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与众不同的爱恋 > 第一章

报,大汉派使者来庭!一位士兵急冲冲地进入毡房,向左贤王禀报。
左贤王瞟了她一眼,走出了毡房。
大汉遣使为何而来总不可能是为自己而来吧,十二年了,要来早就来了。她在心里嘀咕着,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这个毡房是摄政的左贤王住所,宽敞,温馨,书香味浓郁。里边不仅有鲜花点缀,还悬挂着她绘的望南图,写的方劲古拙,蚕头雁尾的隶书。
左贤王见完使者,在他的毡房外徘徊许久,最后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向她。
晓文,大汉要赎你,你意下如何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她,极力掩饰自己的紧张与不安。
赎自己那人真的派人来赎自己!她潸然泪下,思绪飘回了前尘往事。
1.暗恋是杯酒
她不知何时喜欢他的。
也许是见到他的第一眼,便一见倾心。其实何止她呢,只要他站在人群里,吵闹的声音戛然而止,能听到的是自己怦然心动的声音。
也许是在他与父亲烹茶煮雪,热聊家国时,被他的真知灼见所打动。
也许是在他昂首说出天下未定,何以家为时,被他的豪情壮志所感染。
也许是在他摊开宣纸,下笔如有神时,被他的文采所折服。
也许是在他送了她一只受伤受惊的小兔子时,被他的细腻所触动。
总之,她是喜欢他的。
她想,他应该是喜欢她的。
毕竟她自己很优秀。
有人说,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非得让才华出众,说的就是她了。
她自小受父亲的影响,四岁就能识字,九岁会辨琴,不仅博览群书,关键还能过目不忘。写得了一手好文章,被当时的文人学者谓之才女。
此外她的字也写得不错,是父亲飞白体的传人。都说字如其人,确实,她的章草如她的感情一般洒脱自然,楷书亦如她秀丽端庄。
当然,她对自己的容貌也是非常自信的,虽说不上是倾国倾城,但也俏丽脱俗。
她想,他应该是喜欢她的。
每次他俩目光交集,他总会红了耳根子。
每次他读了她的文章,总会捕捉到他那惊喜、欣赏、爱慕的眼神。
因为父亲是夫子,她不可避免与其他男子有交集,总能见到他脸上的不悦与强烈的占有欲。
可是,她等了许久,直到她及笄,都未等到他的表白,他的承诺。
她想过向他表达心意,可女孩子的矜持让她放弃了努力。她怕会错了意,表错了情。更害怕表白被拒,连正常的交往也无法进行。
父亲是当时闻名天下的学者,也是出身于世家的高官。按照当时的规矩,女子的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知女莫如父。父亲知道她的心思,可那人从未向她表达过情意,更别说来提亲了,何必上赶子嫁一个心中无你的人呢。
所以当父亲给她定了邵家的二公子时,她脸不红,心不跳,全然没有少女的憧憬与羞涩,只有一片淡然,说了句一切凭父亲做主。
既然夫君不是他,是谁都无所谓了。她对未来的夫君要求不高,只要不打她就行。
说她哀大莫过于心死,不见得,毕竟只是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恋,没遭到痛彻心扉的背叛,没经过生死别离的场景。
只是觉得惋惜,在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知她,懂她,欣赏她,与她共鸣的男人微乎其微。
2.婚姻是杯茶
她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定了亲,就得与过去诀个别,斩断所有的情丝。
于是乎,她扔了压在箱子底下他喝过的茶杯,烧了他遗忘的书稿,放走了他送的小兔子,从此,一门不出,二门不迈,静静地绣着红红的嫁衣,安心待嫁。
他也不再登门,而是将自己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边,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忘却她,可他哪里知道,那感情,剪不断,理还乱。
大婚的日子来了,来了。唢呐声声,人声鼎沸,她在父亲的期待下,趴上夫婿的背,坐上迎亲的喜轿,稳稳当当地去了邵家。
只是她不知道,有道目光随着喜轿一起渐行渐远。他后悔了,明知她的心意,自己也心仪,就因为家境悬殊,害怕给不了她优渥的生活,也担心贫贱夫妻百事哀,到时只剩下一地鸡毛,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情感。
可后悔有什么用,他能抢婚能不顾她及她父亲的颜面
拜了堂,她被人搀扶着送入洞房。
在床边,她有点忐忑,毕竟盲婚哑嫁,真实的他会与能说会道的媒婆嘴里的他重合么
夫君醉了酒,嘴里反复念叨着一个名字,那是个女孩的名字。
他歪歪扭扭地进了婚房,倒在床上一睡不起。她只得帮他脱掉婚服,盖上被子,自己则在红烛旁枯坐了一个晚上。同是爱而得,心有戚戚焉。
两人未同房的消息很快传入邵夫人耳中。邵夫人拽着儿子的耳朵:傻儿子,那丫环有哪点好家徒四壁,容貌、才情也比不上晓文,性子还烈,打死不肯做通房。我已经给她卖身契,还她自由了,你还要我怎么做
仕途上,你岳父会帮衬,性格上,晓文温婉似水,精神上你们也有共同话题,这样的女子你不要今晚,你们必须同房!
邵二公子无奈地点了点头。既然心爱的她已获得人身自由,没有了母亲的欺压,也许会过得更快乐。
晓文在一旁默不作声,心里却被那丫环的烈性所折服,为他们的无果感到惋惜。她感叹,感情的世界里没有各种考量,只有真心一片,可现实中有不少真情掺杂了太多东西让人有了权衡。
那一晚,她在畏惧中完成人生蜕变,由小女孩变成了小女人。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般疼痛,但也没有那么令人回味无穷,毕竟是两个陌生人按部就班完成繁衍人类的事情。
第二天两人刚起床,嬷嬷就带人进来了,见到床上带血的帕子便拿上告退,向邵夫人报喜去了。
邵夫人只是点了点头,松了口气。
夫子家的女儿与那么多男学生有交往,失贞也是有可能的。好在还是完璧之身,但还得自己亲自敲打敲打一番。
小夫妻俩洗漱完毕后来上早茶。邵老爷和夫人从上到下,从衣着到仪态,都细细打量一下新妇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蔡文挺不错的,家世清白,门第又高,女子既漂亮又稳重,又知书达理,夫复何求。
邵夫人给她戴上祖传玉镯子,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邵家是高门大户,无需你去抛头露面,卖弄才情。我们只要求你好好伺候你的夫君,给邵家开枝散叶,添几个大胖小子,我们邵家是不会亏待你的。
她虽有不悦,但只能应承下来,洗手作羹。
夫君的确相貌堂堂,温文尔雅,对她也客客气气,虽没有蜜里调油的日子,但举案齐眉也不错。
她挺感谢上天的,遇到了一个帅气、温柔、没家暴,没歧视,没冷暴力的丈夫。公公婆婆虽旧式,但也不苛待她。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只过了几个月。
突发事件让邵公子一病不起,临走时满含愧疚地对她说:晓文,对不起,让你受苦了。若是没有她,我又早早地遇到你,我一定不放手。这辈子,终究是我负了你,我希望我死后你另嫁吧,嫁你心中所想,幸福地度过这一世。来生,你一定要等我,我来找你。
她笑了笑,点了点头。
夫君除了懦弱点,人真的好。
他忤逆不了生他养他的父母,只得舍弃了心爱的姑娘,听从父母娶了她。
他坦然对她说道,既然给不了那人要的,那不如从那人的世界彻底离开,避免两个痛苦。
当他试着与她相处,他渐渐觉得她温柔,漂亮,有才情,有情调,的确是个从生活到精神完全契合的妻子。
可那人跳水身亡的消息传来,他的心态崩了,一种声音在媚惑他:你不是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死了,你不来吗更何况,我们的小宝宝已经八个月了,你不来陪陪他
另一种声音在劝慰他:小文那么好,家里内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你后顾无忧。她照顾你,她也知你、懂你,是灵魄伴侣,这样的妻子,夫复何求
他受不了内心的愧疚与谴责,也渴望开始新生活,这种极致拉扯,久而久之,让他心态态崩了,卧床不起。
他不知道,她心中也有另一个他,只不过她把另一个他锁住了,不让他逃出来影响她。
夫君的死,让邵家变成了冰窟窿。
她克夫,儿子就是被她克死的。
她命中无子,也是上天惩罚的。
这样的女人还有脸留在邵府赶出去!
其实邵家每个人都知道,是这个家逼死了邵二公子,是邵二公子的善逼死了自己。可邵家老爷和夫人却把儿子的死归咎在儿媳身上,将另一种苦难强加到这个羸弱的女子身上,那就是人性中的恶了。
父亲悲悯女儿,也厌恶邵家所作所为,便风风光光地派人接她回了家,嫁妆也抬了回来。
一道目光凝视着轿子,却温暖不了失意的她。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娶了她,起码没有恶毒的公婆折磨她。
3.父亲是道港湾
回家真好!她由衷地感叹。
怎么不好呢,她可以再聆听父亲的教诲,可以任意出入文人们组织的讲坛,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描绘自己期待的美好生活。
她又做回了真实的自己!
那人又来登门拜访了,可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而不见。
她不是因为受过一次伤,而就不敢再度涉足婚姻,只是第二段婚姻父亲允诺过,女儿自主,父亲把关。有些人错过就是错过了,她不可能回头了,毕竟这个人放弃了自己一次,就有可能会再度抛弃自己。
在家的两年,是她非常开心的两年。可上天太吝啬,让她再度陷入悲伤之中。
父亲只是因为一声长叹,便引来杀身之祸。
赏识他的董大人被杀了,他在宴会中长叹一声,结果被当权的王大人以翻案为由将他杀了。
父亲一生清白,耿直,却被一声长叹丢了性命,她想告状,可状告无门。毕竟这是个战乱时代,是拳头说了算的时代,一个弱女子能做的也只是守好这个家,整理父亲的书稿,等候时机的到来。
父亲真不愧是大儒,无论是经书还是史学,还是书法,都是当时一绝。她整理着,编订着,累了,小憇一下,居然梦到父亲。
父亲的手好温暖,她握着不想撒手,她怕一撒手,这温暖变成了一片冰凉。
父亲慈爱地看着她,笑着说:囡,好好活着,你一定会等到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的好时候。
好好活着,她的眼睛蓄满了泪水。
她不知道,此时有道目光似乎想透过门透过窗户去安慰那个女人,可是终究挣脱不了世人的眼光,愔然离去。
data-fanqie-type=pay_tag>
3.劫掠是道坎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一支匈奴骑兵到此一游,游走了不少财物和人口,也游走了她。
也许是父亲的名声,也许是自己的美貌,她被带到了左贤王面前。
他知道她,才华与美貌并存。
作为俘虏,她应该是怯懦的,低眉顺眼的,可他看到的是不屈。
文人风骨我要折了这风骨!他升起了征服欲,征服这女人,灭了她的志气!
于是他让人给她洗净了身子。
她是战利品,是物件,是奴隶。他睡了她,可她的眼睛是那般冷漠,一点看不见顺从。
有意思,这水一般的女子!
他不准任何人染指他,她只是他的奴隶。
他让人给她带了把琴,可琴声里满是忧伤。
他带她去了各种宴会,可宴会里的热闹是他们的。
他带她纵马驰骋草原,她这时才感觉到了自由,才有了纯粹的笑容。
他让人从中原带来笔墨纸砚,让她书写自己的人生,她见到文房四宝,居然欣喜若狂。
后来,她有了孩子,孩子的可爱抚平了她的忧伤,孩子的依赖让她有了牵挂。
他在心里喃喃自语,到底谁征服谁啊!
他想,他是爱她的,爱她的容颜,爱她的身体,爱她的温柔,爱她的一切。除了阏氏这个名份给不了,能给的,他都给了。
他没其他女人。
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她。
他喜欢和她陪孩子玩耍,喜欢和她陪孩子看书。
她爱自己吗
她好像从未说过爱。
她倒是喜欢窝在他的身边,闻他的气息。
她倒是记得他的所有爱好,比如给他泡他最爱的茶,给他酿他最爱的酒,用他最喜欢的姿势去迎合他。
他想,自己应该是幸福的。
可这种平静的生活还是被打破了。
匈奴战败了,南匈奴单于被抓了。
有人用重金来赎她。她倒底有多重要呀,以至于对方花了黄金千两,白璧十对
一边是大汉的强兵,一边是天价的黄金,一边是他已离不开的女人。
你非得走吗左贤王死死地盯着她看,他就不相信自己的爱留不住她,一双孩子拴不住她。
她回看着他,那双希望她留下的眼睛已充盈了泪水,以至于多年后她难以忘怀。
她对他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情感爱情习惯依赖亲情
她说不清,道不明。十二年的时间,她好像与这里有了某种牵绊。
突然间,有种强大的声音在呼唤:回来吧,这里有你的父亲,有你的家,还有你的人生价值!
家,不知那个家怎么样了。
原来所有的不快乐是缘于此,家!想家了。
其实不只是家,还有她的初心,不拘泥于油米柴火酱醋茶,实现她的文化价值。
稚子无辜,她知道自己带不走孩子,那是南匈奴左贤王的继承者。
她只得低头拜别了左贤王,抱着两个稚子痛哭流涕,毅然决然地上了马车。
左贤王抱着两个孩子,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本想痛骂这个狠心的女人,白眼狼,可一想到她紧锁的双眉,难得的笑容,他又骂不出来,只剩下声声叹息。
当晚,有个胆大热情的女人以为她走了,有机会上位了,便赤条条地爬上他的床,结果被他赤条条地丢到了毡房外。
丢完人的他这才恍然大悟,他不是爱她,而是爱惨了她,已达到非她不可的地步,正如那句汉话:除却巫山不是云。
4.再见是片天
近乡情怯。
回到家乡,漂泊的心有了归属。
她又见到了熙熙攘攘的街道。
她又听到许久未闻的家乡话了。
家,还是那个家,一切家什原模原样的摆着,杂草已被除得干干净净,破破烂烂的地方已修葺一新。
只是,只是少了一个伏案奋笔疾书的人,一个摸着女儿小脑袋的人,一个迎接被夫家赶出来让女儿回家的人,一个入了狱即将被处决还放不下女儿的人。想着想着,两行泪流了下来。
她感激那个重金赎回她的人,那个被她锁在心房后释放出来的人。
岁月悠悠,面对已上位的他,她已无半点波澜。
她知道重金的背后,是笼络文人的心,可她不知道那人视她白月光,是荷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她回家的任务,是重提毛笔,挥写自己的人生。
她续写了《后汉书》四百余篇,为后人研究东汉提供了大量信史。
她的隶书、楷体、草书被人学习与借鉴,成为书圣王羲之的学习源头。
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悲愤诗》,反映了汉末战乱、民族冲突的时代背景,开创了文人自传体叙事传统。
写着写着,她想起了那双怨恨、痛苦、欢乐、欣喜的眼睛,想起了嘶心裂肺的哭喊声,想起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场景……
要自由要理想的代价啊。
有道目光停留在蔡府。宁可我负天下人,唯独不负她。不负么
当年英雄气短,没有说出心里的话。
当年眼睁睁地看她嫁入邵家,他无可奈何。
当年,她被扫地出邵府,他只能在心里痛惜她。
当年她被匈奴人掳去,他到处寻她。
他恨自己小门小户。
他恨自己不够强大。
他只想要她回来,那就必须成为一代枭雄。
她回来了,眼晴已无当年的光彩。
而自己,也为了势力而娶了一房又一房。
两人渐行渐远。
看她三十多岁的容颜,他心疼不已。
他没跟她商量,就指定了一名二十二岁的手下娶她。
她惊愕,这人是原来的他吗如此刚愎自用。
君令不可违,虽不是君,但已挟天子以令诸侯。
她无奈地与小伙子成亲。
成亲当晚,小伙子不愿入洞房,不想让老牛吃嫰草。
有人搬出他来威胁,那是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狠角色,为了性命,他只得进了新房。
其实只有他不愿么她也不愿!
双方达成协议,假扮恩夫妻。
小伙子犯了死罪,她蓬头垢面赤着脚跑到他面前为假丈夫求情。
看到她这个样子,他后悔不已,便收回命令。
可让他更后悔的在后头,重获新生的小伙子与她消失了。
听说归隐山林了,他再也无法与她相见,留下的皆是美好,皆是回忆。
5.归宿是一起
有人说她死了,小伙子为她终身不再娶。
只有她知道,跑到边境的隐居是为了离他和孩子更近一点。
只有她知道,那晚那个想她想得发狂的人跑到她房里,抱她亲她要了她。她居然疯狂地回应了他,似乎这样才能表达自己入骨的思念。
爱,终于说出了口。
他哭了,多年的眼泪堆积成河,多年的期盼成了真。
我要拐你做我的阏氏,我要拐你回去当我孩子的妈妈,我要拐你做我们的女先生……他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不吐不快。
她抱着他,咬着他的耳朵说:我只有一句话,我要永永远远和你们在一起。
他惊,幽怨地说:你不抛下我们爷三了
她点点头:想父亲了,就回去了,刚好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回去想了很多事情,方知心安处,即吾家。我在想,你若接我回家,我就回家。你若有了新人,我就偷偷守着咱俩的孩子。
左贤王暗自表扬了自己,幸亏自己坚守了初心,来接老婆来了,否则幸福又偷偷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