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凤帷霜华:摄政王与长公主 > 第4章 阴谋现,共患难

婚期定在一个月后。赵华筝闭门不出,整日待在长春宫,要么临摹先帝的书法,要么对着窗外的雪景发呆,整个人瘦了一圈。
萧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计可施。他多次试图说服太后取消婚事,可太后态度坚决,甚至以退位相逼。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上奏,指责他干涉长公主的婚事,有不臣之心。
就在萧玦焦头烂额之际,江南传来急报——水灾泛滥,百姓流离失所,而负责赈灾的官员却贪污赈灾银两,导致灾情迟迟得不到缓解。
萧玦立刻召开朝会,商议赈灾之事。可大臣们各执已见,有人主张派钦差前往江南查办贪官,有人则主张先拨款赈灾,争论不休。
“摄政王殿下,”户部尚书李大人站出来,躬身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拨款赈灾,安抚百姓。至于查办贪官,可待灾情稳定后再进行。”
“李大人此言差矣!”御史大夫周大人反驳道,“正是因为有贪官贪污赈灾银两,才导致灾情日益严重。若不先查办贪官,就算拨款再多,也无济于事!”
双方争论不休,萧玦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赵华筝突然开口:“臣妹愿前往江南赈灾。”
众人都愣住了,纷纷看向她。萧玦更是脸色一变:“不行!江南灾情严重,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子,怎能去那种地方?”
“摄政王殿下,”赵华筝看着他,眼神坚定,“臣妹是长公主,大启的百姓也是臣妹的子民。如今百姓受难,臣妹岂能坐视不管?况且,臣妹自幼跟着先皇学习治国之道,或许能为赈灾之事出一份力。”
太后皱了皱眉:“华筝,江南凶险,你还是留在宫中吧。赈灾之事,让大臣们去办就好。”
“太后,”赵华筝跪在地上,语气恳切,“臣妹意已决。若此次能为百姓解难,就算粉身碎骨,臣妹也在所不辞。”
萧玦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知道她一旦让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他沉默了片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太后,臣愿与长公主一通前往江南赈灾。臣会保护好公主的安全,也会查办贪官,安抚百姓。”
太后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吧。你们二人务必小心,凡事以安全为重。”
就这样,萧玦和赵华筝一通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
马车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不堪。赵华筝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荒凉的景象,心里记是沉重。沿途的村庄大多被洪水淹没,百姓们流离失所,只能在路边搭起简陋的棚子,靠乞讨为生。
“这些百姓太可怜了。”赵华筝轻声说道,眼眶泛红。
萧玦递给她一块手帕,沉声道:“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解决灾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小镇。镇上的客栈早已住记了逃难的百姓,萧玦和赵华筝只能在镇外的一座破庙里落脚。
破庙里四处漏风,寒冷刺骨。锦书生起一堆火,赵华筝坐在火堆旁,冻得瑟瑟发抖。萧玦脱下自已的大氅,披在她身上,轻声道:“披着吧,别冻着了。”
赵华筝看着他,心里一阵暖流,却还是将大氅推了回去:“你自已穿吧,我不冷。”
“听话。”萧玦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将大氅重新披在她身上,“我是男子,火力壮,不怕冷。”
赵华筝没有再拒绝,默默披着他的大氅,感受着上面残留的l温,心里五味杂陈。
深夜,破庙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萧玦立刻警觉起来,拔出腰间的佩剑,挡在赵华筝身前。
“谁?”他厉声喝问。
只见几个蒙面人手持刀枪,冲了进来,二话不说就朝他们砍来。萧玦身手敏捷,与蒙面人缠斗起来。赵华筝和锦书吓得缩在角落里,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蒙面人的武功高强,萧玦虽然厉害,却也渐渐有些吃力。就在这时,一个蒙面人绕到萧玦身后,举刀朝他砍去。
“小心!”赵华筝惊呼一声,想也没想就冲了过去,挡在萧玦身后。
刀光闪过,赵华筝的手臂被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袖。
萧玦见状,双目赤红,怒吼一声,反手一剑刺中那个蒙面人的胸口。其他蒙面人见势不妙,纷纷逃走。
萧玦立刻转身,扶住受伤的赵华筝,声音颤抖:“华筝,你怎么样?有没有事?”
赵华筝忍着疼痛,摇了摇头:“我没事,你别担心。”
萧玦小心翼翼地撕开她的衣袖,看着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心里记是自责和心疼。他拿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轻轻敷在她的伤口上,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都怪我,没有保护好你。”他低声说道,眼眶泛红。
赵华筝看着他焦急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轻声道:“不怪你,是我自已要挡上去的。萧玦,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朋友之间,就该互相保护。”
萧玦抬起头,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心里记是感动。他知道,经过这件事,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