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无声的拳头 > 第一章

第一部分:初婚的裂痕——从英雄到恶魔的转身
第1-5章:第一次拳头落下
第1章:找不到工作的火药桶
深秋的傍晚,李娟下班回家,推开门就闻到一股烟味。陈建军坐在沙发上,脚边堆着揉成团的简历,电视开着却没声音。今天去面试怎么样李娟放下菜篮,小声问。
陈建军没抬头,把烟蒂摁在茶几上,留下一个黑印:还能怎么样那面试官看我是退伍的,跟我扯‘团队协作’,我在部队里带过兵,用他教
李娟走进厨房,想煮点粥,刚拿起米缸,就听见客厅哐当一声——陈建军把茶几上的水杯摔了,玻璃碴溅到墙上。你能不能别天天问!问得我心烦!他冲进厨房,一把抓住李娟的手腕,我告诉你,我陈建军不是没本事,是这破地方容不下我!
李娟的手腕被攥得生疼,肚子微微发紧,她慌忙说:我没怪你,我就是问问……
没怪我你眼里那点嫌弃我看不出来陈建军的脸凑过来,呼吸里带着烟味和酒气(他下午偷偷喝了半瓶白酒),当初追着要嫁我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没本事
那天晚上,陈建军没动手,但他摔了厨房的碗,骂到后半夜。李娟缩在沙发上,摸着肚子,第一次觉得军人这两个字,不是保护,是恐惧。
第3章:产检后的第一次动手
李娟怀孕4个月,去医院产检,医生说胎儿有点小,要多补营养。她回家跟陈建军说,想让他买点排骨炖汤。
陈建军正在看部队的旧照片,听到这话,抬头就骂:你就知道吃!我都快没钱交房租了,你还想喝排骨汤
孩子需要营养……李娟小声辩解。
需要营养我看你是馋了!陈建军站起来,走到李娟面前,我告诉你,这钱得留着给我找工作,你少瞎花!
李娟急了:孩子也是你的,你怎么能这么说
这句话像点燃了炸药包。陈建军扬手就给了李娟一巴掌,声音脆得像摔碎的玻璃。我怎么说轮得到你教我他揪着李娟的头发,把她按在墙上,我在部队的时候,谁敢跟我顶嘴你信不信我再打你
李娟的脸火辣辣地疼,眼泪掉下来,肚子也开始隐隐作痛。她不敢再说话,只能抱着肚子蹲在地上哭。陈建军看她哭,气消了点,却没道歉,只是摔门进了卧室,留下一句:别嚎了,吵得慌。
那天晚上,李娟在客厅蹲了一夜。她想回娘家,却想起母亲说的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忍忍就过去了,又想起肚子里的孩子,最终还是没走。只是从那天起,她说话更小心了,不敢再跟陈建军提钱,也不敢再反驳他的话。
第5章:邻居的视而不见
陈建军动手的次数多了起来——有时候是因为找工作不顺,有时候是因为李娟做饭晚了,有时候甚至没原因,他看李娟不顺眼就会骂两句、推搡一下。
有次陈建军把李娟推倒在地上,李娟的哭声太大,惊动了隔壁的王阿姨。王阿姨敲门,陈建军开的门,脸上堆着笑:没事,王阿姨,我跟我媳妇闹着玩呢,她不小心摔了。
李娟趴在地上,想喊不是闹着玩,却被陈建军瞪了一眼,把话咽了回去。王阿姨看了看李娟,又看了看陈建军,没多说什么,只是说你们小两口别太闹,注意身体,就走了。
门关上后,陈建军蹲下来,捏着李娟的下巴:看到没没人会帮你。你要是敢跟别人说我打你,我就打得更狠。
李娟看着他眼里的狠劲,彻底怕了。她开始像个影子一样在家里活着——陈建军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说话,不反驳,甚至不敢哭。
第6-10章:老大出生——家暴的遮羞布
第7章:生了儿子,暴力没停
李娟顺产生下老大,取名陈磊。陈建军在医院里还算高兴,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说我有儿子了。李娟以为,有了孩子,陈建军会变好。
可出院回家没几天,暴力就又开始了。那天李娟在给陈磊喂奶,陈建军喝醉了回来,让她去煮醒酒汤。李娟说等孩子喂完奶就去,陈建军不耐烦了,一把抢过孩子,放在婴儿床上,抓着李娟的胳膊就往厨房拖:让你去你就去,哪那么多废话!
李娟的胳膊被抓出红印,她怕吵醒孩子,只能跟着去厨房。煮好汤,陈建军喝了两口,嫌太淡,抬手就把碗摔了,碎片溅到李娟的脚上,划了个小口子。连碗汤都煮不好,你有什么用他骂道。
李娟蹲下来捡碎片,眼泪掉在地上。她看着婴儿床里熟睡的陈磊,心里第一次有了逃离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孩子还小,不能没有爸爸的想法压了下去。
第10章:陈磊的第一次模仿
陈磊1岁多,刚会走路。有次李娟在做饭,让陈磊在客厅玩积木。陈建军回来,看到积木散在地上,骂了句乱七八糟,就把积木踢到一边。陈磊被吓哭了,伸手要李娟抱。
陈建军走过去,一把把陈磊拉过来,吼道:哭什么哭!男孩子不许哭!陈磊哭得更凶了,陈建军抬手就要打,李娟赶紧跑过来拦住:他还小,你别打他!
陈建军把李娟推开,没打陈磊,却骂了句都是你惯的。
那天晚上,李娟发现陈磊拿着玩具车,对着毛绒玩具砸,嘴里还嘟囔着不许哭!再哭打你!。李娟的心一沉——她知道,孩子已经开始学陈建军的样子了。
第二部分:家暴的循环与孩子的降生——三个孩子,三道枷锁(第11-30章,约3万字)
核心线索:李娟接连生了老二陈阳(女儿,3岁时出生)、老三陈诺(儿子,5岁时出生),陈建军的家暴从偶尔变成常态,经济压力(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让他更暴躁,而三个孩子因年龄差,形成了不同的暴力模仿模式。
第11-20章:老二陈阳的敏感与恐惧
第13章:生女儿后的更糟
李娟生陈阳时,是剖腹产,花了不少钱。陈建军从医院回来就没好脸色,骂生个丫头片子还这么费钱。
陈阳满月那天,李娟的母亲来探望,给孩子买了件小裙子。陈建军看到了,当着岳母的面就说:买这没用的东西干什么还不如给我买瓶酒。
李娟的母亲脸色不好看,劝了句孩子还小,买点新衣服怎么了,陈建军立马就炸了:这是我家,用你管当初要不是你女儿哭着喊着要嫁我,我能娶她
data-fanqie-type=pay_tag>
李娟的母亲气得发抖,拉着李娟说跟我回家,李娟却摇了摇头:妈,我走了,孩子怎么办
母亲走后,陈建军把火撒在李娟身上,打了她一巴掌,骂都是你妈挑事。陈阳被吓得哭了一夜,从那以后,只要听到陈建军的声音,就会往李娟怀里钻,浑身发抖。
第18章:陈阳的不敢说话
陈阳3岁,说话还不太利索,但很敏感。有次陈建军因为没接到活(他后来找了个装卸工的临时活),回家就骂骂咧咧,把杯子摔了。陈阳正在吃饼干,吓得把饼干掉在地上,赶紧伸手去捡,嘴里小声说对不起,爸爸,我不是故意的。
李娟看到了,心里疼得慌——孩子根本没做错什么,却已经学会了先道歉。她走过去,想把陈阳抱起来,陈建军却吼道:让她自己捡!掉了东西就要自己负责,跟你一样,没脑子!
陈阳蹲在地上,捡饼干的手一直在抖,眼泪掉在地上,却不敢哭出声。李娟看着女儿的样子,第一次恨自己的懦弱——她连保护女儿都做不到。
第21-30章:老三陈诺的沉默与攻击性
第25章:生老三,李娟的绝望
李娟怀陈诺时,已经不想生了——她知道,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不敢离开的理由。可陈建军想要两个儿子,说在村里才有面子,逼着李娟生。
陈诺出生后,家里更挤了,钱也更不够花。陈建军的脾气更暴躁了,动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会对着孩子吼——比如陈诺半夜哭,他会冲过去,对着婴儿床吼再哭我把你扔出去。
李娟只能抱着陈诺,整夜整夜地不敢睡,怕陈建军真的对孩子动手。她开始偷偷攒钱——从买菜的钱里省,从自己的饭钱里省,藏在鞋底的夹层里。她知道,只有钱,才能给她和孩子离开的可能。
第30章:三个孩子的不同反应
陈磊7岁,上小学一年级,已经成了小霸王——在学校里会抢同学的玩具,谁要是不服,他就动手打,老师找家长,陈建军不仅不道歉,还说男孩子就要厉害点,不然会被欺负;回家后,他会对着陈阳和陈诺发脾气,抢他们的零食,要是陈阳敢哭,他就会吼不许哭,再哭打你,跟陈建军的样子一模一样。
陈阳5岁,性格越来越沉默,不敢跟人说话,在幼儿园里总是躲在角落,老师问她话,她只会小声说我不知道;在家里,她会主动帮李娟做家务,比如洗碗、擦桌子,因为她怕做错事惹爸爸生气。
陈诺2岁,还不会说话,但会咬人——有次陈磊抢他的玩具,他上去就咬了陈磊的胳膊,陈磊哭着找陈建军,陈建军不仅没说陈诺,还笑着说这小子,跟我一样,有脾气。
李娟看着三个孩子的样子,心里像被刀割一样——她知道,再这样下去,孩子们会毁了。她攥着鞋底里攒的那点钱,心里的逃离念头,越来越坚定。
第三部分:孩子性格的异化——家暴的代代相传(第31-50章,约3万字)
核心事件:陈磊的校园暴力升级、陈阳的心理问题显现、陈诺的攻击性增强,这些孩子的问题,终于成了李娟觉醒的导火索。
第31-40章:陈磊的校园暴力与李娟的第一次反抗
第33章:老师上门——陈磊把同学打进医院
陈磊上小学三年级,有天下午,班主任王老师带着一个女人(被打同学的妈妈)上门了。王老师说,陈磊因为同学没给他抄作业,就把同学推倒在楼梯上,同学的胳膊摔骨折了,需要住院。
同学的妈妈哭着说:你家孩子怎么这么狠我家孩子现在还在医院哭,不敢上学!
陈建军正在喝酒,听到这话,站起来就骂:不就是摔了一下吗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小孩子打架很正常!
正常骨折了还正常同学的妈妈气得发抖,我看就是你这个当爹的教得好!天天在家打老婆,孩子能学好吗
这句话戳中了陈建军的痛处,他扬手就要打同学的妈妈,李娟赶紧冲过去拦住:你别动手!是陈磊的错,我们该赔钱赔钱,该道歉道歉!
陈建军把李娟推开,吼道:你敢拦我我看你是不想过了!
李娟看着王老师和同学妈妈的眼神,看着陈磊站在一边,脸上没有丝毫愧疚(甚至有点得意),心里的忍终于到了极限。她第一次对着陈建军吼:陈建军!你别再打了!孩子变成这样,都是因为你!你天天在家打我,打孩子,孩子能学好吗
陈建军愣住了——他没想到,一向听话的李娟,会敢跟他吼。他反应过来后,更生气了,抬手就要打李娟,王老师赶紧拦住:你再动手,我们就报警了!
陈建军看着王老师手里的手机,又看了看周围的邻居(听到动静都围在门口),最终没动手,只是摔了门进了卧室。
第38章:李娟的偷偷求助
那天晚上,李娟没睡,她看着三个孩子——陈磊在看电视,对白天的事毫无愧疚;陈阳缩在被子里,眼睛睁着,没睡着;陈诺抱着玩具车,嘴里嘟囔着打、打。
她知道,不能再等了。第二天,她趁陈建军去上班,偷偷给妇联打了电话,说我老公家暴我,孩子也受影响,我想离开他。
妇联的工作人员让她收集家暴证据,比如照片、医院诊断书,然后去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李娟挂了电话,开始翻找以前的东西——她有过几次被打得严重,去医院开的诊断书(她偷偷藏在衣柜的最底层),还有偷偷拍的身上的伤痕照片(用的是她攒钱买的二手手机)。
她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袋子里,藏在厨房的米缸里——她知道,陈建军不会去翻米缸。
第41-50章:陈阳的心理问题与李娟的决心
第43章:陈阳的自残
陈阳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发现她总是抠手——手指上全是伤口,有的已经结痂,有的还在流血。老师问她为什么要抠手,她只是小声说疼了就不想别的了。
老师把李娟叫到学校,跟她说:陈阳可能有心理问题,建议你带她去看看心理医生。她在学校里总是躲着人,不跟同学玩,上课也不敢举手,有时候还会突然哭起来,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
李娟带着陈阳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环境中,有焦虑症和轻度抑郁,需要心理疏导,更重要的是,要让她离开‘暴力环境’,不然情况会越来越糟。
李娟抱着陈阳,在医院走廊里哭了很久。陈阳用小手擦她的眼泪,小声说:妈妈,我不疼,你别哭。
李娟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心里的决心更坚定了——她一定要带孩子们离开陈建军,不管多难。
第50章:陈诺的打人与陈建军的无所谓
陈诺4岁,上幼儿园,有次把小朋友的脸抓伤了。幼儿园老师让李娟去,陈建军非要跟着去。
老师说:陈诺总是打人,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这次把小朋友的脸抓出了血,家长很生气。
陈建军笑着说:小孩子嘛,调皮很正常,抓伤了买点药膏就行,多大点事。
小朋友的家长气得说:你怎么当爹的孩子打人你还觉得正常我看你就是个暴力狂!
陈建军立马就炸了,要跟人家吵架,李娟赶紧拉住他,跟人家道歉:对不起,是我们没教好,我们会赔钱,也会好好教育陈诺。
回家的路上,陈建军骂李娟:你就是太怂!人家骂我你都不帮我,你是不是早就想跟我离婚了
李娟没说话,心里却已经做好了摊牌的准备——她已经收集好了证据,也跟妇联的工作人员约好了,下周就去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第四部分:觉醒与反抗——打破家暴的循环(第51-65章,约2万字)
核心情节:李娟正式提出离婚,陈建军的报复与李娟的反抗,在妇联和社区的帮助下,李娟带着孩子离开陈建军,开始新生活,孩子们的性格也逐渐修复。
第51-55章:提出离婚与陈建军的报复
第53章:李娟的摊牌
周末,陈建军在家喝酒,李娟把三个孩子送到邻居家(她提前跟王阿姨打好了招呼,让王阿姨帮忙照看一下),然后拿出收集的证据,放在陈建军面前:陈建军,我们离婚吧。
陈建军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离婚你跟谁离婚你吃我的、穿我的,还想跟我离婚
我不是吃你的、穿我的,我自己也上班赚钱。李娟把诊断书和照片推到他面前,这些都是你打我的证据,我已经跟妇联联系了,下周就去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还要起诉离婚,三个孩子的抚养权,我都要。
陈建军的脸瞬间沉了下来,他抓起证据,撕得粉碎:你敢跟我离婚你信不信我杀了你还有你那三个孩子,你要是敢走,我就把他们带走,让你永远见不到!
李娟看着他狰狞的样子,心里很怕,但她还是鼓起勇气说:你别威胁我,我已经把证据备份了,也告诉妇联了,你要是敢伤害我和孩子,警察会抓你的。
陈建军站起来,想打李娟,李娟赶紧后退,拿出手机:我现在就报警,你要是再过来,我就打电话。
陈建军看着她手里的手机,又看了看门口(他怕邻居听到动静),最终没动手,只是骂道:你给我等着,我不会让你好过的!
第55章:陈建军的跟踪
李娟去上班,发现陈建军在超市门口等她——他没上班,就跟着她,从家到超市,再从超市到家。
有次李娟下班,陈建军拦住她,抓着她的胳膊:你跟我回家,把离婚的事忘了,不然我就去你超市闹,让你丢工作!
李娟用力挣脱:你别逼我,我已经跟法院联系了,你再这样,我就报警。
陈建军看着她的样子,知道她是认真的,他放狠话:你要是敢离婚,我就去学校找孩子,让他们没法上学!
李娟心里一紧——她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她赶紧给妇联打电话,妇联的工作人员说:你别害怕,我们已经跟学校联系了,让学校注意孩子的安全,也会帮你申请‘临时庇护所’,你可以先带着孩子去庇护所住,避免陈建军骚扰。
第56-60章:法院判决与离开
第58章:人身安全保护令
李娟带着证据去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官看了她的诊断书、照片,还有妇联提供的证明(妇联工作人员跟法官说了李娟的情况),最终裁定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陈建军骚扰、跟踪、殴打李娟和孩子,也禁止陈建军进入李娟的住处和工作场所。
拿到保护令的那天,李娟哭了——这是她第一次赢了陈建军。她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妇联,妇联的工作人员帮她联系了临时庇护所,还帮她找了个离超市近、离学校也近的出租屋(租金很便宜,是社区补贴的)。
第60章:带着孩子离开
李娟趁着陈建军去上班,带着三个孩子(陈磊、陈阳、陈诺)和简单的行李,去了出租屋。出租屋很小,只有两室一厅,但很干净。
陈阳进了屋,小声问:妈妈,这里是我们的家吗爸爸不会来这里了吗
李娟抱着她,点了点头:对,这里是我们的家,爸爸不会来这里了,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了。
陈磊站在一边,看着屋子,没说话——他还不太习惯没有爸爸的家,也不太明白离婚是什么意思。
陈诺抱着玩具车,在屋里跑了一圈,笑着说:妈妈,这里好!
李娟看着三个孩子,心里既轻松又沉重——轻松的是,终于离开了陈建军;沉重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创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
第61-65章:新生活与修复
第63章:孩子们的变化
李娟带着孩子住了三个月,孩子们的变化很大:
-
陈磊:学校的老师说,他不打架了,虽然还是有点倔,但会跟同学道歉了。有次他抢了同学的笔,主动还给同学,还说对不起。李娟知道后,奖励了他一本漫画书(他最喜欢的),陈磊笑着说:妈妈,我以后不打架了,我要当好学生。
-
陈阳:去看心理医生的次数多了,性格开朗了一点,会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了,也不会再抠手了。有次她画了一幅画,上面是妈妈、我、弟弟、哥哥,还有一个太阳,她对李娟说:妈妈,这幅画送给你,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
-
陈诺:在幼儿园里不打人了,会跟小朋友分享玩具。老师说,他现在会说谢谢对不起了,还会帮老师照顾其他小朋友。
李娟看着孩子们的变化,心里很欣慰——她知道,虽然家暴的阴影还在,但只要她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好起来。
第65章:陈建军的后悔与李娟的释然
陈建军后来找过李娟,说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打你了,我们复婚吧,孩子们也需要爸爸。
李娟看着他,摇了摇头:陈建军,太晚了。你伤害我和孩子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错’现在孩子们好不容易好起来,我不会让他们再回到以前的生活。
陈建军看着李娟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远处跟小朋友玩的三个孩子(李娟没让他靠近孩子,只是在远处跟他谈),最终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李娟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没有恨,只有释然——她终于摆脱了家暴的循环,也给了孩子们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那天晚上,李娟带着三个孩子去吃了肯德基(孩子们第一次吃),陈磊笑着说真好吃,陈阳和陈诺也笑得很开心。李娟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想: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尾声
一年后,李娟换了个离家近、工资更高的工作(在社区做家庭调解员,帮跟她有一样遭遇的女人),三个孩子也越来越开朗:陈磊成了三好学生,陈阳会主动跟人打招呼,陈诺成了幼儿园里的小帮手。
有次社区组织反家暴宣传活动,李娟作为受害者代表发言,她说:家暴不是‘家务事’,是违法行为。如果你正在遭遇家暴,请一定要勇敢站出来,寻求帮助——你不是一个人,有很多人会帮你,你也一定能摆脱家暴,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台下,陈磊、陈阳、陈诺坐在第一排,看着李娟,眼里满是骄傲。李娟看着孩子们,又看了看台下的观众,笑着说:我现在很幸福,因为我有三个懂事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是我以前不敢想的,但现在,我做到了。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李娟和孩子们的脸上,温暖而明亮——家暴的阴影已经过去,未来的日子,全是希望。