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戚许故意走到姜莱面前,微笑着说:“谢谢你的‘指点’,让我发现我的设计图还有改进的空间。
不过下次要想搞破坏,记得手法高明一点。”
姜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支支吾吾地说:“你、你在胡说什么?我听不懂...”
“你最好是真的听不懂,”戚许意味深长地说,“我就是奉劝你一句,你还是把自己的心思多放在学习上,而不是这些歪门邪道上。”
看着姜莱仓皇离开的背影,戚许知道,这场较量还远未结束。
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她都会勇敢面对。
毕竟,在这个属于她的故事里,她才是主导者。
戚许开始为传统工艺创新大赛潜心准备。
她决定以榕城特有的“水乡韵味”为主题,设计一套既能展现江南水乡柔美,又符合现代都市审美的服装系列。
每天下课后,她都泡在图书馆查阅地方志和民俗资料,周末还特意去老街走访老绣娘,请教传统技法。
这天,戚许在老街的一家绣坊里遇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正在绣一副精美的双面绣。
戚许被老人的技艺深深吸引,站在旁边看了好久。
老奶奶抬起头,慈祥地笑道:“小姑娘,你也对刺绣感兴趣吗?”
戚许连忙点头:“奶奶,您绣得真好!我在准备一个比赛,想学习传统的榕绣技法。”
老奶奶放下针线,仔细端详戚许:“难得现在还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个。来,我教你几个诀窍...”
在老人的指点下,戚许学会了好几种几乎失传的针法。
她如获至宝,连夜将这些传统技法融入自己的设计中。
与此同时,姜莱也在暗中行动。
她通过林薇薇的关系,结识了大赛主办方的一个工作人员,经常请客送礼,想要打探比赛内幕。
姜莱特意约了大赛工作人员小王在一家高档茶馆见面。
她提前半小时就到了,选了个隐蔽的包厢,点好了最贵的龙井茶和茶点。
小王姗姗来迟,一进门就不好意思地说:“姜同志,真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来晚了。”
姜莱赶紧起身相迎,脸上堆满笑容:“王同志太客气了,您能来就是给我面子了。快请坐,我点了您最爱喝的龙井。”
两人寒暄了几句,姜莱故意把话题引到大赛上:“王同志,听说这次大赛规模很大啊,评委会都是业内顶尖专家呢!”
小王抿了口茶,得意地说:“那可不!这次请来的都是重量级人物,评委会主任可是从京市请来的大专家。”
姜莱眼睛一亮,趁机问道:“那主任他老人家都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啊?我们这些参赛者也好学习学习。”
小王压低声音:“主任最看重原创性,特别讨厌抄袭。去年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抄袭了别人的设计,直接被取消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