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 第115章  锦囊乱邺城,巧计试张郃

邺城将军府内,愁云惨淡。
袁绍坐在主位上,面沉似水。他感觉自己就像被人当猴耍了。
前几天,曹操的使者满宠还咄咄逼人,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把皮球狠狠踢到他脚下。
他正憋着一股火,准备今天让麾下谋士们好好炮制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酷吏。
结果呢?
满宠今天跟换了个人似的,温顺得像只绵羊,绝口不提玉玺之事,
反而满嘴都是“睦邻友好”、“从长计议”,谦卑恭顺,把袁绍自己都搞得不会了。
一拳打在棉花上,这种感觉让袁绍无比憋闷。
“此事必有蹊跷!”谋士郭图捻着胡须,眼神阴鸷,“那满宠昨日还气焰嚣张,今日却低眉顺眼,定是曹阿瞒又在背后搞什么鬼蜮伎俩!”
“奉孝所言极是。”逢纪也附和道,“曹操此举,进退自如。他若强硬,可离间我等与江东的关系;”
“他若退让,又让我等显得咄咄逼人,失了诸侯盟主的气度。此人心机之深,不得不防。”
一旁的审配则相对冷静,他皱眉道:“关键不在于曹操想做什么,而在于,是什么让满宠一夜之间,改变了态度?难道是许都发生了什么变故?”
没人能想明白。
这就像一盘棋,对方忽然走了一步谁也看不懂的废棋,反而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和猜忌。
“哼!”袁绍猛地一拍桌案,打断了谋士们的争论,“曹操以为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传我将令,派使者去许都,就说我河北对玉玺之事,亦是忧心忡忡。”
“既然曹司空公务繁忙,我愿代劳。不过,此事体大,需先问过天子,再与曹司空当面会商,方能定夺!”
袁绍的对策,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正中曹操下怀。
你不是把皮球踢给我吗?我再给你踢回去,而且直接踢到天子那里,让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玩不下去。
然而,这一来一回,至少又是月余的时间。
真正急于解决玉玺这个烫手山芋的江东,反而被晾在了一边。
袁绍以为自己扳回一城,心中稍慰。
他却不知,这所有的一切,都在邺城百里外,安阳客栈一个小院中的那个白衣男子算计之内。
“夫君,袁绍派人去许都了。”孙尚香一边给郭独射剥着葡萄,一边兴致勃勃地汇报着探子传来的最新消息,“这下可热闹了,曹操和袁绍,算是杠上了。”
“这不叫杠上了。”郭独射接过葡萄,丢进嘴里,懒洋洋地说道,“这叫狗咬狗。我不过是扔了一根看不见的骨头,在他们俩中间而已。”
貂蝉在一旁掩嘴轻笑:“夫君这比喻,虽不雅致,却也贴切。”
“粗俗,但好用。”郭独射伸了个懒腰,“曹操和袁绍都是聪明人,但聪明人想得就多。”
“想得一多,就容易自己吓自己。满宠这颗钉子,算是暂时拔掉了。接下来,该办点正事了。”
他从怀中,又取出了一个空白的锦囊。
“夫君,你这小袋子,到底装了多少啊?”孙尚香好奇地戳了戳,“上次那个吓得满宠屁滚尿流,这次又要送给谁?”
“送给一个聪明人。”郭独射提笔,在锦囊内的绸布上,写下了一句话,然后封好。
“子龙。”他唤了一声。
赵云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院中,单膝跪地。
“主公有何吩咐?”
“此物,你设法让巡城的兵士‘无意中’捡到。记住,一定要确保,此物最终能送到另一个人手上。”郭独射将锦囊递给赵云。
“何人?”
“大将,张郃。”
【叮!宿主成功利用信息差与心理威慑,兵不血刃化解曹操的祸水东引之计,并成功挑拨曹袁关系,搅乱河北政局,尽显幕后黑手的风范!】
【奖励嘴炮值:100000点!】
【系统评价:您真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搅屎棍,但我喜欢!请继续您的表演,争取早日把这天下搅成一锅粥,然后您好从中捞鱼!】
……
张郃,字儁乂,河间人。
他与袁绍帐下那些靠着出身和钻营上位的将领不同,他治军严整,为人沉稳,极受部下爱戴。
此刻,他正在邺城的城墙上巡视,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处的防御工事。
他听说了昨日朝堂上的闹剧,也听说了前几日酒肆里,徐晃和韩猛的冲突。
对于这个派系林立,人人只顾私利的集体,他心中,早已有了几分失望。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队长快步走来,神色古怪。
“将军。”
“何事?”张郃头也不回。
“刚才巡逻的弟兄,在西城门外的护城河边,捡到了这个……”队长犹豫着,递上了一个小小的锦囊。
张郃接过,眉头微蹙。这锦囊做工精致,不似凡品,上面没有任何标记。
他打开锦囊,抽出里面的绸布。
只见上面,用一种极为凌厉的笔迹,写着一行字:
“三日之内,西山大营必有火光之灾,兵卒哗变。信我,可保无虞;不信,则身败名裂。”
张郃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在装神弄鬼。哗变?火灾?西山大营驻扎的,都是河北精锐,军纪森严,怎会出此乱子?
但不知为何,他脑海里,忽然闪过了满宠那张前后判若两人的脸。
邺城最近,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在涌动。
这封信,是敌人的奸计?想让他自乱阵脚?可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还是说……这是一个警告?
张郃拿着那张绸布,在城墙上站了许久,寒风吹动着他的战袍。
他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他相信,事出反常必有妖。
最终,他没有声张,只是悄悄下达了一道命令。
“传令下去,自今日起,加强西山大营周边的巡逻。尤其是粮草和马厩重地,严禁任何人携带火种靠近。”
“另外,让军法官去查一查,最近军中是否有拖欠士卒粮饷,或有其他怨言之事。”
他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周全的准备。
这,就是张郃。
时间,一天天过去。
第一天,风平浪静。
第二天,依旧安然无事。
派去调查的军法官回报,军中并无拖欠粮饷之事,只是有些从幽州并入的降兵,私下里有些牢骚,但无伤大雅。
张郃的心,渐渐放了下来。或许,真的只是一个恶作剧。
第三天,夜。
张郃处理完军务,正准备回府歇息。他习惯性地登上城楼,最后巡视一遍自己的防区。
夜色如墨,星光暗淡。
整个邺城,都陷入了沉睡。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他的目光,猛地凝固了。
只见西边的天际,遥远的西山大营方向,一团不正常的红光,猛地冲天而起!
那红光,是火!
紧接着,一阵阵隐约的喧哗声,顺着夜风,远远地传来。那声音嘈杂、混乱,充满了惊慌和愤怒。
张郃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手中的剑柄,被他捏得咯咯作响,手背上青筋暴起。
真的……应验了!
那个神秘的锦囊,那个狂妄的预言,竟然是真的!
这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从他的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已经不是谋略,不是计策。
这是……神鬼莫测的手段!
究竟是谁?
究竟是谁,能将一切,都算计到如此精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