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整个大殿,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袁术猛地推开怀中的美妾,一个箭步冲下台阶,死死地盯着那方玉玺,眼中迸发出贪婪至极的光芒,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可是传国玉玺?!”
“正是!”孙策的声音掷地有声,“此乃先父于洛阳井中所得,今特献于将军!”
“好!好!好!”袁术状若疯癫,一把从孙策手中夺过锦盒,将玉玺捧在手心,反复摩挲,像是抚摸着绝世情人的肌肤,“哈哈哈哈!天命在我!天命在我啊!”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黄袍加身,登基为帝,接受万民朝拜的场景。
纪灵等人也是面露狂喜之色,纷纷下拜:“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乃天降祥瑞,主公代汉自立,指日可待!”
一片阿谀奉承声中,孙策再次开口,声音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噪音。
“将军,末将献上此宝,另有一事相求。”
袁术正沉浸在狂喜之中,闻言大手一挥,豪气干云:“说!只要我袁公路有的,无有不允!”
孙策躬身一拜,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孝义”之色。
“启禀将军,我母舅吴景、堂兄孙贲,如今正受扬州刺史刘繇所困,丹阳危急。末将身为孙家子弟,坐视亲族受难,实乃不孝。”
“末将恳请将军,借我兵马三千,粮草万石,渡江东去,为将军扫平江东,解我骨肉之危!”
“此事若成,末将不仅为将军取下扬州,更可为将军招揽江东豪杰,以为后援!”
这番话说得是有情有义,有理有据。
袁术得了玉玺,心情大好,加上孙策所求不多,又是去打一块他暂时顾不上的地盘,当即就要答应。
“好!准……”
“主公,万万不可!”
上将纪灵猛然出列,打断了袁术的话。
他警惕地看了一眼孙策,对袁术进言道:“主公,孙策乃江东猛虎,素有野心!今借口攻伐刘繇,实则想脱离主公掌控,龙归大海啊!”
“一旦让他渡过长江,以他的能力,不出数年,必成心腹大患!还请主公三思,切不可放虎归山!”
此言一出,大殿内狂热的气氛顿时冷却下来。
袁术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犹豫。
孙策心中一沉,但面上却丝毫不乱,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含泪,神情悲愤。
“纪灵将军!你这是何意?!”
“我孙策自投奔袁将军以来,攻城略地,何曾有过二心?!”
“如今我为报骨肉之情,为将军开疆拓土,你却在此百般阻挠,是何居心?!”
他转向袁术,猛地叩首在地,声泪俱下:“将军!末将之心,天日可表!若将军不信,末将愿将家小尽数留在寿春,只身前往!”
“若末将有半点不臣之心,便请将军将我孙氏满门,斩尽杀绝!”
这番以退为进,情真意切的表演,瞬间击中了袁术的软肋。
他最看重的,是面子,是姿态。
孙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若是再不答应,岂不是显得自己刻薄寡恩,连个为亲人报仇的孝子都容不下?
更何况,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登基称帝的事情,江东那点破事,他根本懒得管。
用三千残兵,换一个传国玉玺,换一个清净,太值了!
“够了!”袁术不耐烦地瞪了纪灵一眼,“伯符乃忠义之士,岂容你在此聒噪!退下!”
纪灵脸色一白,张了张嘴,却不敢再多言。
袁术走下台阶,亲自扶起孙策,脸上挂着“仁厚”的笑容:“伯符快快请起,你的孝心,我懂。你的忠心,我也信。”
“三千兵马,太少!”他大手一挥,尽显豪奢,“我给你精兵五千!战马五百匹!粮草军械,任你取用!”
“去吧!给我拿下江东!”
“记住,你永远是我袁公路的人!”
孙策心中冷笑,面上却是感激涕零:“多谢将军!末将,定不辱命!”
他转身离去,背影决绝而挺拔。
走出大殿的那一刻,寿春的阳光照在他脸上,他仿佛听到了长江对岸,传来了龙吟虎啸之声。
三日后,长江之畔。
数千兵马,军容整肃,杀气腾腾。
程普、黄盖、韩当等一众孙坚旧部,簇拥着孙策,站在船头。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主公,我们终于……回家了!”老将程普看着江北的寿春城越来越远,声音哽咽。
孙策没有回头。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江水对岸那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
“不。”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我们不是回家。”
“我们是去,打下一个家!”
船队,破浪前行。
一头被压抑了太久的猛虎,终于挣脱了牢笼,带着他的爪牙,扑向了那片注定要被他征服的土地。
半月之后,历阳。
中军大帐之内,孙策看着地图,眉头却微微皱起。
战事虽顺,但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是开始。
刘繇虽不足为惧,但江东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王朗等人亦非庸才,前路依旧坎坷。
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只会用蛮力的莽夫,全凭一股锐气在冲锋陷阵,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郭独射那封信。
信中的每一个字,都精准地预判了袁术的反应,规划好了他起步的每一步。
这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
郭独射。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谋。
自己要开创霸业,绝不能没有他!
他知道,请动郭独射那样的狂人,寻常手段根本没用。
金银财宝?
他不屑一顾。
高官厚禄?
他本身就是司徒。
必须派一个足够分量,又足够聪明的人去。
一个,能真正对上郭独射胃口的人。
“大哥,为何愁眉不展?我们不是打得挺好吗?”
一个清脆悦耳,又带着几分英气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帐帘掀开,走进来一位少女。
她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身着劲装,腰间挎着一柄短剑和一张小巧的宝雕弓。
身段婀娜,却不显柔弱,反而透着一股寻常女子没有的飒爽。
一双明眸,顾盼之间,神采飞扬,灵动异常。
正是孙策之妹,孙尚香。
“尚香,你怎么来了?军营重地,不可胡闹。”孙策嘴上说着责备的话,脸上却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对于这个唯一的妹妹,他向来疼爱有加。
孙尚香几步走到他身边,拿起桌上的水囊喝了一口,毫不见外。
“我才不是胡闹,我是来看大哥的。母亲说你最近总是眉头紧锁,让我来看看你是不是又被哪个不长眼的家伙给气着了。”
孙策苦笑着摇了摇头:“无人气我,是我自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