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我的椅子会写代码 > 第一章

1.最后一盏灯
晚上九点半。
创智科技的开放式办公室里只剩林薇一个人。
头顶的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电流声,听得人头疼。
她打了个哈欠,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一堆乱七八糟的数据。
这些数字像一群喝醉的蚂蚁,怎么看都理不清。
倒霉,她小声嘀咕,重组第一天就加班。
今天部门刚拆散重组,她的新工位在角落,紧挨着消防栓。
这位置挺好,起码没人能站在后面偷看她干活。
行政部的老王下午拖来一把旧椅子给她。
新的没了,你先用这把,老王说,别看旧,舒服着呢。
林薇往后靠了靠。
椅子是棕色的老式皮质办公椅,扶手都磨得发亮了。
坐上去确实软硬适中,比那些人体工学椅强多了。
就是样子太老气,跟整个办公室的现代风格完全不搭。
她叹了口气,强迫自己回到数据模型上。
老板明天早上就要这个分析报告。
但她卡在了一个关键的数据关联上,怎么都跑不通。
手指把键盘敲得噼啪响,错误提示一次次弹出来。
见鬼了,她对着电脑屏幕抱怨,到底哪里不对
胃里传来一阵咕噜声。
饿的。
楼下便利店应该还没关。
她保存文件,站起来拿外套。
办公室安静得可怕,她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
走到门口,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她的工位那片区域陷在阴影里。
只有屏幕保护程序的亮光,在那把旧椅子上投下一点点微光。
那椅子看起来……特别稳当。
好像它就应该在那儿,待了很多年一样。
她摇摇头,觉得自己是饿出幻觉了。
赶紧吃完回来干活。
她按下电梯按钮,心里盘算着是吃饭团还是三明治。
这个漫长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2.错误的答案,正确的提示
便利店的三明治像块冰坨子。
林薇三口两口塞完,灌下半杯凉咖啡,喉咙被噎得生疼。
她小跑着回到办公室大楼,冷风把她吹得清醒了点。
刷卡,进门。
办公室里比她离开时更静了。
只有服务器机房传来低沉的嗡鸣。
她一屁股坐回那把旧椅子,皮革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承托住她的疲惫。
她深吸一口气,准备继续跟那堆数据死磕。
屏幕上的代码依然一团乱麻。
她试了三种算法,结果一次比一次离谱。
完了,她瘫进椅子里,明天交不了差,直接卷铺盖走人。
她盯着天花板,无意识地用指尖敲着扶手。
关联性到底出在哪儿了她喃喃自语,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维度错了。
一个念头,清晰又冰冷,毫无征兆地砸进她脑子里。
不是她自己的声音。更像一个结论,直接塞给了她。
林薇猛地坐直身体,心脏咚咚跳。
她环顾四周。
没人。
只有一排排整齐的黑色电脑屏幕,像无数只沉默的眼睛。
谁她问出声。
没人回答。
空调出风口单调地吐着冷气。
她一定是太累,出现幻听了。
她搓了把脸,目光重新落回屏幕。
维度错了……她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念头。
鬼使神差地,她动手修改了数据模型的维度参数。
敲下回车键。
进度条飞速跑完。
屏幕一闪,结果出来了。
完美。
不仅错误消失了,模型运行得比预期还要流畅高效。
林薇盯着屏幕,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这不可能。
她试了一晚上都没搞定,怎么突然就……
那个念头。
那个陌生的提示。
她缓缓靠向椅背,手心有点冒汗。
这把椅子……
她低头看了看身下。
老旧的皮革温顺地包裹着她。
她猛地站起来,椅子滑轮向后滑了一小段。
她走到过道中间,又仔细听了一会儿。
只有寂静。
见鬼了。她小声说。
这次不是抱怨。
是字面意思。
她慢慢坐回椅子上,动作有点僵硬。
心脏还在怦怦跳。
她看着屏幕上的完美结果,又看了看空荡荡的办公室。
最后,她拿起笔,在便利贴上写了两个字:维度。
把它贴在了显示器的边框上。
今晚能下班了。
但她知道,这事没完。
3.沉默的搭档
第二天早上,林薇顶着黑眼圈走进办公室。
部门里人来人往,没人多看她一眼。
她把昨晚的分析报告发给老板。
十分钟后,老板回了邮件:不错。继续保持。
就这五个字。
林薇盯着屏幕,松了口气,又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她小心地坐到那把椅子上。
皮革冰凉。
白天看,它更旧了,扶手上有几道深刻的划痕。
她左右看了看,同事们都在忙自己的。
没人注意这把破椅子。
一整天,她都在偷偷观察。
可椅子就是椅子,一动不动。
那个清晰的提示再没出现过。
她甚至有点怀疑昨晚是自己饿晕了头。
下午,新任务来了。
比昨晚的更棘手。
是一堆混乱的用户行为数据,要找出隐藏模式。
她折腾了两小时,毫无进展。
隔壁工位的同事小李探过头。
薇姐,老板刚催这个了,你搞得定吗
林薇干笑一下:尽量。
她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手放在键盘上。
心里默念:喂在吗
没反应。
她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她只好继续埋头苦干。
手指敲得发酸,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
眼看下班时间要到了,她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
完了,她极轻地嘟囔,几乎只是嘴唇动了动,这次死定了。
突然。
那个感觉又来了。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更像一个坐标,一个方向感。
时间戳偏移量+0.3秒校准。
她手指一顿。
这次她没有犹豫,立刻照做。
修改参数,重新运行。
数据流哗啦啦地滚动,清洗,归类,模式清晰地浮现出来。
完美得令人窒息。
她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背后渗出一点冷汗。
这不是幻觉。
这椅子真的会回答。
小李又探过头,惊讶地说:我去,薇姐你神速啊!这么快就搞定了
林薇扯出一个笑:啊……凑巧想到了。
她赶紧把结果发出去。
下班铃响了。
同事们说说笑笑地离开。
林薇磨蹭到最后。
她看着那把椅子,心情复杂。
像个捡到枪的小孩,又怕又忍不住想摸。
她伸出手,用手指轻轻蹭了一下扶手上一道最深的划痕。
你到底是什么东西她低声问。
椅子沉默着。
她抓起包,快步走出办公室。
比平时都快。
但她知道,明天她还会来。
尽早。
4.老黄历
中午食堂,人声鼎沸。
林薇端着餐盘,一眼瞄见行政部的老王独自坐在角落扒饭。
她立刻凑了过去。
王师傅,吃饭呢林薇薇笑着坐下。
老王从饭碗里抬起头,嗯了一声。
想问您个事儿,林薇夹起一块土豆,装作不经意,我那把椅子,挺老的,哪儿来的啊坐着还挺舒服。
老王嚼着饭,眯眼想了一下。
哦,你说角落里那把皮的吧老古董了。
他喝了口汤。
仓库里清出来的。以前技术部用的,估计用了得有十年了。
技术部林薇薇心里一动,谁用过的还记得吗
老王摆摆手:那么久的事,谁记得清。技术部人来人往,搬了好几次楼层了。
他压低点声音:不过那位置……好像以前是个闷葫芦的程序员坐的。挺有才,但不太合群。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薇薇停下筷子:叫什么还记得吗
姓陈吧……陈什么来着老王皱着眉使劲想,陈墨!对,是这名儿。搞算法的,有点怪。
他现在去哪了
老王表情淡了点,摇摇头。
人不在了。好几年前的事了,说是项目太拼,加班熬太狠,人没了。就在公司……唉。
他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林薇感觉后颈有点发凉。
没了
嗯,老王端起盘子站起来,可惜了。你小子干活别学他,该下班下班。
他拍拍屁股走了。
林薇一个人坐在喧闹的食堂里,觉得周围的声音都隔了一层。
陈墨。
算法。
人没了。
就在公司。
她低头快速扒完饭,回到办公室。
午休时间,办公室里很安静。
她走到自己的工位前,看着那把椅子。
磨光的皮革,深深的划痕。
现在看起来不一样了。
它曾经属于一个叫陈墨的人。
一个有才、不合群、没了的程序员。
她慢慢坐下去,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道扶手边的划痕。
这痕迹是他留下的吗
他当时在想什么
那个回答……是他吗
一个同事哼着歌走进来,打破了寂静。
林薇猛地回过神,打开电脑,假装开始工作。
屏幕亮起,映出她有点苍白的脸。
她得知道更多。
关于陈墨。
关于这把椅子。
关于那些回答。
她点开公司内网的搜索框,犹豫了一下,输入了两个字:
陈墨。
5.深夜对话
晚上十点十五分。
办公室又只剩林薇一个人。
她没开大灯,只有屏幕光和远处安全出口的绿光照亮工位。
她今天没急着干活。
而是带了两罐冰咖啡,一罐放在桌子上,对着那把空椅子。
像个傻子。
她坐下,椅子发出熟悉的细微声响。
喂,她对着空气说,声音有点干,陈墨
没人回答。
只有空调在哼唧。
她有点尴尬,打开一罐咖啡喝了一口。
我知道这很怪,她继续说,眼睛看着屏幕,但……谢谢你帮我。那些算法提示。
她顿了一下。
老王跟我说了你的事。
说出这个名字,她感觉周围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秒。
也许是心理作用。
她鼓起勇气,手指轻轻放在冰凉的皮革扶手上。
那个数据模型,维度纠偏的思路很厉害。时间戳校准也是。是你做的,对不对
她声音很轻,怕惊扰什么。
忽然,她感到一阵极其轻微的眩晕。
不是生理上的。
更像一段情绪,直接涌进脑子。
不是声音,是一种感觉:疲惫,专注,还有一丝……未被理解的固执。
她屏住呼吸。
是你吗她低声问。
那股感觉没有增强,但也没有消失。
像默认为。
她靠在椅背上,叹了口气。
我也经常觉得他们不懂,她看着漆黑的电脑屏幕,像在自言自语,瞎催进度,乱改需求。
那股疲惫感似乎共鸣了一下。
她没得到任何具体的回答。
但那种有人在的感觉,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清晰。
不是一个鬼魂。
更像一段被困住的、极度专注的注意力。一个残留的习惯。
她喝完最后一口咖啡,把罐子捏扁。
我得走了,她说,明天……还有个会要开。
她站起身,那种被注视的感觉慢慢消散了。
她关掉电脑,拿起包。
走到门口,她回头看了一眼。
那把椅子静静待在阴影里。
晚安,陈墨。她小声说,然后迅速拉开门走了。
走廊的声控灯应声亮起。
办公室里重归寂静。
6.危险的效率
一周后,林薇成了部门里的效率女王。
老板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光。
小林啊,最近状态很好!继续保持!
他把最难啃的骨头都扔给她。
数据清洗,算法优化,甚至是遗留系统的烂摊子。
林薇来者不拒。
她不再需要喃喃自语。
只要坐在那把椅子上,手指碰到键盘,专注地想一个问题。
那个清晰的提示就会准时出现。
有时是一个公式片段,有时是一个优化路径。
精准得可怕。
她甚至开始享受这种状态。
深夜的办公室不再令人孤独。
她感觉自己有个沉默又顶尖的搭档。
她干活,他指点。
完美组合。
她开始习惯在工位吃晚饭。
一边嚼着沙拉,一边对椅子说话。
今天老板又画大饼了。
前端那边又改需求,真烦人。
那股安静的存在感通常会在附近,像在倾听。
偶尔会传来一丝微弱的理解般的情绪波动。像是认同。
她的工位上贴满了便利贴。
上面记满了那些精妙的、不属于她的思路。
缓存预加载序列、非线性回归简化参数……
她怕自己忘了。
小李凑过来看,啧啧称奇。
薇姐,你这笔记跟天书似的。有啥秘诀吗
林薇下意识侧身挡了一下屏幕。
没什么,瞎琢磨的。
她笑得有点不自然。
下班越来越晚。
她发现自己离开办公室时,会有点焦躁。
家里的椅子不舒服,太安静了,思路会断掉。
周五晚上,她攻克了一个困扰技术部很久的底层架构问题。
方案完美得不像话。
她兴奋地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扶手。
我们做到了!她脱口而出。
说完她自己愣了一下。
我们
那股熟悉的专注感在她周围轻轻涌动。
但这次,里面似乎夹杂了一点别的。
一丝极其微弱的……满足感
来自椅子。
林薇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
她看着屏幕上那串优雅的代码。
我们。
这个词在她脑子里转了一圈。
她忽然意识到,她已经一周没自己独立解决过任何一个像样的问题了。
她关掉屏幕,办公室里瞬间暗了下来。
只有城市的光从窗外透进来,勾勒出椅子的轮廓。
她没像往常一样说再见。
只是拿起包,快步走了出去。
脚步声在走廊里显得特别响。
7.他的习惯
周一早上,林薇在咖啡机前排队。
同事小张端着杯子,上下打量她。
薇姐,你最近打字声好猛啊,噼里啪啦的,跟你以前风格不一样。
林薇一愣:有吗
有啊,小张模仿了一下,又快又重,跟敲鼓似的。特有劲。
林薇端着咖啡回到工位,有点出神。
她打开代码编辑器,习惯性地开始敲。
手指落下的力道确实比平时重,节奏也更快,更不容置疑。
她停下来,看着自己的手。
这确实不是她以前的习惯。
中午吃饭,她下意识点了最辣的麻婆豆腐。
吃了一口才反应过来,她以前根本受不了这么辣。
胃里烧得慌,但嘴里却觉得异常痛快。
她记得老王提过,陈墨是四川人。
下午开会讨论一个技术方案。
有人提出个保守但稳妥的做法。
林薇几乎立刻反驳:太慢。冗余度太高。应该用边缘计算节点分流,预处理后再回传。
语气干脆,甚至有点咄咄逼人。
同事们惊讶地看着她。
这不像平时那个温和好说话的林薇。
她自己也愣住了。
这个方案……是昨天深夜她坐在椅子上时,脑子里闪过的一个念头。
她当时觉得有点激进,没细想。
现在却脱口而出。
会议结束后,她心里有点发毛。
她开始留意自己那些细微的变化。
写注释时,会用一种更简略、更硬的句式。
思考时,会无意识地用指尖快速敲击桌面,敲出一个特定的、急促的节奏。
她甚至在自己的草稿纸角落,发现了一个反复涂画的、复杂的函数曲线图。
那根本不是她当前项目需要的东西。
她点开公司内网旧版论坛,搜到一个十年前的技术帖子。
发帖人:CM。
帖子里的代码风格,论证方式,那种斩钉截铁的自信感……
和她这几天表现出来的样子,像得可怕。
她猛地关掉网页,心脏怦怦跳。
她去洗手间,用冷水冲了把脸。
镜子里的人看起来还是她。
但眼神里有种陌生的专注和急躁。
晚上,她故意没加班。
准时打卡下班。
回到家,她试图写点自己的小程序。
却发现脑子像生了锈,注意力很难集中。
总觉得椅子不对,桌子不对,环境太吵。
心里空落落的,像少了点什么。
她烦躁地合上电脑。
那一刻,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浪费时间。不如回公司干活。
她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那不像她的想法。
更像……他的。
8.他的项目
周三下午,老板把林薇叫进办公室。
有个‘好东西’给你,他笑得像捡了钱,总部那边压下来的老项目,陈年烂账。本来死透了,不知谁又提起来,说可能有价值。
他推过来一叠厚厚的资料。
封面上写着:‘星图’数据链路优化协议。
林薇眼皮一跳。
她听过这名字。技术部著名的坑王,投入巨大,最后不了了之。
创始人……是陈墨。
听说你最近解决老问题很有一手,老板说,试试看,挖挖有没有剩余价值。不用有压力。
压力
林薇感到一股陌生的兴奋从脊椎窜上来。
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她接下了文件。
回到工位,她立刻翻开资料。
复杂的架构图,激进的算法设计,还有大量未完成的代码注释。
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熟悉的、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
是他的东西。
她坐下,手指刚碰到键盘。
一股强烈的冲动就涌了上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清晰。
不是碎片式的提示,而是一个完整的、亟待执行的意志。
完成它。证明它。
她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开始工作。
效率高得吓人。
陈墨残留的思路像开了闸的洪水,通过椅子和她的手指倾泻而出。
她理解那些天马行空的设计,甚至能预判他下一步会怎么写。
她不是在修复。
她是在延续。
加班到深夜,她浑然不觉。
直到保安巡楼的手电光晃过她的工位。
还不走啊,林小姐
林薇猛地抬头,眼神有些发直。
马上就走。她的声音有点干涩。
保安走了。
她看着屏幕上几乎重构完毕的核心模块。
强大,优雅,但也……极度危险。
它绕过了好几条现有的安全协议,用了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近乎赌博的数据压缩方式。
这代码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属于陈墨的、不顾一切的天才。
一个冰冷的疑问突然砸进她脑子里:
这项目当年为什么被叫停
她试图停下来想想。
但那个冲动催促着她。
就差一点了。提交它。让他们看看。
她感到自己的手指移向鼠标,光标滑向提交按钮。
就在要点下的瞬间,她看到了代码注释里一小行极其隐蔽的标记。
是陈墨的名字缩写,和一个日期。
日期,就是他去世的那天。
她像被烫到一样猛地缩回手,后背惊出一层冷汗。
她在干什么
这根本不是她的项目!
她差点提交了一份完全不受控的、可能埋着雷的代码!
她剧烈地喘着气,盯着屏幕,仿佛第一次看清那些代码的真实面目。
那不是帮助。
那是侵蚀。
她猛地站起来,椅子被她撞得向后滑去,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她必须停下来。
现在。
9.我的椅子
林薇没关电脑。
屏幕上是那片危险的、诱人的代码。
她往后退了一步,远离工位。
那股强烈的冲动还在脑子里嗡嗡作响,像缠人的蜂群。
完成它。那个念头催促着,带着陈墨特有的固执。
不。她对着空气说,声音发颤,但很清晰。
脑子里的声音顿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抵抗。
随即更猛烈地卷土重来,夹杂着未被理解的愤懑和急切。
她感到一阵眩晕,太阳穴突突地跳。
她不是程序员吗不想看到最完美的方案诞生吗
这念头像糖衣炮弹。
林薇用力掐了自己胳膊一下,疼痛让她清醒了点。
这是你的项目,她喘着气,努力把话说完整,不是我的。
她不再试图和那股意识争论。
那是十年积压的执念,讲不通道理。
她全部力气都用在了一件事上:拒绝。
手指死死抠住旁边工位的隔断板,指甲压得发白。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重复:这是我的身体。我的手。我说了算。
那股外来的力量在她脑子里冲撞,试图夺回控制权。
她甚至感觉自己的右手手指微微抽动了一下,像要自己去敲键盘。
她把它死死按在腿上。
像一场无声的拔河。
汗水从她额角滑下来,滴在地上。
她牙关咬得发酸。
安静的办公室里,只听见她粗重的呼吸声。
几分钟,或者更久。
那股冲撞的力量渐渐弱了下去。
它没消失,但像是耗尽了力气,或者终于意识到无法真正占据她。
退潮一样,缩回了椅子的范围之内。
林薇脱力地靠在冰冷的隔断板上,浑身都在抖。
她看着几步外的那把旧椅子。
它看起来依然只是件家具。
但她知道不一样了。
她慢慢走过去,没有坐下,只是看着它。
你很厉害,她开口,声音沙哑,你的想法超前了十年,甚至更久。
她停顿了一下,吸了口气。
但你死了,陈墨。
这个名字说出来,她感到椅子上最后一点躁动的气息也平息了。
变成一种沉沉的寂静。
项目是好项目,但不该这样完成。她继续说,语气平静下来,我会把它整理好,把你的核心算法匿名开源。会有人用上的,我保证。
她做出承诺。
但你得走了。这椅子……该空了。
没有回答。
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彻底消失了。
空气里只剩下服务器低沉的嗡鸣。
她站直身体,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的代码。
然后移动鼠标,点了关闭,不保存。
屏幕暗下去。
10.自己的位子
周一,林薇去找了行政老王。
王师傅,能给我换个椅子吗那把旧的有点晃。她语气平常。
老王从报纸里抬头:早说嘛!仓库正好来了一批新的,人体工学,贵着呢。
他立马招呼人把那张旧皮椅拖走了。
新椅子是灰色的,网面透气,功能很多,可以调各种角度。
林薇坐上去试了试,有点硬,腰托顶得不太舒服。
她得慢慢适应。
下午,老板扔来个新需求,不大不小,正好卡在一个技术难点上。
小李探头问:薇姐,这个有点绕啊,一起看看
林薇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在新扶手敲了敲。
我先自己试试。
她花了比以前多三倍的时间。
查资料,试错,推翻重来。
中间有两次差点习惯性地想回头问点什么,又硬生生憋住。
汗都快出来了。
最后关头,她灵光一现,找到一个取巧但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算完美,但能用。
她长出一口气,把方案发给小李。
可以啊薇姐!小李很快回复,这思路清奇!
林薇笑了笑,回了个谢谢。
这次是她自己的谢谢。
下班铃响,她保存文件,关闭电脑。
动作流畅,没丝毫留恋。
窗外夕阳把工位晒得暖融融的。
她背上包,扫了一眼整洁的桌面。
新椅子静静待在原位,和她一样,透着点生疏,但稳稳当当。
走廊里遇到老王。
新椅子怎么样他问。
还行,林薇点头,坐久了应该就习惯了。
她走出大楼,晚风拂面。
口袋里手机震了一下,是朋友约饭的消息。
她低头打字回复,嘴角弯起来。
路灯亮起,拉长她的影子。
她没回头。
终章:新的代码
三个月后。
技术部季度分享会。
经理让林薇讲讲她负责的那个数据通道优化项目。
她站到会议室前面,背后PPT是几张简洁的架构图。
其实没啥特别的,她开口,下面同事都听着,就是多试了几次,错了就重来。
她讲了几处关键修改,语气平稳,没用什么高深术语。
有人提问,她回答了,答案不花哨,但扎实。
下来后,小李凑过来。
薇姐,讲得挺好。不过感觉……跟你之前那股神挡杀神的气势不太一样了。
林薇笑了:哪来什么神,之前是运气好。
回到工位。
新椅子已经被她坐得服帖了些,网面压出了点她的形状。
她打开编辑器,开始写新的脚本。
手指敲键的速度适中,力度寻常。
是她自己的节奏。
屏幕右下角弹出一个开源社区的通知。
她匿名提交的一个基础算法库收到了新的星标和感谢评论。
有人留言:思路干净,解决了实际问题。谢谢不知名的作者。
她看了一眼,关掉通知窗口。
心情不坏。
窗外天色渐暗,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她保存进度,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隔壁组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声音隐约传过来。
她拎起包,最后扫了一眼屏幕。
代码规整地停在它该停的地方。
明天再来,她知道从哪里继续。
走廊里碰到同事,点头打个招呼。
电梯下行,数字跳动。
她拿出手机,看了眼晚上的电影票时间。
玻璃门在身后合拢。
晚风温和,城市喧嚣扑面而来。
她汇入人流,步子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