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走廊那端的少年 > 第一章

走廊那头的少年
教室里的挂钟滴答作响,距离高考还有97天。
我第无数次假装弯腰捡笔,视线却越过桌腿,投向窗外走廊。三点十五分,他该从体育课回来了。
果然,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几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走廊那头。徐宇走在中间,穿着那件熟悉的深蓝色卫衣,头发因为运动有些凌乱。他侧头和同学说笑,眼角微微弯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像是特意为他打了一束追光。
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忙低下头假装整理鞋带,直到那阵脚步声经过我们班,渐渐远去。
陈默,你看什么呢同桌周涛用笔戳了戳我的胳膊。
没什么,鞋带散了。我直起身,目光还忍不住瞟向窗外,但徐宇的身影已经消失了。
这就是我高三生活中的日常——在题海和考试的间隙,寻找徐宇的身影。
徐宇是隔壁班的学霸加篮球队长,几乎拥有青春校园故事里男主角应该有的一切特质。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班级里的普通学生,成绩中游,不太爱说话,最大的秘密就是暗恋着他。
我不知道这种关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从高一某次开学典礼上,他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开始;也许是每次篮球赛,他在场上奔跑的身影太过耀眼;又或者只是某个平凡的午后,我看见他蹲在校园里喂流浪猫时侧脸的温柔。
陈默!物理老师叫你去办公室!班长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叹了口气,收起刚发下来的数学试卷——又一个不太理想的分数。经过隔壁班时,我故意放慢脚步,假装系鞋带,眼睛迅速扫过靠窗的第四排座位。
徐宇正低头写着什么,眉头微微皱起,阳光照在他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他转了下笔,似乎遇到了难题,然后用笔杆轻轻敲了敲自己的额头。这个不经意的小动作让我莫名心动。
同学,你东西掉了。突然,一个声音从我身后响起。
我吓了一跳,转身看见徐宇不知何时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着我的学生证。一定是刚才假装系鞋带时不小心从口袋滑出来的。
我的脸瞬间烧起来,手忙脚乱地接过学生证:谢,谢谢。
他笑了笑,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不客气。你是三班的吧我经常看到你。
他经常看到我我的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膛,脑子里一片混乱,只能僵硬地点点头,然后几乎同手同脚地逃离了现场。
回到教室,我瘫在座位上,把发烫的脸埋在臂弯里。周涛又凑过来:咋了老王又训你了老王是我们的物理老师。
我摇摇头,心里却还在回味刚才的那一刻。徐宇不仅知道我是谁,还经常看到我这意味着什么还是我想太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敢再那么明显地偷看徐宇了。每次经过他们班,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生怕再次遭遇那种令人手足无措的场面。
但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周五下午,学校公布了元旦文艺汇演的计划,要求每个班出两个志愿者协助活动组织。不知怎么的,我们班班长竟然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
为什么是我我几乎要哀嚎出声。
班长拍拍我的肩:因为你靠谱啊!而且这次志愿者要和隔壁班合作,徐宇也参加了,你们可以交流交流。
我愣住了:徐宇他为什么会当志愿者
听说是因为这次汇演和他们篮球队的表演时间冲突了,老师就让他做志愿者,不用参加班级节目。班长解释道,怎么了你不想去
没,没有。我低下头,掩饰自己突然加速的心跳。
于是,元旦前夕,我不得不提前一小时来到学校礼堂,胸前的志愿者工作证让我感觉格外不自在。
陈默来得正好,把这些礼品袋搬到后台吧。学生会主席指挥道。
我点点头,走向那堆看起来不小的盒子。正当我吃力地抱起一摞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需要帮忙吗
我转身,看到徐宇站在那儿,已经穿上了志愿者的马甲。他不等我回答,就自然地接过了我手中大部分的盒子。
谢谢。我小声说,跟在他身后走向后台。
没想到你会来做志愿者。徐宇突然说。
我愣了一下:为什么没想到
他笑了笑:感觉你不像是喜欢这种热闹活动的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对我有某种感觉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
整个下午,我们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布置会场、引导班级入座、分发节目单。我与徐宇被分在同一区域,不得不频繁交流。令我惊讶的是,与他相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尴尬。他很健谈,但又不会让人感到压力,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找到话题。
你打算考哪所大学休息间隙,他突然问道。
我犹豫了一下:还没想好。可能是南大吧,分数应该够得上。
他点点头:南大不错。我想去北京,北大或者清华,看高考发挥吧。
我一点也不惊讶。以他的成绩,冲击顶尖学府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这意味着,毕业后我们将各奔东西,可能再也见不到了。这个想法让我的心沉了沉。
汇演进行到一半时,后台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我们赶过去,发现是高一年级的舞蹈节目用的配乐出了问题,光盘划伤无法播放。几个小姑娘急得快要哭出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别急,我手机里有这个曲子,可以连音响播放。徐宇突然说。他迅速找到音响连接线,但发现长度不够,手机必须放在很高的道具箱上才接得上。
我扶你上去吧。我主动说。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我没有结巴,也没有脸红,就像在和一个普通同学交流。
徐宇点点头,在我的帮助下爬上了堆叠的道具箱。他小心地调整位置,试图将连接线插入音响接口。就在这时,脚下的箱子突然晃动了一下,他失去平衡,向后倒下来。
我下意识地张开双臂接住了他。冲击力让我们一起向后倒去,最终摔在了一堆软布景上。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感受到徐宇的重量,他洗发水的淡淡清香,以及我们紧贴的心跳。他的脸颊擦过我的耳朵,温热的气息拂过我的颈侧。我们以一种近乎拥抱的姿势倒在布景堆里,他的手臂下意识地环住了我的肩膀。
大约有三秒钟,我们就这样保持着这个意外的拥抱。然后他迅速撑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慌乱:对不起,你没事吧
我摇摇头,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那个短暂的拥抱让我头晕目眩:没,没事。你呢
还好。他伸出手拉我起来。当我们的手相握时,我感觉到他掌心的温度,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周围的同学围过来关心地问候,这个小插曲很快被遗忘。但对我来说,那一刻的感受已经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汇演结束后,我们一起收拾会场。气氛有些微妙,我们都不怎么说话,但偶尔目光相遇时,会默契地笑一下。
当最后一把椅子被归位,徐宇突然说:今天谢谢你了。
谢我什么我有些疑惑。
接住我啊。他笑着说,眼神里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情绪。
我们并肩走出礼堂,十二月的寒风立刻扑面而来。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冷吗徐宇问,然后做了个让我惊讶的动作——他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解下来,轻轻围在我的脖子上。
围巾上还残留着他的体温和淡淡的气息。我僵在原地,心跳如鼓。
毕业后,你会记得今天吗他突然问,声音很轻。
我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路灯下,他的眼睛显得格外明亮,里面闪烁着某种期待。
会。我诚实地说,我会记得的。
他笑了,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柔软的笑容:我也会。
那一刻,我几乎要相信,也许他对我也有着特别的感觉。但接下来他说的话打碎了我的幻想:
对了,下周我和小雯要一起复习物理,听说你们班物理很强,要不要一起来她总是说我不够耐心教她。
小雯。他们班的文艺委员,一个漂亮活泼的女孩。传言中,她是徐宇可能喜欢的对象。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原来他对我好,只是因为我可能有助于他和小雯的发展吗
我可能没时间。我生硬地说,把围巾摘下来还给他,谢谢,我不冷了。
徐宇似乎被我的突然转变惊讶到了,但他没说什么,只是接过了围巾。
那再见。我转身离开,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回想那个拥抱,回想他为我围上围巾的瞬间,回想他提到小雯时的表情。也许一切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他对我从来就没有超越普通同学的感情。
最后97天的高中生活像按了快进键。每个人都沉浸在复习和模拟考试中,走廊上再也看不到悠闲聊天的人群,取而代之的是行色匆匆、口中念念有词的身影。
我仍然会偷偷看徐宇,但次数少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他和小雯在一起——在图书馆并肩学习,在操场上散步,在教室外聊天。每看到一次,心里的那点希望就熄灭一分。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意外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老王在班上表扬了我,下课后还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
陈默,最近状态很好啊,保持这个水平,考上南大没问题。老王难得地笑着说。
我点点头,心里却没有预期中的喜悦。
走出办公室,正好碰上徐宇和小雯从隔壁班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小雯笑得灿烂,显然也考得不错。徐宇看见我,眼神亮了一下:陈默,听说你这次物理几乎满分
我有些惊讶他会知道,只是点点头:运气好。
能不能借你的笔记看看我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小雯插话道,自然地挽住了徐宇的手臂。
这个动作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生硬地回答:笔记都记在书上了,不好意思。
说完,我转身就要走,但徐宇叫住了我:陈默,等一下。
他轻轻挣脱小雯的手,走到我面前,压低声音:你最近在躲着我吗
我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
没有,只是忙。我回避着他的目光。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高考加油。
你也是。我轻声回应,然后快步离开。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徐宇的问题反复在脑海中回响:你最近在躲着我吗他为什么会注意到为什么会关心难道他真的......
不,我不能再这样幻想下去。毕业在即,我们即将各奔东西,这段暗恋注定无疾而终。
高考前的最后一天,学校组织了一场简短的动员大会。结束后,同学们互相在校服上签名留念。我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
陈默,能给我签个名吗突然,徐宇出现在我面前,递来一支马克笔。
我惊讶地看着他,接过笔,在他的校服袖口上小心翼翼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谢谢。他笑了,然后拿起另一支笔,我也给你签一个吧。
我转过身,让他在我背后签名。感受到笔尖在布料上划过的触感,我的心跳又一次不争气地加速。
好了。他说,然后犹豫了一下,毕业后,保持联系
我点点头,但心里知道这不太可能。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大学,不同的生活轨迹,我们很快就会变成彼此记忆中模糊的影子。
高考那两天过得像梦一样。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我看到许多考生和家长拥抱、欢呼、哭泣。我独自站在校门口,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
陈默!有人叫我。转身,我看到徐宇朝我跑来,阳光下,他的笑容格外耀眼。
考得怎么样他问,气息有些急促,像是跑了一段路。
还行吧。你呢
应该没问题。他点点头,然后突然严肃起来,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
我的心提了起来,期待与恐惧交织。
但就在这时,小雯和其他几个同学过来了:徐宇!大家说一起去唱歌,你来吗
徐宇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他们,犹豫了一下。
去吧,我勉强笑了笑,玩得开心。
他看起来还想说什么,但已经被同学们拉走了。走出几步后,他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懂。
高考结束后,学校组织了一次简单的毕业典礼。校长讲话,教师代表祝福,学生代表发言……一切都按照流程进行。
我坐在人群中,下意识地寻找徐宇的身影。找到他后,我的目光就再也没移开过,像是要把这个少年的模样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典礼结束后,大家纷纷起身,互相道别。人流中,我和徐宇一度离得很近,近到几乎肩并肩走着。
他转过头,看到了我,笑了笑:毕业快乐。
毕业快乐。我回应道。
我们随着人流走出礼堂,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在门口,人群开始向不同方向分散。徐宇朝左边走去,而我应该向右。
他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转身朝我走来。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停在我面前,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个,给你。他的表情有些犹豫,但还是递了过来,回家再看吧。
我接过信封,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他就已经转身离开了。这一次,他没有回头。
我捏着那个信封,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校园的拐角处。
回到家,我关上房门,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和一封简短的信。
照片是毕业典礼上,徐宇他们班的合影,背面是每个人的签名。在照片的右下角,徐宇用笔圈出了自己,画了个箭头,写着:这是我:)
我展开信纸,上面是徐宇工整的字迹:
陈默,你好。
也许这封信会让你感到惊讶。其实我注意你很久了,经常看到你在走廊看着窗外,表情那么认真,好像在思考什么重要的问题。
有一次,我在篮球场上打球,看到你站在场边,看得特别专注。那天我打得特别起劲,不知道为什么。
元旦文艺汇演那天,在后台,其实我不是不小心撞到你的。我看到你站在那里,故意找了个借口靠近你。那个短暂的拥抱,是我高三最美好的回忆。
我知道毕了业我们的距离很远,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保持联系。
我的电话号码:138xxxxxx39
我的微信:xy_xxxx
如果你不介意,加我吧。
祝前程似锦!
徐宇
我看着那封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藏在心底。
如预期中那样,徐宇去了北大,我去了南大。最初几个月,我们偶尔会在社交媒体上点赞对方的动态,但从未私下联系。大学生活充满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加入了文学社,开始尝试写作,甚至发表了几篇短文。
大一下学期,我写了一篇关于暗恋的故事,匿名发表在一个校际文学平台上。故事里,我详细描述了那段走廊偷看的时光,那个意外的拥抱,以及毕业前的遗憾。我没有指望任何人会看出这是我的故事,更没指望徐宇会看到。
但就在文章发布后的第二周,我收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
今天读到了一篇文章,里面的故事很熟悉。是你写的吗
我的心跳几乎停止。犹豫了很久,我回复道:你是
徐宇。我从小雯那里要到了你的号码,希望你不介意。
我们就这样重新联系上了。他告诉我,他一眼就认出了故事里的情节,问我写的是不是我们之间的事。
部分是真实的,部分虚构。我含糊其辞,不敢承认全部真相。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他告诉我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告诉我他和小雯其实从未在一起过,那只是大家的传言。告诉我他曾经期待过我会在毕业前说些什么。
期待我说什么我小心翼翼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说: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重要的是,我们都向前看了,对吗
是啊,时间不能倒流,我们都已经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那通电话后,我们保持了一种淡淡的联系,偶尔会互相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和烦恼。
大三那年,徐宇告诉我他恋爱了,对方是北大的同学。我回复说祝福你们,然后一个人去操场跑了十圈,直到精疲力尽。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南京,成为一名编辑。徐宇去了美国深造,我们的联系逐渐减少到每年生日的一条祝福短信。
直到今天,我整理旧物时,翻出了那件签满名字的校服。我小心地展开它,寻找着徐宇的签名——在衣角处,他那潇洒的字迹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我从未注意到的话:
那个拥抱,不是我失去平衡。
我怔住了,手指颤抖地抚过那行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看到这个秘密。窗外,阳光正好,就像多年前那个走廊上的下午。
我拿起手机,点开那个几乎从未拨过的号码,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按下呼叫键。
有些故事,或许就适合停留在最初的时光里,不被后续的章节所打扰。那个走廊那头的少年,那个意外的拥抱,以及所有未来得及说出口的情感,就让他们永远定格在青春的记忆中吧。
我小心地叠好校服,将它放回箱子底层。然后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轮廓,微微一笑。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再见,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