后来再想圆回来,亲近亲近也是来不及了。
白凌修十六岁就上了战场,在亲人家里虽然有吃有住,却也是要动手干活才有饭吃,到了冬日没有活干的时候,就得省着吃,有时一日也就吃上一顿。
年纪太小,没有地方可去,也是无计可施,后来知道可以去参军,在军中有吃有住,不用欠人情还可以锻练自己为自己谋个将军,他便去了。
他也不是个施恩不报的人,白家的田产被占了,他也没说什么,都是些不值钱的,他在军中拿得薪饷也是寄了几回,算是还了几年饭钱和照料。
一年多前回了白家村,见他那模样,亲戚当他是个累赘,巴不得与他撇得干干净净的,不想与他有半点关系,生怕他惨烈的模样往后半辈子都得靠着他们养。
原就是表亲,关系不近,那一年更是断得彻底,要白凌修再也不要登门。
后来清秋的名声做出来,家里有钱了,白家的表亲也上门来认过一回,没讨到什么好,后来便不再来了。
在白家村的人,也万万不敢来京里的。
一来路途遥远,路上会有无数的变数,二来则是白凌修早就把他欠的情还得干干净净还有得多。
白凌修其实没什么亲人了。
这些上门的无非就是攀的,白凌修初入军营,结交了一些好友,这些人有的在战场上失踪了,有的战死,有的虽活着,并不一定就运气好得被提拔成了将军。
当初白凌修甚至与其他三位好友结拜了,定下虽不是同日生,倒也不必同日死,只要在战场之上,拼尽所有护着自己和对方。
万一其中一个出了事,其他三个就要代为照料他们的家人。
共四人结拜,其中两人已经战死沙场,朝廷虽给了抚恤金,却不多,早就被花尽,白凌修与另一名还活着的兄弟会按时给他们支援。
可有时人心是不知足的,得知白凌修当上了将军,他们甚至举家搬到了京城来,因知道他们允诺过,是照料死去之人的家属。
他们来投靠也是理所当然的,光是每个月那一点的救济根本就不够用。
清秋到前厅一看,来的人还真不少,大大小小的也有十来个,年纪最大的已经六七十岁,最小的只有六七岁。
白凌修与霍七,陈启和李量结拜,陈启和李量不幸战死,白凌修和霍七遵照之前的允诺,一人负责一个,白凌修负责陈启的家属,霍七负责李量的家属。
白凌修更倒霉一些,陈家的家属就是一群吸血鬼,霍七负责的李家家属除了他每个月寄过去的生活费,极少有吵闹的时候。
陈家人不满足,白凌修每月发了俸禄,八成都交给了陈家,可陈家还是不满足,除了要他十成十的,还要朝廷下来的封赏,甚至想要住进将军府。
白凌修以皇上赏赐为由并没有让他们住进来。
这一回,是听说白凌修领了封赏,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要来分一杯羹。
陈启的父母都健在,父亲七十,母亲六十多岁,年纪算大的,不过,陈启不是独子,他上头还有两名兄长和一个姐姐以及一个妹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姐姐已经出嫁了,妹妹已经过了出嫁的年纪,如今年二十二。
陈启是还有两兄一弟可以照料一双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